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编程有用,但并不适合每个孩子
学编程有用,但并不适合每个孩子
学编程有用,但并不适合每个孩子
王营
从“奥数”热到“编程”热,表面上看是孩子学习内容的转换,实则是家长功利心态的换代升级。在家长们看来,无论是“学奥数”,还是“学编程”,都可能对将来的小升初、中考或高考自主招生有利,都可能成为孩子进入优质学校的“敲门砖”。
只要对孩子有利的事情,家长们自然会趋之若鹜,这种心情可以理解。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并非学了编程就能拥有这块“敲门砖”。据有关专家介绍,编程偏向于精英教育,与过去的奥数相比,编程需要双重能力,“不仅数学要好,计算机能力也要好”。从选拔人才的角度看,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好名次是去往名校的有利砝码,但信奥赛涉及的是更为深层次的算法和程序设计,能够参加这类比赛的学生第一整体水平高,第二学习能力强,他们本身就是精英人才,不是因为学信奥成为精英人才。
从这一现实出发,家长在给孩子报编程班时,是否思考过这样几个问题:你的孩子数学好吗?计算机能力强吗?学习能力强吗?整体水平高吗?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对编程感兴趣吗?如果孩子对编程不感兴趣,又不具备相应的条件,你却“赶鸭子上架”,逼孩子去学,最终能有什么效果?当然,如果孩子确实数学很好,计算机能力、学习能力都强,整体水平又高,从小对编程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编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精英,但对于“精英”一词要有一个客观的理解。有些人小时候数学特别差,长大后成了一流的作家、歌唱家或著名演员,你能说他们不是精英?有些人没有考入985或211工程大学,但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你能说他们不是精英?学编程的确需要精英人才,将来也有可能成为精英。有些孩子可能不是编程方面的精英,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成为其他方面的精英。
从“奥数”热到“编程”热,除了反映出家长的功利心态外,某种程度上还暴露出有些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兴趣特长并不了解,甚至还有攀比、随大流的心理在作怪。因此,发现并依据孩子的兴趣、特长进行教育培养,才是对孩子未来负责的表现。这就好像种植花草树木,要根据每种植物的习性修枝剪叶、浇水施肥,最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有其优势智力,父母平时只要做到善于观察,善于研究,发现孩子的优势智力并非难事。比如,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观察孩子的表现观察孩子是否在动物、植物、矿物、数学、物理、化学、文学等方面表现出兴趣,也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接触某些艺术活动,如写字、绘画、音乐、运动、演讲等,如果孩子对某类事物特别感兴趣,特别敏感,特别喜欢探索,比一般孩子反应快,完成任务快速准确,并乐此不疲,说明孩子可能具备这方面的兴趣特长。父母如果能细心发现孩子的这一兴趣特长,并为其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和土壤,孩子将来就有可能成为这方面的精英。
孩子应不应该学编程,编程的优缺点要知道,孩子才能真正学以致用
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小事,成长是一次没有返航的旅程。
家长为了孩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会带孩子学各种各样的知识,少儿编程便成为了很多家长的心头好。
但是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适不适合学习编程,也不知道编程是什么?
就知道学习编程有诸多好处,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能提高孩子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你知道么,少儿编程已被纳入教育体系中,有些地区的学校已经开设了编程班,很多孩子在校就能学习到正规的编程知识。
但是由于市面上编程课的价格较高,学习周期长,很多家长担心这又是一波割韭菜行为,非常纠结要不要让孩子去学习编程课。
优化孩子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编程主要学的是计算机语言,能够用符号和代码与计算机进行有效沟通。
计算机理解操作者的意图,进而完成指令,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地输入符号,而是需要构思一个合理的逻辑框架。
在这个框架中,一步一步清晰明了地完成完整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要不断的思考,不断的调整逻辑思维,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孩子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将得到优化。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一个成功的人必然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可以培养的。很多家长对编程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它是枯燥无味的且具有非常高的难度。
事实上编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通过对不同代码和组合,创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技术。
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沉浸在自己的创造和想象中,孩子用自己双手将自己想象中的物品形象化,这种快乐是其他知识所不可替代的。
让孩子更加有自信心,学编程的目的不是要成为优秀的计算机工作者,而是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充实孩子的精神世界。
学习编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需要孩子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不断地试错,孩子会变得更有耐心,抗挫折能力也变得更强了。
学习编程会有很强的成就感,孩子会大胆的勇于尝试,会不断的调整,变得越来越自信。
在未来编程可能是孩子的基本能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自动化、人工智能的普及,智能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智能化的生活离不开编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编程可能成为孩子的基本能力。
什么是基本能力,就是和语数外科目一样普遍存在的,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如果不想被社会淘汰,就要主动出击,让孩子在时代的浪花下尽情挥洒汗水。
理论上孩子三到五岁是编程的启蒙阶段,六到十八岁是编程的正式学习阶段。
该年龄段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儿童语言发展规律而来的。
建议:有的孩子可能打算学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启蒙阶段,也不要着急,虽然三到五岁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期。
但孩子越大心智越成熟,理解能力也越强,所以家长不要觉得晚。
市面上编程课五花八门,一定要仔细斟酌,让孩子真能学到东西的才行。
没有兴趣的孩子,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对编程感兴趣。
有的孩子上了几节课,还是没有提起兴趣,那家长就不要强求了。
因为有的孩子可能天生就对编程不感兴趣,特别是一些女孩。
与其让孩子浪费时间,不如学一些孩子感兴趣额的课程,效果可能更好。
家庭经济一般的孩子,大家都知道编程课好,但是一去编程学校咨询,会发现编程课的学费昂贵。
编程课并不是速成课,需要学生长期坚持,这么一算是一笔不小的家庭开支。
如果家庭经济一般,可以先着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先将孩子的基础打好,将来经济宽裕了,再送孩子去学习。
学业压力大的孩子,现在教育内卷越来越严重,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走上了“卷”路,不是被卷就是卷别人,足可见现在孩子的压力有多大。
如果孩子的学业紧张,学习压力大,可以先暂缓报编程等课外班的想法,以学业为重,等孩子轻松了,再给孩子报喜欢的课程。
结束语:
其实没什么该不该给孩子报编程这种纠结,正所谓技多不压身,多会总比少会强。
同时家长也要和孩子共同进步,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为自己“充电”。
今日话题:
你觉得学习编程还有哪些优点?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