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中的神器COUNTIF函数,你真的会用吗?

嗨,各位同学们好哈!我是小E~

小E还为同学们准备了40个高质量自学网站,

获取直接在公种号【秋叶Excel】回复【头条】即可~

听说公司最近经常有人请假,老板让新来的员工统计大家每月缺勤的次数:

▲数据列数多,只展示一部分

只见这位员工不辞辛苦的在老板面前数着 x 的个数,笑容满面。

但老板的眼神,似乎不大友善……

难道考勤记录中的叉叉真的只能一个个去数吗?

当然不是,今天小安就分享给大家一个工作中常用的函数:COUNTIF,可以轻松解决以上问题。

函数介绍

COUNTIF 可以对指定区域中,符合指定条件的单元格计数;

该函数的语法规则如下:

=COUNTIF(range,criteria)

翻译一下:

=COUNTIF(计数区域,计数的条件)

这个函数参数只有两个,非常简单,小白也可以轻松学会!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案例:用 COUNTIIF 函数对缺勤次数进行计数。

案例操作

首先下面这份数据中,√代表出勤,×代表缺勤。

现在需要统计出 5 月份每个人的缺勤天数!

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在 B3 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然后将公式下拉填充,就好啦!

公式含义:

参数 ❶:C3:AG3 是计数区域:代表 5 月份 31 天内的考勤记录;参数 ❷:$J$3 是条件区域:J3 单元格内容为 x,代表对 x 进行计数。

J3 单元格内容为 x,即计数的条件为 x,需要绝对引用,确保公式填充时,引用不产生偏移。

好啦,关于 COUNTIF 的用法就介绍到这里啦,是不是超简单超实用呢!

出勤为√,缺勤为×,你知道几种快速打勾打叉的方式呢?文末留言和大家说说吧~

小E还为同学们准备了40个高质量自学网站,

获取直接在公种号【秋叶Excel】回复【头条】即可~

Countif函数的9个统计应用技巧,即学即用,简单高效

Countif函数,是最常用的条件计数函数之一,如果你仅仅会基础用法,那就Out了,小编共总结了9个统计应用技巧,即学即用,简单高效!在正式学习之前,我们先来掌握以下它的功能及语法结构。

功能:计算指定区域中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数目。

语法结构:=Countif(条件范围,条件)。

解读:

条件范围和条件必须是对应的,否则无法得到正确的结果。

一、Countif:单条件计数。

目的:计算相应“部门”中的“员工”数量。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B$3:B$12,K3)。

二、Countif:按指定范围计数。

目的:按指定范围计算相应的员工数。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H3:H12,\”<=15000\”)、=COUNTIF(H3:H12,\”>15000\”)-COUNTIF(H3:H12,\”>25000\”)、=COUNTIF(H3:H12,\”>25000\”)。

三、Countif:对空白单元格区域计数。

目的:统计还未发“月薪”的人数。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H3:H12,\”\”)

解读:

除了上述公式外,也可以用Countblank函数实现,公式为:=COUNTBLANK(H3:H12)。

四、Countif:对非空白单元格区域计数。

目的:统计已发“月薪”的人数。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H3:H12,\”<>\”)。

解读:

符号“<>”为:不等于。

五、Countif:模糊计数。

目的:统计“学历”为“大本”和“大专”的人数。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G3:G12,\”大*\”)。

解读:

*(星号)在Excel中未通配符,可以匹配任意长度的字符。

六、Countif:判断指定的值是否重复。

目的:统计“学历”是否重复。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区域中输入公式:=IF(COUNTIF(G$3:G$12,G3)>1,\”重复\”,\”\”)。

解读:

如果指定的值重复,则个数肯定大于1。

七、Countif:判断指定的值是否首次出现。

目的:如果指定的“学历”首次出现,返回“是”,否则返回“否”。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COUNTIF(G$3:G3,G3)=1,\”是\”,\”否\”)。

解读:

此技巧的重点在于参数范围的相对引用,如果将公式修改为:=IF(COUNTIF(G$3:G12,G3)=1,\”是\”,\”否\”),并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八、Countif:判断指定的值是否最后出现。

目的:如果指定的“学历”最后一次出现,返回“是”,否则返回“否”。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COUNTIF(G3:G$12,G3)=1,\”是\”,\”否\”)。

