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基础01:数据库的创建、分离、附加、删除、备份

  本文介绍基于Microsoft SQL Server软件,实现数据库创建、分离、附加、删除与备份的方法。

  空间数据库同样是GIS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本系列博客就将基于Microsoft SQL Server软件,对数据库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代码含义等加以细致梳理与介绍。

  系列文章专栏:。

  系列文章中示例数据来源于《SQL Server实验指导(2005版)》一书。尊重版权,因此遗憾不能将相关示例数据一并提供给大家;但是依据本系列文章的思想与对操作步骤、代码的详细解释,大家用自己手头的数据,可以将相关操作与分析过程加以完整重现。

(1) 启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R2软件;

(2) 在 “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右键“数据库”按钮,选择“新建数据库”选项,即可弹出“新建数据库”窗口,如下图;

(3) 在所弹出的“新建数据库”窗口中“数据库名”一栏内输入“jxsk”;在“数据库文件”列表中,选择数据库数据文件的存储“路径”右侧的省略号按钮,并将路径设置为“G:\\sql\\chutianjia sql”;选择数据库日志文件的存储“路径”右侧的省略号按钮,将路径设置为“G:\\sql\\chutianjia sql”,同时可在此处查看其他相关数据的设置;点击“确定”按钮,数据库创建完成。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一栏处刷新后可以看到所建立的数据库已存在;

(4)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右键选择jxsk,选择“属性”项目,打开“数据库属性”窗口,在左侧 “选择页”中,选择“文件”一栏,即可查看数据库文件属性,如下图;

(5) 单击选择数据文件行中“自动增长”单元格右侧的省略号按钮,即可弹出更改自动增长设置对话框;在“文件增长”项目中,选择“按MB(M)”勾选框,并在其右侧文本框中输入4;在“最大文件大小”一栏中,选择“限制文件增长(MB)”勾选框,并在其右侧文本框中输入100;单击“确定”,即可实现对数据库属性的更改。

(1) 创建数据库“testbase”

i. 单击屏幕上方工具栏中的“新建查询”按钮,打开“查询编辑器”窗口,并在查询编辑器窗口中输入以下T-SQL语句,如下图:

ii. 单击 “工具栏”中的“执行(x)”按钮,即可执行上述T-SQL语句,如下图;若语句存在问题,将会在下方的提示窗口中显示问题所在;

iii.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格中,在“数据库”处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刷新”选项,可见其所示内容中已存在通过上述方法新建立的testbase1数据库;

iv.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右击数据库testbase1,选择快捷菜单中的“属性”选项,打开数据库testbase1属性对话框窗口,即可分别查看“常规”“文件”“文件组”等属性页内容,结果分别如以下三图所示;

(2) 指定多个参数创建数据库“testbase2”

i. 单击屏幕上方 “工具栏”菜单中的“新建查询”按钮,打开“查询编辑器”窗口,并在“查询编辑器”窗口中输入以下T-SQL语句:

ii. 单击 “工具栏”中的“执行(x)”按钮,即可执行上述T-SQL语句,如下图;若语句存在问题,将会在下方的提示窗口中显示问题所在;

iii.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格中,在“数据库”处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刷新”选项,可见其所示内容中已存在通过上述方法新建立的testbase2数据库,如下图;

iv.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格中,右击数据库testbase2,选择快捷菜单中的“属性”选项,打开数据库testbase1属性对话框窗口,即可分别查看“常规”“文件”“文件组”等属性页内容,结果分别如以下三图所示;

(1)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右击数据库testbase1,选择快捷菜单中的“属性”选项,打开数据库testbase1属性对话框窗口,在“选择页”一栏中,选择“文件”按钮,即可查询对应数据库文件名和物理文件路径名;

(2)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右击数据库testbase1,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任务”→分离”;

(3) 在弹出的窗口中,若“状态”选项为“就绪”字样,则表明该数据库testbasel目前正处于非活动连接状态;此时选择“确定”按钮即可完成数据库的分离操作;而如果上述“状态”一栏为“非就绪”字样,表明该数据库目前正处于活动连接状态,即正在被使用中,则需选中“删除连接”字样处的复选框,再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分离,如下图;

(4)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格中,在“数据库”处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刷新”选项,可见其所示内容中已不存在通过上述方法新建立的testbase1数据库,如下图。

(1) 单击屏幕上方 “工具栏”菜单中的“新建查询”按钮,打开“查询编辑器”窗口,并在“查询编辑器”窗口中输入以下T-SQL语句:

(2) 单击 “工具栏”中的“执行(x)”按钮,即可执行上述T-SQL语句,如下图;

(3)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格中,在“数据库”处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刷新”选项,可见其所示内容中已不存在通过上述方法新建立的testbase2数据库,如下图。

(1)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右击数据库testbase1,选择快捷菜单中的“属性”选项,打开数据库testbase1属性对话框窗口,在“选择页”一栏中,选择“文件”按钮,即可查询对应数据库文件名和物理文件路径名;

