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为外卖小哥“多等几分钟”?这五大关键问题必须厘清
饿了么:你愿意多等5分钟吗?
消费者:你愿意少挣5块钱吗?
……
近日,饿了么平台推出“我愿意多等5分钟”功能,供消费者自愿选择。同日,美团外卖也发表声明,表示给骑手留出8分钟弹性时间,相关话题引发热烈讨论。有网友认为,这是把皮球踢给了用户;也有一些网友认为,不应让外卖小哥为抢时间拼命。
对此,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坚决反对用“多等5分钟”解决问题,他认为这样可能让越宽容的人越吃亏。
那么,饿了么等平台的做法合理吗?外卖骑手的安全应由谁来管?消费者的权益又该由谁来维护?
围绕这些焦点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法律专家。
问题一:饿了么平台做法有哪些问题,属于甩锅行为吗?
——基本逻辑有问题,有甩锅消费者的嫌疑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认为,饿了么的声明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
配送时效体现外卖骑手与企业的关系,外卖骑手的相关规则也是企业来定。消费者在平台下单,商业行为也是针对平台产生。如果外卖骑手产生的违规、撞人、闯红灯等过错让消费者承担,显然有违基本逻辑。
新华社发
问题二:外卖平台本身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应承担用工责任和社会责任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赵金涛认为,外卖平台承担用工责任和社会责任。
一方面,平台应想办法缓解外卖员压力,从系统上给外卖人员安排合理时间,而不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一味提速;
另一方面平台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不应把相关责任转移给消费者。
问题三:外卖骑手的安全到底应该由谁来管?
——只有平台承担责任时,才能更好维护外卖人员权益
赵金涛建议,应从法律上明确用工性质和责任主体,比如要求平台招聘外卖人员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平台使用外包时要求外包公司必须与外卖人员签订书面合同,出现给他人造成损害时由平台承担责任,切实保障外卖人员的合法权益。
新华社发
问题四:我国外卖骑手已达数百万,如何加强行业监管?
——引入公议或评议机制,加强互联网平台劳动用工监管
据报道,目前外卖行业并没有一个主责的部门,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行业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专家认为,外卖送餐时间算法关乎多方利益,应该引入公议或评议机制,需要听到快递员、平台上的小商家的声音。
人社部数据显示,每天跑在路上的网约配送员已经达到数百万。仅美团平台一家,2020年上半年的有单骑手就达到295.2万人。加快完善劳动保护相关政策,加强互联网平台劳动用工监管,已经十分迫切!
问题五:消费者要求更好的服务有没有错?
——消费者的诉求没有错,平台不应做空头承诺
专家认为,消费者要求更好的服务,这本身是没有错的,平台承诺的时间是顾客选择消费的重要参考条件。
平台做不到可以不承诺,既然作出了承诺,就不能要求顾客进行所谓的宽容。平台应该提供优质的服务,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专家认为,企业要想发展,离不开效率。但无论技术怎么发展,算法如何优化,平台企业首先应该明白,外卖员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城市交通路况会实时出现变化,有其特殊的复杂性,不宜简单粗暴追求时间和效率,切实考虑到骑手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行走在城市中的机器!
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冷漠规则,才能不再让外卖骑手与死神赛跑,和较劲,和红灯做朋友……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统筹:视点工作室 郭存举
央视“等外卖5分钟”投票遇“神秘力量”,白岩松:他们姓“水”吗?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白岩松在《新闻1+1》中谈到了外卖小哥拼命抢时间的问题。他提到,此前央视新闻微博发起“外卖平台设置多等5分钟功能有用吗”调查。
某一时刻,有75%的网友投票给“不能,平台该优化算法,不是‘甩锅’消费者”。
但神奇的是,随后短时间内支持平台设置“多等5分钟功能”的人数快速增长,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白岩松对此质疑:“这‘神秘的力量’难道姓‘水’吗?”
