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的周末用Java写个扫雷小游戏
周末无聊,用 Java 写了一个扫雷程序,说起来,这个应该是在学校的时候,写会比较好玩,毕竟自己实现一个小游戏,还是比较好玩的。说实话,扫雷程序里面核心的东西,只有点击的时候,去触发更新数据这一步。
源码的地址: https://github.com/Damaer/Game/tree/main/SweepMine
下面讲讲里面的设计:
在这个程序里面,为了方便,使用了全局的数据类 Data 类来维护整个游戏的数据,直接设置为静态变量,也就是一次只能有一个游戏窗口运行,否则会有数据安全问题。(仅仅是为了方便)
有以下的数据(部分代码):
需要维护的数据如下:
- 游戏状态:是否开始,结束,成功,失败等等
- 模式:简单,中等或者困难,这个会影响自动生成的雷的数量
- 雷区的大小:16*16的小方块
- 雷的数量:与模式选择有关,是个随机数
- 标识每个方块是否有雷:最基础的数据,生成之后需要同步更新这个数据
- 标识每个方块是否被扫过:默认没有扫过
- 每个方块周边类雷的数量:生成的时候同步计算该结果,不想每次点击后再计算,毕竟是个不会更新的数据,一劳永逸
- 标识方块是否被标记:扫雷的时候我们使用小旗子标记方块,表示这里是雷,标识完所有的雷的时候,成功
- 上次访问的方块坐标:这个其实可以不记录,但是为了表示爆炸效果,与其他的雷展示不一样,故而记录下来
尽量遵循一个原则,视图与数据或者数据变更分开,方便维护。我们知道 Java 里面是用 Swing 来画图形界面,这个东西确实难画,视图写得比较复杂但是画不出什么东西。
视图与数据分开,也是几乎所有框架的优秀特点,主要是方便维护,如果视图和数据糅合在一起,更新数据,还要操作视图,那就会比较乱。(当然我写的是粗糙版本,只是简单区分了一下)
在这个扫雷程序里面基本都是点击事件,触发了数据变更,数据变更后,调用视图刷新,视图渲染的逻辑与数据变更的逻辑分开维护。
每个小方块都添加了点击事件, Data.visit(x, y) 是数据刷新, repaintBlocks() 是刷新视图,具体的代码就不放了,有兴趣可以 Github 看看源代码:
这里很遗憾的一点是每个方块里面还有一个背景的“url`没有抽取出来,这个是变化的数据,不应该放在视图里面:
重新设置方块背景,需要居中处理,重新绘制,重写 void paintComponent(Graphics g) 方法即可:
BFS ,也称为广度优先搜索,这算是扫雷里面的核心知识点,也就是点击的时候,如果当前方块是空的,那么就会触发扫描周边的方块,同时周边方块如果也是空的,会继续递归下去,我用了广度优先搜索,也就是先将它们放到队列里面,取出来,再判断是否为空,再将周边符合的方块添加进去,进行一一处理。
广度优先搜索在这里不展开,其本质是优先搜索与其直接关联的数据,也就是方块周围的点,这也是为什么需要队列的原因,我们需要队列来保存遍历的顺序。
值得注意的是,周边的点,如果它的周边没有雷,那么会继续拓展,但是只要周边有雷,就会停止拓展,只会显示数字。
当挖到雷的时候,就失败了,同时会将所有的雷暴露出来,为了展示我们当前挖到的点,有爆炸效果,我们记录了上一步操作的点,在刷新视图后,弹窗提示:
判断成功则需要将所有的雷遍历一次,判断是否被标记出来,这是我简单想的规则,忘记了扫雷是不是这样了,或者可以实现将其他所有非雷区都挖空的时候,成功,也是可以的。
扫雷,一个简单的游戏,无聊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但是 Java 的 Swing 真的难用,想找一个数据驱动视图修改的框架,但是貌似没有,那就简单实现一下。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找图标,测试 UI ,核心的代码并没有多少。
【实训项目】基于Java的小游戏:俄罗斯方块
1.导入项目源代码。
2.修改项目编码为GBK
3.设置项目的SDK环境配置
4.设置编译器的版本为1.8
5.添加JavaX组件包依赖。
1.运行程序,打开项目代码,运行后初始界面如图所示。
2.用户开始新游戏,用户运行程序后,选择右上角“游戏”选项卡,可选择开始游戏和设置游戏的难度,点击开局选项后,游戏开始运行。