(2)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右击数据库testbase1,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任务”→分离”;

(3) 在资源管理器中,打开文件夹“G:\\sql\\chutianjia sql”,将数据库文件testbase_data.mdf、testbase_data.ldf复制到可移动磁盘“G:\\sql”文件目录下,如下图;

(1) 选择“开始”→“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R2”→“SQL Server 配置管理器”→“SQL Server服务”,右击选择“SQL Server(MSSQLSERVER)”,选择“停止”,如以下两图;

(2) 打开“对象资源管理器”窗格,发现(local)左侧的数据库标记增加了一个红色的点状符号,说明服务已停止;

(3) 在资源管理器中,打开文件夹“G:\\sql\\chutianjia sql”,将数据库文件testbase_data.mdf、testbase_data.ldf复制到可移动磁盘“G:\\sql”文件目录下,如下图。

(1)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格中,在“数据库”处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附加”选项;

(2) 选择需要加以附加的数据库物理文件,选择定位文件夹“G:\\sql\\chutianjia sql”并选择对应数据库的物理文件并选择“确定”按钮,再次选择“确定”即可;

(3)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格中,在“数据库”处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刷新”选项,可见其所示内容中已存在通过上述方法新建立的testbase2数据库,如下图。

(1) 单击屏幕上方 “工具栏”菜单中的“新建查询”按钮,打开“查询编辑器”窗口,并在“查询编辑器”窗口中输入以下T-SQL语句:

(2) 单击 “工具栏”中的“执行(x)”按钮,即可执行上述T-SQL语句,如下图;

(3)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格中,在“数据库”处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刷新”选项,可见其所示内容中已存在通过上述方法新建立的数据库。

(1)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右击数据库testbase1,选择快捷菜单中的“删除”选项,如下图;

(2)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格中,在“数据库”处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刷新”选项,可见其所示内容中已不存在testbase1数据库。

(1) 单击屏幕上方 “工具栏”菜单中的“新建查询”按钮,打开“查询编辑器”窗口,并在“查询编辑器”窗口中输入以下T-SQL语句:

(2) 单击 “工具栏”中的“执行(x)”按钮,即可执行上述T-SQL语句,如下图;

(3)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格中,在“数据库”处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刷新”选项,可见其所示内容中已不存在testbase2数据库,如下图;

Java干货 | 一文搞懂ORACLE数据库

ORACLE数据库系统是美国ORACLE公(甲骨文)提供的以分布式数据库为核心的一组软件产品,是目前最流行的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或B/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之一。

ORACLE通常应用于大型系统的数据库产品。

ORACLE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一个通用的数据库系统,它具有完整的数据管理功能;作为一个关系数据库,它是一个完备关系的产品;作为分布式数据库它实现了分布式处理功能。

ORACLE数据库具有以下特点:

(1)支持多用户、大事务量的事务处理

(2)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

(3)支持分布式数据处理

(4)可移植性

1.数据库

Oracle数据库是数据的物理存储。这就包括(数据文件 ORA 或者 DBF、控制文件、联机日志、参数文件)。其实 Oracle 数据库的概念和其它数据库不一样,这里的数据库是一个操作系统只有一个库。可以看作是Oracle 就只有一个大数据库。

2.实例

一个Oracle实例(Oracle Instance)有一系列的后台进程(Backguound Processes)和内存结构(Memory Structures)组成。一个数据库可以有n个实例。

3.数据文件(dbf)

数据文件是数据库的物理存储单位。数据库的数据是存储在表空间中的,真正是在某一个或者多个数据文件中。而一个表空间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组成,一个数据文件只能属于一个表空间。一旦数据文件被加入到某个表空间后,就不能删除这个文件,如果要删除某个数据文件,只能删除其所属于的表空间才行。

4.表空间

表空间是Oracle对物理数据库上相关数据文件(ORA 或者 DBF 文件)的逻辑映射。一个数据库在逻辑上被划分成一到若干个表空间,每个表空间包含了在逻辑上相关联的一组结构。每个数据库至少有一个表空间(称之为 system表空间)。

每个表空间由同一磁盘上的一个或多个文件组成,这些文件叫数据文件(datafile)。一个数据文件只能属于一个表空间。

注:表的数据,是有用户放入某一个表空间的,而这个表空间会随机把这些表数据放到一个或者多个数据文件中。

由于oracle的数据库不是普通的概念,oracle是有用户和表空间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存放的。但是表不是有表空间去查询的,而是由用户去查的。因为不同用户可以在同一个表空间建立同一个名字的表!这里区分就是用户了!

5.用户

用户是在表空间下建立的。用户登陆后只能看到和操作自己的表, ORACLE的用户与MYSQL的数据库类似,每建立一个应用需要创建一个用户。

-END-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点赞 0
收藏 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