vivo S12 Pro 体验:新一代自拍神器,也有旗舰级性能

主打轻薄设计的手机,也可以有出色的游戏性能。

通常,成熟的手机产品系列会以一年两代的频率进行更新,方便及时跟进新技术之外,也能让产品保持持续竞争力。不过有时候也会出现「意外」,比如今年的 vivo S 系列。

事实上,vivo 曾在三月份和七月份的时候分别推出过 S9 和 S10 系列。原本我以为下一次拿到新款 vivo S 手机应该是明年的事情了,但赶在 2021 年结束前,vivo 便带来了全新的 S12 系列。

vivo S12 系列「目前」包含 S12 和 S12 Pro 两款机型,这篇文章要说的是 vivo S12 Pro。相较几个月前发布的 vivo S10 Pro,新品从外观设计到硬件配置,再到功能特性都做了改进升级。

从一眼就能看到的外观部分开始说起。S9 和 S10 两代产品上,vivo 用到了棱角分明的设计语言,类似最近几代 iPhone,为「直角中框+直屏」的组合,整体会让人觉得比较有秩序感。到 S12 系列这里,大的 CMF 设计逻辑方面做了一些改变。

其中,vivo S12 延续了之前的「直角」方案,vivo S12 Pro 则重新回归「圆润」。就像大家所看到的这样,它配备了一块比例修长的曲屏,上、下、左、右四个边框宽度都控制得很窄。为了保证足够优秀的前置相机,几代 S 系列都有的「刘海」切割区域依旧得以保留。

规格参数上,vivo S12 Pro 的屏幕尺寸为 6.56 英寸,AMOLED 材质,2376×1080 像素分辨率,最高亮度 500nit,峰值亮度 800nit,覆盖 105% NTSC 色域,支持最高 90Hz 屏幕刷新率以及 240Hz 触控采样率。实际屏幕观感比较通透,色彩表现以及细腻程度也都不错。

比起形态上的改变,我更喜欢 vivo S12 Pro 的相机设计。包括 vivo 的双色云阶在内,去年手机厂商们掏出过不少出色的相机方案,但今年已经许久没有看到过如此舒服的后置相机了,相机区域内各元素排列十分有条理性,也没有做太多「花哨」的点缀,显得很规整。

机身配色一共有三种,分别叫做暖金、屿蓝(浅蓝色)、耀黑(黑色),其中最特别的是文章中展示的暖金版本。这一版 vivo S12 Pro 继承了之前的光致变色技术,不过升级到了光致变色 2.0。官方称,这次它用到了迄今为止性能最好的变色材料。

具体来讲,vivo S12 Pro 拥有比上一代产品更好的紫外线、蓝光吸收特性,变色阈值更宽,变色前后盖颜色为橙色,变色后则是绿色和蓝色相融合的观感效果。另外,这几天用下来我们注意到,S12 Pro 后盖完成色彩变化用时比 S10 Pro 短,因此可玩性相应有所提升。

vivo S 系列一直强调的轻薄特性,在 S12 Pro 上同样有着很好的体现,机身长度为 159.46 毫米,宽度为 73.27 毫米。稍稍有些意外的是,电池容量较上代明显增加之后,厚度竟然更薄了,只有 7.35 毫米,并且重量也控制在了 171 克这样一个非常不错的水平。

而将机身厚度和重量做下来,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单手握持手机时会轻松很多,平时放在裤兜里也比较方便。补充一点,vivo S12 Pro 这次用的是肖特 a 玻璃材质,表面做了磨砂处理,摸上去手感极为细腻顺滑,同时抗跌落能力比上代好很多。

事实上,此前 vivo 花了很多精力去经营 S 系列的前置相机表现,经过几代产品的积累,「自拍好看」也成为了这一产品系列身上比较鲜明的一个标签。vivo S12 Pro 继续采用「主摄+超广角镜头」的双摄组合,当然软硬件能力相比 vivo S10 Pro 都有了明显提升。

前置相机的主要升级点有两个:引入规格更高的主摄,和进一步升级补光系统。首先,vivo 为其搭载了 5000 万像素三星 JNV 传感器,传感器尺寸为 1/2.76 英寸,支持 ISOCELL 3.0 像素隔离技术,可以四合一输出一张感光能力更好的照片,AF 自动对焦也没有落下。

