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玩转私域流量,手机淘宝放大招!微淘3.0版本正式上线
“降低门槛,放大成果,一点生产,多点分发。”这16个字简单概括了微淘最新改版的变化。
文|范婷婷
在很长一段时间,微淘在手机淘宝扮演着微博的功能,商家主要通过微淘告诉店铺关注者自己的动态。但是从去年开始,微淘逐步变成了商家的营销主阵地,它不仅是一个小喇叭,也是一个窗口,更是一个桥梁,微淘账号和粉丝之间的关系正在产生更多的连接。
基于这样的背景,微淘3.0版本正式上线。打开手机淘宝,进入微淘,原来版本上“发现”标签页下的垂直内容频道直接和原本“关注“的内容已经打通,在频道页顶端可以直接看到美搭、母婴、美食、数码等十几个分类。
微淘新版
这样的改变简单来说是为了微淘内部的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之间流动性更强,更垂直、精准的内容将被推送给契合度高的潜在粉丝。
今年以来,手机淘宝各个内容渠道已经打通,商家和达人在微淘发布内容后,会有一套机制把这些内容在有好货、必买清单等所有内容渠道进行分发。而正式改版之后,微淘账号会更突出人格化运营的特点,降低内容的生产门槛,为用户生产出垂直的领域或场景提供内容和服务,同时微淘也联合了生意参谋,赋能给商家和达人各项运营的核心数据。
账号人格化时代
在担任微淘负责人之前,无情是淘宝头条负责人,如今掌管淘内两块内容重镇,无情觉得微淘相比淘宝头条最大的不同是,微淘账号的背后是各种各样有温度的人。
微淘、淘宝头条负责人怀俊杰(花名无情)
在自媒体时代,创作门槛的降低使得内容前所未有地丰富,但是用户在信息洪流中的选择困难,最后被平台用算法解决了。而通过算法让信息触达用户,还是用户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
以往在淘宝的内容生态矩阵中,前台的展现,或者说在公域的露出机会往往会左右内容的生产框架,“一旦内容是为前台和算法而生产时,往往会忽略真正的用户。”无情表示这是微淘此次改版最重要的逻辑。即把淘宝内容生态的所有渠道出口都打通,无论是商家还是达人,只需要在自己的微淘账号发布内容,就有可能进入到手淘各个公域的前台。
可以说,降低内容生产的门槛,尤其是降低内容分发操作的门槛,是此次微淘改版后商家能感知到最明显的变化。商家和达人可以真正为自己的用户生产内容,而不是为了获得公域的流量而按照特定渠道写“八股文”。
一点生产,多点分发,商家在微淘上创作的内容会按照一定的机制进入相应的前台公域。目前来说,私域转公域主要参考三个维度的数据:商家活跃度(更新频次),粉丝价值(消费转化及粉丝活跃度)以及商家成长情况(商家微淘层级)。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粉丝价值,无情认为,“商家最需要明确的是,你到底是为谁生产内容。”因为只有“你的粉丝喜欢的内容,我们会把它放大给你的潜在粉丝。”
而除了手淘的公域,这些优质的内容还有机会进一步进入到UC和优酷等大阿里生态中的渠道,以及通过阿里妈妈走到更多对外的渠道。
另一方面,微淘内部也更注重账号对垂直内容场景化的引导,“我们希望微淘账号生产的内容是在某个垂直场景中适用,或者真正能够解决用户的一种需求。”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可以看到微淘上涌现出很多这样的玩家:“坤哥玩花卉”是个园艺类账号,坤哥每天会发一些种花种草的视频,有时候也会回答粉丝的问题,他前不久发的短视频《儿子想吃蓝莓,我就种了一颗蓝莓树》有21万人阅读,两百多人评论;李大大大胃是个美食类主播,每天在微淘上吃吃喝喝,凭借鬼马精灵的风格和95后特有的脑洞,吃播至今收获了24万粉丝;“俄罗斯田园猫”店主小猫靠每周推出一到两个美甲教学的短视频,现在坐拥近150万粉丝,每月销售数万件指甲油。
内容只有私人标准
在无情看来,内容是应该有性格的,这种性格是它和用户做朋友的吸引力,也是它存在微淘上的原因。这和人与人之间能够成为朋友的逻辑一样,要么三观一致,要么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微淘不是买卖的关系,而是回归到人与人交流时最基本的场景。
其实淘宝重磅打造微淘的逻辑非常好理解,当浏览商品以及购买行为并不用占据消费者太多时间后,它需要通过商家端源源不断的内容创造力来持续地黏住用户。淘宝直播是这样,各种内容导购渠道是这样——争夺用户时间是互联网时代不会变的命题。作为商家来说,只有运营好自己的粉丝,生产自己最擅长的内容,才是获得公域流量的核心要素。
在无情看来,用户对内容的需求多样,层次不一,“有些比较浅显初级的内容,受众也更广泛,但是这样的内容创作门槛低,竞争更激烈;有些内容则比较深度垂直,相应受众比较少,但是忠诚度高,内容生产的竞争也小。”所以内容只有私人标准,对于商家来说,他的内容只需要服务好自己的粉丝就可以了。
