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 接口vs抽象类的区别?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抽象类和接口是两个经常被用到的语法概念,是面向对象四大特性,以及很多设计模式、设计思想、设计原则编程实现的基础。比如,我们可以使用接口来实现面向对象的抽象特性、多态特性和基于接口而非实现的设计原则,使用抽象类来实现面向对象的继承特性和模板设计模式等等。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都支持这两个语法概念,比如,C++ 这种编程语言只支持抽象类,不支持接口;而像 Python 这样的动态编程语言,既不支持抽象类,也不支持接口。尽管有些编程语言没有提供现成的语法来支持接口和抽象类,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模拟实现这两个语法概念。

这两个语法概念不仅在工作中经常会被用到,在面试中也经常被提及。比如,“接口和抽象类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时候用接口?什么时候用抽象类?抽象类和接口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能解决哪些编程问题?”等等。

下面这段代码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抽象类的使用场景(模板设计模式)。Logger 是一个记录日志的抽象类,FileLogger 和 MessageQueueLogger 继承 Logger,分别实现两种不同的日志记录方式:记录日志到文件中和记录日志到消息队列中。FileLogger 和 MessageQueueLogger 两个子类复用了父类 Logger 中的 name、enabled、minPermittedLevel 属性和 log() 方法,但因为这两个子类写日志的方式不同,它们又各自重写了父类中的 doLog() 方法。

通过上面的这个例子,我们来看一下,抽象类具有哪些特性。我总结了下面三点。

● 抽象类不允许被实例化,只能被继承。也就是说,你不能 new 一个抽象类的对象出来(Logger logger = new Logger(…); 会报编译错误)。

● 抽象类可以包含属性和方法。方法既可以包含代码实现(比如 Logger 中的 log() 方法),也可以不包含代码实现(比如 Logger 中的 doLog() 方法)。不包含代码实现的方法叫作抽象方法。

● 子类继承抽象类,必须实现抽象类中的所有抽象方法。对应到例子代码中就是,所有继承 Logger 抽象类的子类,都必须重写 doLog() 方法。

上面这段代码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接口的使用场景。我们通过 Java 中的 interface 关键字定义了一个 Filter 接口。AuthencationFilter 和 RateLimitFilter 是接口的两个实现类,分别实现了对 RPC 请求鉴权和限流的过滤功能。

代码非常简洁。结合代码,我们再来看一下,接口都有哪些特性。我也总结了三点。

● 接口不能包含属性(也就是成员变量)。

● 接口只能声明方法,方法不能包含代码实现。

● 类实现接口的时候,必须实现接口中声明的所有方法。

前面我们讲了抽象类和接口的定义,以及各自的语法特性。从语法特性上对比,这两者有比较大的区别,比如抽象类中可以定义属性、方法的实现,而接口中不能定义属性,方法也不能包含代码实现等等。除了语法特性,从设计的角度,两者也有比较大的区别。

抽象类实际上就是类,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类,这种类不能被实例化为对象,只能被子类继承。我们知道,继承关系是一种 is-a 的关系,那抽象类既然属于类,也表示一种 is-a 的关系。相对于抽象类的 is-a 关系来说,接口表示一种 has-a 关系,表示具有某些功能。对于接口,有一个更加形象的叫法,那就是协议(contract)。

刚刚我们学习了抽象类和接口的定义和区别,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一下,抽象类和接口存在的意义,让你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刚刚我们讲到,抽象类不能实例化,只能被继承。而前面的章节中,我们还讲到,继承能解决代码复用的问题。所以,抽象类也是为代码复用而生的。多个子类可以继承抽象类中定义的属性和方法,避免在子类中,重复编写相同的代码。

不过,既然继承本身就能达到代码复用的目的,而继承也并不要求父类一定是抽象类,那我们不使用抽象类,照样也可以实现继承和复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貌似并不需要抽象类这种语法呀。那抽象类除了解决代码复用的问题,还有什么其他存在的意义吗

我们还是拿之前那个打印日志的例子来讲解。我们先对上面的代码做下改造。在改造之后的代码中,Logger 不再是抽象类,只是一个普通的父类,删除了 Logger 中 log()、doLog() 方法,新增了 isLoggable() 方法。FileLogger 和 MessageQueueLogger 还是继承 Logger 父类,以达到代码复用的目的。具体的代码如下:

这个设计思路虽然达到了代码复用的目的,但是无法使用多态特性了。像下面这样编写代码,就会出现编译错误,因为 Logger 中并没有定义 log() 方法。

你可能会说,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很简单啊。我们在 Logger 父类中,定义一个空的 log() 方法,让子类重写父类的 log() 方法,实现自己的记录日志的逻辑,不就可以了吗?