另外,保留柔光环(屏幕补光)的基础上,vivo S12 Pro 改用了前置双色温四柔光灯,数量比上代多了一倍,允许用户手动选择冷白、默认或者暖黄三种不同的补光效果。以下这张图片就是在默认灯光设置下拍摄所得,可以看到,配合美颜算法,它的直出暗光人像效果非常有质感。

而当环境光线足够暗的时候,便会触发 vivo S12 Pro 的「极夜模式」,此时相机界面会出现对应控制图标,可以选择手动进入。该模式下,手机会对暗光拍摄时容易出现的噪点增多、涂抹等问题进行优化,保证图片素质。

不过拍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处于纯黑空间只利用柔光灯进行补光,虽然 vivo S12 Pro 还是能输出足够令人满意的人像样张,但由于灯光位置处于相机左右两侧,不可避免会出现阴影问题。如果之后能通过算法加以优化,就更完美了。

vivo 将柔光灯能够提供多种补光效果的特性,延伸到了可玩性方面。这次 vivo S12 Pro 的相机光影选项中新增了「落日灯」风格,它模拟了「Halo 落日灯」的光效,在光线相对较暗的条件下,能拍摄出很有落日氛围感的图片,还是挺有意思的。

当然,之前几代 S 系列已有的一些风格以及美颜、美妆特效,vivo S12 Pro 也都悉数保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清新、质感、花园、波普漫画、动感模糊、星光、派对、闪光等风格样式,或者仙女眼、可爱淘、粉黛等美妆效果,即便素颜也能拍摄出非常好看的人像图片。

纸面数据上,vivo S12 Pro 的超广角镜头规格和 vivo S10 Pro 保持一致,800 万像素,105° 视场角,f/2.28 光圈。可能平时前置超广角镜头的使用频率确实并不高,但遇到聚会或者需要集体合影的场景时,它好处便凸显出来了,不需要找其他人帮忙,便能将大家都放到取景框中。

前置标准模式

前置超广角

另外就以上我们拍摄的实际样张效果来看,超广角镜头的美颜效果以及畸变控制都做得不错,直出照片拿来发朋友圈没啥问题。对比具备一定广角拍摄能力的单摄方案,或许双摄对于正面观感的影像会稍稍明显,但就现阶段的综合成像表现而言,双摄方案的确更有优势。

后置相机和上代一样,为主摄+超广角镜头+微距镜头的三摄设计。其中,主摄为 1.08 亿像素,f/1.88 光圈;超广角镜头为 800 万像素,f/2.2 光圈;微距镜头为 200 万像素,该有的一些风格滤镜和美颜效果后置相机也都有,不过因为拍摄环境更复杂,功能不如前置相机丰富。

以下为实拍样张,未经任何后期处理:

标准模式

超广角

微距模式

夜景模式

夜景模式

夜景模式

就以上我们拍摄的样张效果而言,vivo S12 Pro 的主摄属于顶级水准,无论解析力、细节呈现还是色彩表现都没啥可挑的;超广角镜头视场角比较大,整体成像素质属于主流水平,偶尔拿来拍摄大场景够用;夜景表现比我预想中好不少,高光压制以及细节保留很棒。

在这代 S 系列上,vivo 对一些做了一些比较实用的功能升级,比如路人模糊和新增的「效果大师」功能(针对后置相机)。效果大师功能是随 OriginOS Ocean 一起到来的,开启之后,你可直接通过左右滑动手势调节光圈值,或者上下滑动手势调节曝光量,会方便很多。

视频部分,vivo S12 Pro 支持调用胶片、假日、情绪、暖阳、彩虹等风格样式直接拍摄出很有特色的视频素材,也同时内置了包括快拍、双景、自动对焦、大片、氛围、动感、卡点等多种微电影模板,可以很容易拍出一段不错的短视频内容。

vivo S12 Pro 还有做了「提词器」功能,录入文案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手动调节文字大小、滚动速度以及浮窗大小。这项功能对于平时喜欢拍视频的人来说是很实用的,无需外接第三方提词器设备,只用一部手机便能完成一站式视频录制。

之前我们在聊 vivo S 系列时,会将更多关注点放在 ID 设计、影像能力以及握感表现上,性能部分提的相对少一些,很多人之所以选择入手 S 系列,也正是冲着以上这几点去的。但随着手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vivo 对 S 系列的产品定义做了一些调整。