解读:

注意参数范围的相对引用,和第7个技巧的参数范围作比较,便能得到应用技巧。

九、Countif:禁止录入重复值。

目的:禁止录入重复的“员工姓名”。

方法:

1、选定目标单元格区域,即C3:C12区域,单击【数据】菜单中【数据工具】组中的【数据验证】,打开【数据验证】对话框。

2、选择【允许】中的【自定义】,在【公式】文本框中输入:=COUNTIF(C$3:C$12,C3)=1。

3、单击【出错警告】标签,在【标题】文本框中输入:提示;在【错误信息】文本框中输入:禁止录入重复信息!并单击右下角的【确定】即可。

最美尾巴:

文中从Countif函数的特点出发,介绍了9个应用技巧,从实现效果看,Countif并不单单是单条件计数,但本质仍是单条件计数,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要灵活对待!

别再手动数了!COUNTIF 和 COUNTIFS 函数带你飞

在日常工作中,COUNTIF 和 COUNTIFS 函数是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它们能够依据设定的条件,快速且准确地统计出符合要求的数据个数,无论是简单的单条件计数,还是复杂的多条件统计,都能高效完成,为我们从繁杂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接下来详细了解一下它们的强大功能与应用吧。

在平时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对数据进行计数类的统计。比如考勤表的出勤天数统计、合格率的统计计算等等。

这里经常需要借助COUNTIF 函数或 COUNTIFS 函数,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统计满足一个或多个特定条件的数据个数。

COUNT这个英文单词,本意是计数的意思,类似于清点数量,数一数多少个等等。与IF函数结合就满足了按条件计数的要求。

其实COUNT本身也是一个Excel函数公式,不过应用场景比较少,主要用于计算单元格区域或数字数组中数字字段的输入项个数,有点鸡肋的是这个函数只有数字类型的数据才被计算。如果单元格为文本类型就不会参与计算,即错误值或其他无法转换成数字的文字将被忽略。如果要统计逻辑值、文字或错误值,需使用函数 COUNTA。

今天下载了2份WPS关于这俩函数的演示文档,用文档的数据和格式跟大家演示函数具体的用法。

COUNTIF

单条件快速计数

COUNTIF 函数用于对指定区域中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进行计数 。

其语法为:

其中,range 表示要计算其中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数目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 为确定哪些单元格将被计算在内的条件,其形式可以为数字、表达式、单元格引用或文本。

用大白话解释就是“计数(计数区域,满足的条件)”。

例如,在一个学生成绩表中,要统计成绩大于 80 分的学生人数。假设成绩数据存放在 B 列,从 B2 到 B21 单元格。我们可以在其他单元格输入公式 “=COUNTIF (B2:B21,\”>80\”)”,按下回车键后,就能得到成绩大于 80 分的学生人数。当然后面的条件字段如果是指定的文本或特定的数值,可以单独放单元格作为条件进行引用即可。

我们使用WPS的示例文档演示下:

如果计数区域没有额外数据影响,在07版本以后的文档中,可以直接整列进行条件计数,如图中如果求确定分数的人数,可以直接引用该分数值,如果是区域范围,就需要输入对应的条件进行判断。

COUNTIFS

多条件组合计数统计

COUNTIFS 函数是 COUNTIF 函数的扩展,可用于统计多个区域中满足多个条件的单元格数量。

其语法为:

其中,criteria_range1 为第一个条件区域,criteria1 为第一个区域要满足的条件;后面的 criteria_range2、criteria2 等可依次添加多个条件区域和对应的条件。

多个(条件区域,条件)配套出现,与sumifs相比,只是少了求和区域的字段,其他语法和用法基本一致。

比如,在上面这个销售数据表格中,要统计出销售数量在5000以上且生产地区在江苏的产品有几种。假设数据从A 列开始,此时公式为:

COUNTIF 函数和 COUNTIFS 函数在数据统计分析中应用广泛,通过灵活设置条件区域和条件,能够高效地完成各种计数任务,大大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帮助我们从大量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无论是简单的单条件计数,还是复杂的多条件计数,熟练掌握这两个函数,都能为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点赞 0
收藏 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