3.游戏音乐加载,用户开始游戏后,会自动开启语音提示,告诉用户游戏已经开始。在游戏结束后,也会有语音提示用户游戏已经结束。
4.难度选择,点击右上角游戏可选择不同的难度,选择的难度不同,方块形状不相同。除了预设的三个难度外,还提供了用户自主调整速度的滑块选项。点击自定义后,将会弹出滑块提供用户修改方块的下落速度。在弹出的选项中,还提供了一些基本的设置例如背景颜色,方块是否上涨,背景音乐开关。
5.方块上涨,在游戏开始时,用户可以在自定义中设置方块是否上涨,若设置方块是否上涨后,游戏下方将会有随机方块上涨。增加游戏难度。
6.方块颜色,用户在游戏选项卡中,可以改方块的颜色,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自己喜欢的颜色。
7.版本信息,在帮助选项卡中,可以查看该游戏的版本状态和开发作者信息。
1.开始游戏代码主要部分如下图所示,开局代码逻辑负责初始化游戏状态,并开始游戏循环。首先会初始化游戏画面创建GameCanvas对象,设置游戏区域大小、颜色等参数。创建PreView对象,用于预览下一个俄罗斯方块。设置游戏分数、等级、游戏是否结束等参数为初始值。创建 Block 对象,随机选择一个俄罗斯方块的形状和初始位置,并将其添加到游戏画面中。创建Timer对象和MyTask对象,设置计时器,每隔一定时间执行一次run方法。创建play线程,用于控制游戏循环。play线程中,首先检查当前俄罗斯方块是否已经停止下落,如果停止,则生成新的俄罗斯方块。然后判断游戏是否结束,如果游戏未结束,则继续游戏循环。
2. .难度选择实现,游戏难度选择通过 Zidingyi 类实现,用户可以在自定义设置界面选择不同的难度等级,从而改变游戏中方块的种类和下落速度。当用户选择不同的方块形状种类时,MenuActionListener 类会根据用户的选择设置 Block 类中的 addl 属性。addl 属性决定了方块形状的种类和数量,数值越大,方块种类越多,难度越高。当用户滑动滑动条时,jsl 对象会更新其值,newspeed 变量会根据滑动条的值计算方块的下降速度。newspeed 变量越小,计时器执行间隔越短,方块下降速度越快。当用户点击“确定”按钮时,Zidingyi 类会根据用户的设置更新游戏参数,包括方块形状、下落速度、自动上涨、游戏声音和背景图片等。Constant.step 变量会根据用户选择的下落速度更新,从而改变方块的下降速度。游戏界面会根据用户的设置更新等级显示和背景图片。
3. 方块自动上涨功能使得方块在游戏过程中自动向上移动,直到遇到障碍物停止idingyi 类中包含一个复选框 jc1,用于控制方块是否自动上涨。当用户勾选复选框时,MyFrame 类中的 high 变量会设置为 true,表示开启方块自动上涨功能。在 MyTask 类的 run 方法中,如果 high 变量为 true,则执行方块上涨的逻辑。run 方法中,会调用 block.earse 方法清除方块当前位置的图像,然后更新方块的位置,并重新绘制方块。
4.结束游戏。游戏结束的判断逻辑主要发生在 play 线程中,每当生成新的俄罗斯方块时,都会进行一次游戏结束的判断。创建新的俄罗斯方块后,首先调用 block.isMoveAble 方法判断方块是否可以下落到初始位置。isMoveAble 方法会检查目标位置是否超出游戏区域边界,以及目标位置是否已经有其他方块占用。如果新方块的初始位置已经被其他方块占用,则表示游戏区域已经被填满,无法再生成新的方块,游戏结束。
6.键盘控制代码实现。键盘控制是俄罗斯方块游戏的重要交互方式,用户可以通过键盘操作控制方块的移动、旋转和加速下落等。MyFrame 类中重写了 addKeyListener 方法,添加了一个 MyListener 类对象作为键盘监听器。MyListener 类继承自 KeyAdapter,重写了 keyPressed 方法,用于处理键盘按键事件。支持的按键操作包括:
上键 (VK_UP): 旋转方块。
下键 (VK_DOWN): 下移方块。
左键 (VK_LEFT): 左移方块。
右键 (VK_RIGHT): 右移方块。
空格键 (VK_SPACE): 加速下落方块。
P 键 (VK_P): 暂停游戏。
C 键 (VK_C): 继续游戏(从暂停状态恢复)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