它依旧是轻薄影像旗舰,同时更强调游戏性能表现,这在核心硬件配置上有着很好的体现。S10 Pro 时,vivo 为其用的是天玑 1100 芯片,到了 S12 Pro 这里,则换成了天玑 1200,匹配 UFS 3.1 闪存,提供 8GB+256GB 和 12GB+256GB 两种存储选项。

对于天玑 1200 这颗芯片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它采用了台积电 6nm 制作工艺,CPU 为 1×3.0GHz 超大核+3×2.6GHz A78 大核+4×2.0GHz A55 小核组成,ARM G77 GPU。实测,vivo S12 Pro 安兔兔成绩 705868 分,鲁大师 849844 分。

芯片之外,vivo 在其它方面也做了很多优化升级。这款产品支持「双效内存融合+4G 技术」,将一部分 ROM 拓展为 RAM 使用之外,能进一步降低系统内存开销,从而保证运行流畅性。同时改用了全新的超导液冷散热系统,内部易导热材料面积更大。

针对游戏场景,vivo 在 S12 系列上引入了 BOOST 模式,调节至该模式时,系统会对性能调度以及温度控制策略进行优化。以玩王者荣耀为例,高清 90 帧模式下,它的游戏帧数稳定性有着不错的表现,同时由于支持游戏闪电启动功能,游戏载入速度很快,能省去不少等待时间。

作为一款主打轻薄的手机产品,vivo S12 Pro 的实际续航表现比我预想中好不少。前边讲握感的时候其实我们也提到过,虽然厚度和重量都有所下降,但它的电池容量却由上代的 4050mAh 增加到了 4300mAh,同样匹配 44W 闪充。当然,无线充电就没办法奢求了。

利用原装有线充电器实测,5 分钟可以充 1% 电量充至 15%、10 分钟可以充至 28%、15 分钟可以充至 39%、20 分钟可以充至 50%、30 分钟可以充至 60%、35 分钟可以充至 70%、40 分钟可以充至 80%、45 分钟可以充至 96%,充至 100% 大概需要 52 分钟。

虽说电池容量较上代有明显提升,但 4300mAh 也的确很难用大电池来形容。就我个人的使用习惯来看,勉强能坚持一天的正常使用,如果午休的时候刷会抖音或者玩几局游戏,可能就得一天两充了。好在,它的充电速度还可以,能很快让手机恢复健康电量,不必太担心续航问题。

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这些,其它诸如多功能 NFC 以及 Wi-Fi 6 这些应该有的配置,vivo S12 Pro 都没有落下。不过塞进更大电池同时将机身厚度和重量降下来之后,内部可用空间就会显得极为紧张了,所以它没有上线性马达和双扬声器,算有得有失吧。

意料之中,vivo S12 Pro 预装了全新的 OriginOS Ocean 系统。个人而言,它和 OriginOS Ocean 更配,这版系统之前我们在《OriginOS Ocean:新视界,也是新世界》一文中做过详细介绍,年轻且充满想象力的视觉以及操控逻辑设计,让 vivo S12 Pro 从外到内都颇具可玩性。

对于 vivo S12 Pro,其实可以从 CMF 设计、影像能力以及综合性能表现这三个大的维度来看。其中,前两项属于「常规」更新,后一项则有些「超常发挥」。而也恰恰是有了更加强大的综合性能表现,让这代 S 系列的受众人群变得广了很多。

在极致轻薄的机身上,承载出色的影像能力以及几乎能满足所有日常应用场景的性能,是 vivo S12 Pro 的最大的优点,也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最后,8GB+256GB 版本 vivo S12 Pro 为 3399 元,12GB+256GB 版本为 3699 元,12 月 30 日正式开售。

责任编辑:SeaGreen

本文作者:豆腐店店长

本文首发于极客之选,转载请联系极客君(ID:geekparker)。

程序员的未来职场选择;自学 VUE 可以直接做项目吗|极客观点

#极客观点 聚焦于技术方向、程序员职业发展、个人成长等主题,致力于发起有价值的讨论,输出有价值的观点。

在本栏目中,我们将为大家推荐在 #极客观点 版块被热烈讨论的话题,甄选出有趣的观点为你呈现。期待我们一起成长和进步呀

对于程序员的未来职场选择,是应该坚持做技术还是转管理?