这个设计思路能用,但是,它显然没有之前通过抽象类的实现思路优雅。我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 在 Logger 中定义一个空的方法,会影响代码的可读性。如果我们不熟悉 Logger 背后的设计思想,代码注释又不怎么给力,我们在阅读 Logger 代码的时候,就可能对为什么定义一个空的 log() 方法而感到疑惑,需要查看 Logger、FileLogger、MessageQueueLogger 之间的继承关系,才能弄明白其设计意图。

● 当创建一个新的子类继承 Logger 父类的时候,我们有可能会忘记重新实现 log() 方法。之前基于抽象类的设计思路,编译器会强制要求子类重写 log() 方法,否则会报编译错误。你可能会说,我既然要定义一个新的 Logger 子类,怎么会忘记重新实现 log() 方法呢?我们举的例子比较简单,Logger 中的方法不多,代码行数也很少。但是,如果 Logger 有几百行,有 n 多方法,除非你对 Logger 的设计非常熟悉,否则忘记重新实现 log() 方法,也不是不可能的。

● Logger 可以被实例化,换句话说,我们可以 new 一个 Logger 出来,并且调用空的 log() 方法。这也增加了类被误用的风险。当然,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设置私有的构造函数的方式来解决。不过,显然没有通过抽象类来的优雅。

==抽象类更多的是为了代码复用,而接口就更侧重于解耦==。接口是对行为的一种抽象,相当于一组协议或者契约,你可以联想类比一下 API 接口。调用者只需要关注抽象的接口,不需要了解具体的实现,具体的实现代码对调用者透明。接口实现了约定和实现相分离,可以降低代码间的耦合性,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

实际上,接口是一个比抽象类应用更加广泛、更加重要的知识点。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基于接口而非实现编程”,就是一条几乎天天会用到,并且能极大地提高代码的灵活性、扩展性的设计思想。

刚刚的讲解可能有些偏理论,现在,我们就从真实项目开发的角度来看一下,在代码设计、编程开发的时候,什么时候该用抽象类?什么时候该用接口?

实际上,判断的标准很简单。如果我们要表示一种 is-a 的关系,并且是为了解决代码复用的问题,我们就用抽象类;如果我们要表示一种 has-a 关系,并且是为了解决抽象而非代码复用的问题,那我们就可以使用接口。

从类的继承层次上来看,抽象类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设计思路,先有子类的代码重复,然后再抽象成上层的父类(也就是抽象类)。而接口正好相反,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设计思路。我们在编程的时候,一般都是先设计接口,再去考虑具体的实现。

抽象类和接口之间的区别

1.抽象类的基本概念

JAVA中使用abstract关键字来修饰的类是抽象类,一般我们把父类变成抽象类。父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实例化出来也没有意义,所以把父类变成抽象类后,这个类就不允许实例化了,但是一般可以作为子类对象的接收类型来用。抽象类中可以包含抽象方法也可以不包含,但是具有抽象方法的类一定是抽象类。

抽象方法必须为public或者protected修饰,如果为private,则不能被子类继承,子类便无法实现该方法,缺省情况下默认为public。

简单代码说明:

抽象类-Animal

实现类(子类)-Dog

测试类-TestAbstract

2.接口的基本概念

接口可以看成是特殊的抽象类。即只包含有抽象方法的抽象类。

一个类可以通过implements关键字实现接口。

一个类实现了某个接口后必须实现该接口中定义的所有的抽象方法。

与继承不同,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实现的接口直接用逗号分隔。当然,这个类需要实现这些接口中定义的所有的方法。

接口可以作为一种类型声明变量,一个接口类型的变量可以引用实现了该接口的类的对象;通过该变量可以调用该接口中定义的方法。

接口的继承

接口间可以存在继承关系,一个接口可以通过extends关键字继承另外一个接口。子接口继承了父接口中定义的所有方法。

PS:

类与接口之间的关系

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使用extends关键字表达继承的关系 支持单继承

类与接口之间的关系 使用implements关键字表达实现的关系 支持多实现

接口与接口之间的关系 使用extends关键字表达继承的关系 支持多继承

3.总结:抽象类和接口之间的区别

(1)定义抽象类的关键字是abstract class, 而定义接口的关键字是 interface.

(2)继承抽象类的关键字是extends, 而实现接口的关键字是implements。

(3)继承抽象类支持单继承,而实现接口可以多实现。

(4)抽象类中可以有构造方法,而接口中不可以有构造方法

(5)抽象类中可以有成员变量,而接口中只可以有常量

(6)抽象类中可以有成员方法,而接口中只可以有抽象方法

(7)抽象类中增加方法可以不影响子类,而接口中增加方法通常都影响子类。

(8)从JDK1.8开始允许接口中出现非抽象方法,但需要使用default关键字修饰。

​为什么从1.8开始增加非抽象方法?

为了让接口中增加一个方法不影响实现类。增加这个方法,实现类需要就重写,不需要就不用重写。改变以往在接口中增加抽象方法,实现类都要重写一遍的局面。

觉得此文不错的,点赞转发+关注,本人非常感谢!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点赞 0
收藏 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