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cms织梦模板安装教程、模板更换教程汇总

模板安装方法:

1、 下载一个模板之后要判断一下文件是否齐全。Htm文件中是否包含首页、列表页和文章内容页等;htm文件用到的css文件是否包括;模板安装包中是否包括网站用到的背景图片。

2、 建站网站栏目。在安装调试一个模板之前必须事先建好网站的相关栏目,这样才能做好调试。栏目的建设可以参考模板的样例网站进行建设。

3、 更改系统中的模板名,这一步我们以模板mier为例:

(1) 打开后台-系统-系统基本参数,查看模板名,默认情况下为default。现在,我们要把默认的模板名,改为我们要使用的模板名。

(2) 打开后台-生成-html更新-更新主页html,默认情况这里的模板路径为default/index.htm。把default改成我们要使用的模板名。

4、 根据建好的网站栏目修改模板中调用的相关栏目ld。在htm文件中找到如下标签

将其中的typeid调整为自己的网站的栏目ld。

5、 调试htm文件和css文件中用到的图片的路径,根据自身网站图片的存放路径进行调整。

6、 修改模板文件htm中的固定链接。在模板中存在一些固定链接,可以根据你自己的网站进行适当调整。

7、 上传模板文件。将模板中的文件目录上传到服务器的/templts目录下,上传之前需要保存好原来目录下的文件。这个是模板的上传方法,如果模板本身有特殊要求,可以根据模板本身的要求上传。

8、 在后台生成首页、栏目页和内容页,根据效果对调试修改相关模板。

9、 默认的dedecms模板风格default目录文件说明

以上简单的描述了dedecms模板安装的一般思路,不同的模板安装方法也存在不同,希望上面的描述能为大家安装dedecms模板时提供一些帮助。

模板更换教程:

方法一:将新模板覆盖templets下的文件最简单的更换模板的方法是直接覆盖templets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但是这样会导致原先的模板被覆盖。

方法二:是通过后台管理,使dedecms去寻找模板目录。

还有一种就是更换整个网站的模板目录。系统管理-站点设置-默认模板风格 设置为目录名字

比如下载了一个新的模板,新模板目录为newtemplet。

那么设置为/newtemlet/default这样基本模块的模板就会去该目录下寻找。

但是这样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栏目已经创建好了,设置这个就会没有什么效果。不知道这是不是dede的一个bug。

方法三:是修改特定页面的模板。

还有就是修改单独网页的模板,那么就去:频道管理-网站栏目管理-高级选项里选定模板地址

方法四:修改源代码改变模板目录

修改include目录下的config_base.php下找到

只需要把这个修改为新的目录名字,然后html更新一下,所有的模板风格都改变了。

这种方法不推荐,不过要是为了防止模板盗版的话到时可以使用。

还有个方法:把新模板直接上传到templets/default目录里,然后再点击栏目管理,在栏目高级参数那里选择新模板。

Cms模板,其实就是加上cms模板引擎代码的html页面,所以基础便是html语言学习,不过现在正在流行web标准,就是大家说的\”div+css\”,要求又提高许多,需要学习css,大家可以下载css手册,修改模板的时候对照学习修改。

Dede模板引擎的代码样式有如下几种形式: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dede模板引擎的代码可以分为标记名称、属性和自定义样式模板三部分,标记名称和属性用{}包围。

而自定义样式模板在两个{}之间。

标记名称与属性的说明请大家参考系统帮助里的模板标记参考,这里介绍具体运用方法。

例:

{/dede:arclist}上面是最基本的取得最新内容列表标记arclist,由开始标记{dede:arclist属性typeid=\”titlelen=\’28\’row=\’10\’col=\’1\’}模板样式。

【field:title/】和结束标记{/dede:arclist}组成。当你完成页面制作后,便可以开始添加dede代码。没有添加dede代码之前:

添加代码后:

模板解析后就是添加代码前的样子。列表list标记,友情链接flink标记,导航channel标记,站内新闻mynews标记等待都是同样的道理。

文章页里用到{dede:标记名称属性=\’值\’/},如{dede:field name=\’title\’/}就是文章标题的意思。

模板里面的路径问题:本站使用

{dede:global name=\’cfg_basehost\’/}/templets/w3

Cpro/img/css.css,{dedee:global name=\’cfg_basehost\’/}

是取得网站根目录的意思。这里有个模板保护问题,如果您珍惜你的网页模板,就把img目录独立分离出来,这样别人就不会知道你的模板目录。

独立制作一个模板,需要规划、设计、制作、调试等部分。

复制模板,保存原来的html页面,删除正文内容,添加cms代码。

就模板而言,很多站长只看到设计即页面好看而没有看到网页的制作即网页代码,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网页代码的质量关系到搜索引擎seo与网站的可维护性。

制作模板就和抄写文章一样,就看你会不会仿。我的设计水准很烂根本不入流,只会写网页代码。设计既然不会那就仿取一个网页那是侵权,那就取三四个网页,拿出它们的优点组合成自己的网站。