话题发起人:饼干没烦恼

当初也许是因为爱好、专业、或者是收入而选择成为一名程序员,现在下一阶段的选择什么呢?是继续深耕技术,还是转到管理岗位上?于这两种选择,大家怎么看,或者都有什么顾虑?

有趣的观点:

顾虑谈不上,一切的选择都出于自身的需求与时运。

程序员大概是以下几种情况会转到管理岗位:

年龄越来越大,技术能力瓶颈,能转就转了( 35 岁可不说到就到么)

本身性格特点适合做管理,对具体的工作内容有认知有信心。相对于开发也更喜欢做管理

时机到了,机会来了,不转管理怕自己后悔,也就欣然接受了其他情况欢迎补充

所以,选择之前请务必充分了解:

你自己:技术能力如何、未来规划是什么样的

岗位与行业:现状、趋势(你周围 35-40 岁以上的资深技术有吗?多吗?找工作还顺利吗?当管理每天开会、汇报、考评、人际复杂,你能适应吗?)

后果预估:开发转管理基本是属于不可逆的行为,随着管理的深入离代码会越来越远,与企业绑定的也会越来越深。继续做开发可能面临年龄精力的考验,职业道路受限

其他事项欢迎补充

考虑最坏的后果,并为各种后果准备解决方案之后,也许你就有答案了。每个人的特质、背景、未来规划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直接回复你转还是不转的,都只能是参考意见,关键还是适合自己最重要。

——社区用户:ShirleyYD

有趣的观点:

现在不是 2000,深耕技术还是转做管理,其实没太大差别,一个人能做什么、擅长做什么,决定了将来的深度和高度,选择的压力没那么大。

独行快众行远,能做到什么程度要看你在什么样的团体里。所以根据公司的需求选择自己的道路更合适。

自己当然也可能有偏向,可以作为辅助。

综上,我的建议是:优先选择公司(现在的或将来的)最需求的方向,努力做;有余力、有想法,再搞一些副业或者 side project 齐头并进。

——社区用户:Meathill

点击按钮发送验证码,这个函数怎么命名能显得水平高

话题发起人:好好学习 321

点击按钮发送验证码,这个函数怎么命名能显得水平高。

有趣的观点:

看了下谷歌的发送验证码页面叫myaccount.google.com/_/AccountSettingsUi/data/batchexecute

参数中有一个 source-path: /phone

微软的 live 账号系统 发短信没有看到请求不知道,只有几个 js 请求不清楚怎么命名的

——社区用户:没有哆啦 A 梦的大雄

有趣的观点:

——社区用户:边城

自学 VUE ,可以做 VUE 的项目吗,还是先练 CSS 静态页面的能力

话题发起人:多云转晴空

从 7 月份开始自学,把 VUE 马上就学完了。但是感觉 CSS 的东西忘得有点多了,是多练几个静态页面,还是直接练手 VUE 项目呢?请各位前辈指点一下。(另能不能指点一下 CSS 关键练哪些,感觉网上好多人写的特效好酷炫,但是感觉模仿难度太高了)

有趣的观点:

主要还是看你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设想。

如果偏向于业务的话,css 功底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如果比较偏向于视觉和交互这块的话,那么就对 css 的基本功有要求了,因为很多的 css 效果都是各种基本的 css 属性搭配出来的。

不过这种偏向于视觉的岗位会比较少,一般大多数的情况都是在写普通的增删改插业务。

而对于你提到的一些特别炫酷的 css 或者 js 特效,基本上就不用考虑了学习了,基本上一辈子都用不到几次。我从 16 年做切图仔开始到现在用到“炫酷”这个词两个手都数得过来。而且基本上都是早期做企业官网时的需求。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了。

——社区用户:陟上晴明

有趣的观点:

建议:

网上找一个自己觉得不错的开源项目,照着写一遍,看那些是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那些是自己还不了解的,充分的思考下自己的实际情况是什么。

有了对自己实际情况的评估,就可以设置一些小目标去完成。

任何时候都可以从一个项目入手,能力的不同学习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技术的练习只是巩固基础知识,便于以后能够快速的理解消化程序和需求,技术的积累还是需要多上手,多分析。

——社区用户:健壮的茶壶

他们的观点和讨论是否也能带给你启发呢?你又有什么有趣的观点,希望与大家分享?

快扫描二维码加入我们,一起交流成长吧,等你哦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呀~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点赞 0
收藏 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