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函数公式:6个数据排序技巧,总有一个适合你
数据排序,涉及到的范围很广,也经常要用到,除了简单的命令排序之外,其实还有多种排序方式可供选择。
一、Excel排序:Rank函数法(单列)。
作用:返回指定的数值在指定范围中的大小排名。
语法结构:=Rank(数值,数据范围,[排序方式])。其中“排序方式”分为“1”、“0”两种,其中“0”为降序,“1”为升序,省略时默认为“0”。
目的:对“成绩”进行排序。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RANK(D3,D$3:D$9)或=RANK(D3,D$3:D$9,1)。
解读:
1、如果要对“成绩”进行升序排序,则公式为:=RANK(D3,D$3:D$9,1)。
2、Rank函数的排名也称为“美式排名”,原因在于当排序的值相同时,名次会“跳跃式”的增加,如示例中没有名次“5”。
二、Excel排序:Sumproduct函数法。
作用:返回相应区域或数组乘积的和。
语法结构:=Sumproduct(单元格区域或数组1,[单元格区域或数组2]……[单元格区域或数组N])。
目的:对“成绩”进行排序。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PRODUCT((D$3:D$9>D3)/COUNTIF(D$3:D$9,D$3:D$9))+1。
解读:
1、公式中D$3:D$9>D3比较形成一个以1和0为值的数组,COUNTIF(D$3:D$9,D$3:D$9)统计出每个值出现的次数;然后对应的值进行除法运算,形成一个以1和0为值的一维数组,最后进行求和。
2、公式末尾的1为辅助值,也很好理解,因为“自己不大于自己”。
3、如果要“升序”排序,则只需将公式调整为:=SUMPRODUCT((D3>D$3:D$9)/COUNTIF(D$3:D$9,D$3:D$9))+1即可。
三、Excel排序:IF函数法。
目的:小组内排序。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B3<>\”\”,1,E2+1)。
解读:
1、公式=IF(B3<>\”\”,1,E2+1)首先判断第一个合并单元格的值是否为空值,如果不为空,则返回1,否则返回当前单元格的上一单元格的值再+1。
2、结合具体的数值更好理解哦!
四、Excel排序:Max函数法。
目的:对不规则的合并单元格进行排序。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MAX(A$2:A2)+1。
解读:
1、合并单元格的值存储于“左上角”的单元格,其它部分都为空值。
2、公式的参数从当前单元格的上一单元格开始,而Max函数是对数值而言的,所以第一次运算返回的值为1,后续不断+1,从而得到填充序号和排序的目的。
五、Excel排序:Large函数法。
作用:返回数组中的第K个最大值。
语法结构:=Large(数组或数据区域,索引值)。
目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返回成绩。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LARGE(D$3:D$9,A3)。
解读:
1、从Large函数的功能及示例中可以看出,=Large(数组或数据区域,1)返回的值为当前数组或区域中的最大值,依次类推。
2、如果索引值小于等于0或大于数据个数,则返回错误#NUM!。
六、Excel排序:Small函数法。
功能:返回数据区域中的第K个最小值。
语法结构:=Small(数组或数据区域,索引值)。
目的: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返回成绩。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MALL(D$3:D$9,A3)。
解读:
1、从Large函数的功能及示例中可以看出,=Large(数组或数据区域,1)返回的值为当前数组或区域中的最小值,依次类推。
2、如果索引值小于等于0或大于数据个数,则返回错误#NUM!。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Excel排序有了新的了解,不同的技巧对应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要灵活对待哦。如果有困难或堵到的见解,欢迎在留言区留言讨论哦!
WPS-Excel表格实用技巧-排名函数RANK函数的使用
平时使用excel表格处理数据时经常会用到排序功能,一般使用“升序”和“降序”工具按钮就可以完成简单的排序任务,但是当我们遇到相同数值在总体中的排名时,简单的“升序”和“降序”按钮会使相同数值出现重叠,那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使用到RANK函数。
RANK函数是排名函数,用于求某个数值在某一组数值中低排名。rank函数的语法格式中,number表示参与排名的数值,ref表示排名的数值区域,order有1和0两种,0表示从大到小排名降序,1表示从小到大排名升序,0是默认值可以不用输入,即可降序排列。
我们通过下面的实例来一起学习RANK函数的使用。
实例一:对所有起订量进行高低排名。
首先,单机需要进行排名的单元格,选择【公式】选项中的【插入函数】,在查找函数中输入【RANK】,点击确定。
然后输入公式=RANK(E3,E$3:E$13,0),点击确定。其中0或忽略表示降序排列,非零值表示升序排列。
注意:因为我们要比较的数据的区域是E3:E13,区域范围不能改变,因此我们需要使用 $ 符号锁定E3:E13这一区域。
然后按下回车,并将公式填充至最后一个非空单元格。这样,起订量排名就一目了然啦。
实例二:对部分起订量进行高低排名。
比如我们想知道产品编号为JY00002的产品在知识库大院这家供应商的所有产品中的起订量排名。
首先还是先找到RANK函数,数值写入E4。
RANK函数针对不连续的单元格的排名,第二个参数需要用括号和逗号形式连接起来。知识库大院所有产品的起订量分别是E4,E7,E9,E10,在公式【引用】中我们填入(E4,E7,E9,E10),排位方式根据需要写1或留空。
展示E4在E4,E7,E9,E10中的排名。
以上就是RANK函数的简单使用。
Excel中的Rank函数的使用方法
Excel具有强大的对数据进行运算、统计等处理功能,尤其是Excel中大量的函数,更是为数据处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Rank函数是Excel的基础函数之一,其功能是对数据的位次的排列。
以某学生成绩表为例,来全面认识一下Rank函数的使用方法。
1、 通常的排序方法
通过学生的测试成绩的总分对学生进行名次的排列,我们常用的方法是,先对总分进行降序排列。
然后在名次列中填充名次数值,使用自动填充柄完成后面的数据的名次填充,完成名次的排列操作。
这种做法非常简单,但是有个弊端就是同一个分数会被填充成不同的名次,比如此表中,同样是697分,因为排列顺序的原因,名次分别是第5名和第6名。这种名次的排列显得不公平。在数据量大的表格中,这种不公平现象非常多。
2、 使用Rank函数进行位次排列
Rank函数是Excel的基础函数之一,其功能就是对数据进行排位。
语法结构是:RANK(number,ref,[order])
单击Excel的\”公式\”菜单,在\”函数库\”栏中找到\”插入函数\”按钮,单击打开。
在\”插入函数\”窗口中,找到并单击选中\”rank\”函数,单击\”确定\”按钮。
在Rank函数参数窗口中,选择相应的数据项目。
其中rank函数的取值范围使用的是对单元格地址的绝对引用,即选择好数值范围后,按F4键,由相对引用转换成绝对引用。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第一个数值的位次排列。
其他数值的位次排列使用鼠标双击第一个位次数值所在单元格的自动填充柄,完成快速填充。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