无情透露,今年平台对微淘关注的核心在于用户以及内容的规模上,包括微淘一直在做的“千咖入淘”计划、“明星来了”项目等,也是希望引入更多头部的KOL及明星,一方面吸引更多新的流量进入到淘系内容矩阵中,另一方面也为微淘的用户提供更多有趣有料的内容。
微淘新版
据透露,为了激励商家做内容,微淘升级了原先的账号层级制度,新层级制度核心在3个点上——微淘健康分(主要影响因素是账号信用和账号活跃度)、粉丝价值分(主要影响因素是有效粉丝规模、增粉能力、粉丝回访和互动数据)、内容价值分(主要影响因素是内容质量和优质内容规模)。
如何玩转微淘3.0
微淘是运营私域流量的营销主阵地,商家可以在这里发布上新、买家秀等基础内容,也可以生产教程、种草、测评等原创内容,如果没有内容生产能力,还可以与达人合作采购内容。打通后的淘宝内容矩阵,不管是图文还是短视频,只要符合微淘的前台规则,商家一经在微淘发布,就可能被抓取到微淘公域的推荐频道、上新频道以及不同行业的垂直频道。
对于内容生产能力比较弱的商家而言,用好上新和买家秀这两个基础功能是最简单的办法:上新是每个商家都会做的事情,而买家秀则是拉近商家与粉丝之间距离最简易的方式。
除了发布内容,微淘还为商家提供了诸多与粉丝互动的组件,像盖楼、投票、福利、征集、群聊、Say Hi等,另外,微淘内容也能与群聊、直播进行私域联动,形成店铺的私域运营闭环。比如直播吸粉,微淘沉淀粉丝,通过群聊再一次触达粉丝实现转化等。
更进阶一点,商家可以研究数据对内容营销的价值。而为了更好地服务商家和达人,生意参谋也对自己的文娱版进行了升级,生意参谋负责人默飞告诉《天下网商》记者:“从分渠道投稿到微淘一键分发,商家和达人迫切需要数据运营的抓手,所以我们从人、货、场三个维度对产品做了升级,包括多维度的内容创作质量评估体系和内容渠道评估体系,可以帮助商家全面、客观地评估内容质量以及分发到不同渠道后的效率与收益。”
营销的本质并不仅仅是销售,而是关系的渗透,引导商家重视粉丝关系,其实也是商家自我品牌化的重要路径,而微淘3.0版本正在为商家提供这样一个通路。
编辑 | 陈晨
淘宝、天猫后台各项入口
淘宝、天猫后台以及各项入口
1、 内容运营中心
1. 发订阅
(1) 新品上新分享:最多九个链接,最好文字在50个字左右
(2) 导购内容:图文结合种草
(3) 店铺派样:进行小样派发试用,起到聚集人气和活跃粉丝的作用
(4) 专享券:粉丝专享券、会员专享券
2. 全部作品
可以看到之前发的所有作品以及数据情况
3. 数据概览
可以查看内容运营的数据和情况
4. 效果分析
用于展示内容运营的效果情况
2、 交易管理
1. 已卖出宝贝
可以查看到买家下单后的一些订单信息
2. 评价管理
一般我们会用到待卖家评论,去做回评,累计分值(不回评不会累计分值)
3、 自运营中心
1. 用户运营中心
2. 发微淘
(1) 店铺上新:分享店铺最新宝贝,介绍新品卖点、风格、潮流趋势。帮助提升新品转化
(2) 好货种草:通过实拍的商品和场景图片,真实描述商品的特色以及使用感受,帮助粉丝种草
(3) 主题清单:发布同类主题的宝贝集合,重点突出同一类型货品特色,帮助提升关联货品推荐效率
3. 全部作品
可以看到所有发布过的微淘内容以及平台采纳是否入池
4. 微淘首页
能看见所有微淘的活动,如果有能参加的就可以参加一下
4、 宝贝管理
1. 发布宝贝
我们发布产品的地方
2. 出售中的宝贝
能看见所有上架的链接和仓库中的链接
主要看:库存、销量、创建时间
操作里常用到的是:编辑商品、发布类似品、立即下架
编辑商品里可以修改链接的很多信息,如:属性、主图、标题、sku、详情、库存、一口价(一般不动)
3. 体检中心
能看到店铺的所有违规,也可以自我检测
4. 淘商机
可以从中发现竞争度小的一些蓝海词。
5. 商家素材中心
用来完善商品的素材和店铺的素材,部分场景会进行一个透出
6. 主图打标
可以在主图上透出营销方案,可以用官方模板,也可以自己设计模板
7. 新品运营中心
完成一些链接的成长任务,提高分值。
在新品数据看板里可以看到产品的新品明细指标
5、 营销中心
1. 直通车
可以看到一个直通车的推广计划,分为智能推广计划和标准推广计划。
2. 活动报名
分为官方大促、营销活动、行业活动三大板块。
3. 鹿班智能运营
完善主图点击优化:首页猜你喜欢、手淘搜索、详情主图(主图切流测图)
4. 店铺营销工具
单品宝:用来改商品的促销价
优惠劵:设置优惠券,分为:店铺优惠券、商品优惠劵、裂变优惠劵(分享多少人得到优惠券)
6、 数据中心
1. 生意参谋
首页:主要看实时概况、店铺概况、综合诊断、运营视窗
市场:监控看板、整理飙升词和关键词、观察关键词的大盘数据(付费)
可以看到实时的数据并与昨天的对比
流量:看当天的店铺各项数据,比实时的更加详细,展示更多的数据与趋势
竞争:查看竞品和竞店的数据(付费)
品类:看单个链接的数据,如访客、加购、支付件数、支付金额。还可以看流量来源、手淘搜索的入店关键词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