安装说明:dede3.1lit版本增强了系统设置,模板的所在位置可以在系统设置里设定,把模板文件夹放到templets,栏目设置里style代表了模板文件夹位置。

软件开发流程

先上一个软件开发的整体流程图,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瀑布模型(WaterfallModel)”。据说由温斯顿·罗伊斯(WinstonRoyce)在年提出。

瀑布模型的特点为:上一阶段的结果为本阶段的输入,开发进程从一个阶段“流动”到下一个阶段。

(图中右侧括号中为每个阶段的输出物。)

一般软件售前人员对这个流程比较熟悉,这其中项目规划、可行性论证报告、需求说明书等,通常都由IT售前人员提供。

如果将瀑布模型的设计部分分为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两部分,即“软件开发的8个流程”:

1、问题定义阶段

用户提出一个软件开发需求以后,分析人员首先要明确软件的实现目标、规模及类型:如它是数据处理问题还是实时控制问题,是科学计算问题还是人工智能问题等。

2、可行性研究

基本任务:“对于上一个阶段所确定的问题有行得通的解决办法吗”?

内容包括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不同方案。

结束标准:提出关于问题性质、工程目标和规模的问题定义书面报告;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3.需求分析

基本任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标系统必须做什么?”

确定系统必须具有的功能和性能,系统要求的运行环境,并且预测系统发展的前景。

结束标准: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pecification)

4.总体设计(概要设计)

基本任务:“概括地说,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出实现目标系统的几种可能的方案。推荐一个最佳方案。

结束标准:概要设计文档

5.详细设计

基本任务:“应该怎样具体地实现这个系统呢?”

结束标准:设计出程序的详细规格说明。

6.编码

基本任务:写出正确的容易理解、容易维护的程序模块

结束标准:以某种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的源程序清单

7.测试(单元测试和综合测试)

基本任务:在设计测试用例的基础上检验软件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达到预定的要求。

结束标准:软件合格,能交付用户使用。

8.软件维护

基本任务:使系统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虽然后来提出很多模型,如演化模型(evolutionarymodel)、增量模型(incrementalmodel)、原型模型(prototypingmodel)等,但现在软件开发的流程,依然总体遵循瀑布模型。

如何搭建一个系统

说完流程,再说说系统是如何被开发人员搭建出来的。

系统的百科定义为:软件系统(SoftwareSystems)是指由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是计算机系统中由软件组成的部分。

搭建系统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环境部署、软件开发、软件部署。

1、环境部署

准备服务器,部署操作系统、软件环境、安全软件、FTP服务器等。数据库和应用可分开布置在多个服务器,也可布置在同一服务器。

准备网络,分为内网和外网。外网需要购买公网IP和域名。

负责人:网络管理员

2、软件开发

包括开发语言选择、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等工作,并进行编码、编译、测试、打包。

负责人:程序员

3、软件部署

将程序文件上传到服务器,进行部署、配置,成功后即可通过客户端访问项目。

负责人:软件实施

软件开发阶段

下面以java语言开发为例,简单讲讲程序员是如何进行软件开发的。

(本部分参考了“软帝在线”公众号、博客园“架构与我”的文章)。

1、新建java文件(或工程)

java源代码本质上就是普通的文本文件,可以用txt等工具编辑java代码(程序员一般采用源代码编辑工具,如:Notepad++;或集成开发工具IDE,如:Eclipse)。txt编写后需将文件扩展名改成java。

2、编写代码

以“HelloWorld”举例编写代码:

publicclassHelloWorld{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HelloWorld\”);该程序表示的意思是输出HelloWorld这样一段话。

3、编译程序

Java程序之所以能做到跨平台运行,是因为Java程序运行在JVM中的,然而JVM只能够识别字节码文件,而不能直接识别Java文件。所以需要先将Java文件编译成字节码文件,即class文件,然后字节码文件才能够在JVM中运行。

编译文件,可以通过手动执行Dos命令javac,或直接用编译器如Eclipse完成。

4、运行程序

可在Dos命令窗口中输入java命令,按回车,输出HelloWorld;

或在编译器的控制台中看到输出结果。

5、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模块测试)是开发者对编写的一小段代码,检验一个很小的、很明确的功能是否正确。

通常采用JUnit框架(多数java开发环境已集成)进行测试,即所谓白盒测试,叫“白盒”是因为程序员知道被测试的软件如何(How)完成功能和完成什么样(What)的功能。

测试通过后,就完成了软件开发阶段,可以打包部署了。

详细有:

1.c++开发投屏

2.c++开发手机自动下载软件

3.c++开发提取手机文件

4.c++开发电脑手机文件互传

5.c++开发查看手机app

6.c++操作手机小程序

7.织梦仿站

8.vue页面

9.php接口开发

欢迎交流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点赞 0
收藏 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