此外,白岩松坚决反对外卖平台用“新增‘多等5到10分’的功能”解决问题。他认为,要靠平台和监管,不能“甩锅”消费者。
“从人性角度来说,一旦消费者很温暖,选择可以多等5到10分钟,外卖小哥先送不选这个选项的客户,然后再送给选了这个选项的客户。最后再次出现越宽容、越温暖的人越吃亏的现象,这不合适。”白岩松说。
上海市消保委:
提升消费者体验与保障外卖骑手权益
“并不冲突”
据新华网报道,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指出,外卖骑手的劳动规则完全是由企业制定的,消费者在平台下单,商业行为和平台之间发生,消费者和外卖骑手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外卖骑手为了完成企业的规则而发生的超速、闯红灯等行为,不能让消费者去承担,这显然是有违基本逻辑的,消费者花钱点外卖,平台赚钱提供配送服务,理应保质保量,这里面就包括了安全送达。”
唐健盛说,算法并不能管一切,消费者对配送的期望和骑手难以满足这一期望的矛盾核心是运力的相对不足,“原本需要100个外卖骑手完成的订单量,通过算法也许可以提升到80个就能完成,但绝不会只需要20个就可以实现”。
唐健盛建议,平台应当提升消费者体验,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并非只有高效这一条,同时,对骑手管理有要求是正常的,但怎样保障骑手权益又督促其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同样需要平台研究,“这两方面互相并不关联,需要平台分别考虑。”
饿了么9日下午回应表示,企业的即时配送服务基于技术,技术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企业尽可能用技术来提供更好的服务,也提升外卖小哥在城市里的归属感。
美团点评9日晚间回应表示,系统的问题,终究需要系统背后的人来解决,将更好优化系统,给骑手留出8分钟弹性时间,保障骑手安全行驶的时间,同时推出智能头盔、智能取餐柜等。
央视“等外卖5分钟”投票遇“神秘力量”,白岩松:他们姓“水”吗?
近日,白岩松在《新闻1+1》中谈到了外卖小哥拼命抢时间的问题。他提到,此前央视新闻微博发起“外卖平台设置多等5分钟功能有用吗”调查。
某一时刻,有75%的网友投票给“不能,平台该优化算法,不是‘甩锅’消费者”。
但神奇的是,随后短时间内支持平台设置“多等5分钟功能”的人数快速增长,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白岩松对此质疑:“这‘神秘的力量’难道姓‘水’吗?”
此外,白岩松坚决反对外卖平台用“新增‘多等5到10分’的功能”解决问题。他认为,要靠平台和监管,不能“甩锅”消费者。
“从人性角度来说,一旦消费者很温暖,选择可以多等5到10分钟,外卖小哥先送不选这个选项的客户,然后再送给选了这个选项的客户。最后再次出现越宽容、越温暖的人越吃亏的现象,这不合适。”白岩松说。
上海市消保委:
提升消费者体验与保障外卖骑手权益
“并不冲突”
据新华网报道,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指出,外卖骑手的劳动规则完全是由企业制定的,消费者在平台下单,商业行为和平台之间发生,消费者和外卖骑手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外卖骑手为了完成企业的规则而发生的超速、闯红灯等行为,不能让消费者去承担,这显然是有违基本逻辑的,消费者花钱点外卖,平台赚钱提供配送服务,理应保质保量,这里面就包括了安全送达。”
唐健盛说,算法并不能管一切,消费者对配送的期望和骑手难以满足这一期望的矛盾核心是运力的相对不足,“原本需要100个外卖骑手完成的订单量,通过算法也许可以提升到80个就能完成,但绝不会只需要20个就可以实现”。
唐健盛建议,平台应当提升消费者体验,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并非只有高效这一条,同时,对骑手管理有要求是正常的,但怎样保障骑手权益又督促其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同样需要平台研究,“这两方面互相并不关联,需要平台分别考虑。”
饿了么9日下午回应表示,企业的即时配送服务基于技术,技术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企业尽可能用技术来提供更好的服务,也提升外卖小哥在城市里的归属感。
美团点评9日晚间回应表示,系统的问题,终究需要系统背后的人来解决,将更好优化系统,给骑手留出8分钟弹性时间,保障骑手安全行驶的时间,同时推出智能头盔、智能取餐柜等。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