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导坐镇+大腕云集+全片特效=评分3.5,《图兰朵》是怎么翻车的

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戎钰

《长津湖》持续霸屏10月影市,几乎吸引了观众的全部注意力,也让本月上映的多数新片都成了“票房炮灰”。其中,由著名导演郑晓龙执导,关晓彤、姜文、胡军、法国著名演员苏菲·玛索主演的奇幻电影《图兰朵》不仅票房表现不佳,豆瓣评分也低至3.5分,被定性为“郑晓龙翻车之作”。

但其实,郑晓龙的“翻车”早在影迷预料之中,因为国产奇幻电影能不翻车的,确实很少。

意料之中的翻车

“郑晓龙,那年杏花微雨,《甄嬛传》带给我的一切美好,我现在都已还清了,从此你我,两不相欠。”这是网友“成为小严弘植”看完《图兰朵》后写下的观后感,目前成为豆瓣的置顶热评。

这句话写出了很多网友的心声,也道出了绝大多数影迷的困惑:能拍出9.3分《甄嬛传》、8.5分《金婚》、8.4分《北京人在纽约》、8.2分《红高粱》的郑晓龙,怎么就拍出了3.5分的《图兰朵》?

从硬件条件看来,《图兰朵》绝对称得上是“尖子生”:导演郑晓龙的实力毋庸置疑,影片编剧王小平坐拥《北京人在纽约》《甄嬛传》《刮痧》等高分编剧作品,主演姜文、胡军都是中央戏剧学院出身的演技派硬汉,中国影迷最熟悉的法国“甜姐儿”苏菲·玛索更是难得参与客串——这样的组合,怎么能出这么大的错。

但其实早在《图兰朵》上映前,很多影迷就已经断言该片会成为郑晓龙的“滑铁卢”,因为它集合了各种容易“踩雷”的元素。

该片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意大利经典歌剧《图兰朵》,编剧对其进行了汉化改编,讲述关晓彤饰演的公主被魔咒附身,她身边的三个男子:仰慕她的番邦孤儿(意大利男星迪伦·斯普罗斯饰演)、疼爱她的父亲(姜文饰演)、觊觎她的将军(胡军饰演)都在试图改变她的命运,最后谁成功了呢,答案毫无难度。

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地讲述英雄救美的故事,《图兰朵》或许还不会引发群嘲,但郑晓龙为电影设置了极其宏大的架空背景,魔幻、爱情、冒险元素与毫无节制的电脑特效粗暴杂糅,让观众毫无代入感。再加上关晓彤和意大利男演员穿着古装谈恋爱确实“0火花”、姜文一亮相就让人出戏的角色造型,以及关键道具“三色镯”毫无逻辑可言的设定,都让不少观众在看片时露出了“地铁老爷爷看手机”的表情。

最终,5000多位影迷在豆瓣为该片打出了一星的最低分,让影片评分停留在3.5。

国产奇幻总在踩雷

也有中肯的影迷为《图兰朵》叫屈,认为“快70岁的郑晓龙”真的拍得很认真,无奈中西结合似乎永远是个伪命题。正如中国观众无法理解苏菲·玛索在《图兰朵》中出现的意义,外国观众也不会认可“关晓彤公主”和歌剧《图兰朵》有一毛钱关系。无数“票房炮灰”都证明了,中美合拍奇幻电影,“十片九die(死)”。业内更是坚信,除了李安,没有哪位导演可以把中西方文化完美融合在一部电影里。

就在《图兰朵》饱受争议之时,网友也翻出了国产奇幻电影中的著名“翻车”作品《阿修罗》。这部豆瓣评分仅3.0分的奇幻大片,尽管有梁家辉、刘嘉玲、吴磊等明星助阵,依然逃不过被网友“群嘲”的命运,其症结还是永恒的“剧情毫无逻辑+特效喧宾夺主+表演不伦不类”。而《阿修罗》的大败,也让当时人气正值高峰的吴磊背负了一部超低分作品,令人惋惜。

影评人陈甸甸认为,国产奇幻总踩雷,根源还是在于剧本的粗制滥造、资本的无孔不入以及对观众缺乏基本的尊重,“资本介入后,投资人用高片酬去吸引大卡司加盟,过度依赖明星和流量,无视一部电影的根本——故事。等到电影上映后才知道,你连故事都讲不好,观众根本不买账。”

陈甸甸举例说,当年《封神传奇》请到了李连杰、黄晓明、Angelababy、古天乐、梁家辉等数十位大咖,最后也只能带着豆瓣2.9分的评价在一片嘲笑声中下档,《真·三国无双》有古天乐、王凯、杨祐宁、韩庚、古力娜扎、刘嘉玲加盟,但还是被天马行空的故事连累,只拿到3.9分的评价,“现在业界都在期待乌尔善导演的《封神三部曲》,拍了这么多年,或许能给国产奇幻电影争口气。”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2021成都双年展将于11月6日开幕:大腕云集 展期超长

红星新闻记者获悉:2021成都双年展将于今年11月6日正式开幕,展览为期5个月,将持续到明年4月6日结束。这不仅是成都双年展历史上迄今展期最长的一届,也是预估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届。

2021成都双年展海报

本届双年展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成都市美术馆主办,主题为“超融体——2021年成都双年展”,计划在位于金牛区天府艺术公园、不久前彻底竣工的成都市美术馆新馆内举办。

本届双年展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吕澎,从头到尾参与和见证了成都市美术馆新馆的落成与2021成都双年展的策划过程。9月14日,吕澎在微博上发出成都市美术馆新馆的建筑外观,和一顶印有“2021成都双年展”LOGO的安全帽图片,配文是“即将开启2021成都双年展”。

成都市美术馆新馆

吕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本次双年展将是一次“现象级”的大型艺术展览。总策展人为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展览由8个板块和1个国际美术馆馆长论坛构成,届时将有200多名海内外艺术家的作品参展。“在为期5个月的展期里,我们预估将吸引超过100万人次的观众。”吕澎说。

红星新闻记者看到,本届双年展的参展艺术家名单大腕云集:周春芽、徐冰、张晓刚、曾梵志、刘家琨、何多苓……英国著名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奥拉弗尔·埃利亚松和著名雕塑家托尼·克拉格,以及韩国艺术家徐道获、古巴艺术家尤安·卡波特和比利时艺术家卡斯滕·霍勒等。虽然大多数艺术家无法亲临展览现场,但他们的参展作品将会给成都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和体验。

吕澎的安全帽

据悉,9月18日(周六)下午,2021年成都双年展的新闻通气会将在天府艺术公园举办,更多有关本次双年展的精彩细节,也将一一揭晓。“是时候了,让成都的市民们尽情享受一场艺术的盛宴。”吕澎说。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李洁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A股“裸泳者”?“茅台金主”跌破水位线,部分明星“现原形”,大腕道歉忙不停

过去数个交易日,投资者可谓相当“焦绿”。

多头私募近日的净值变化,成为市场焦点。更有百但斌发文致歉,谈及“A股与港股均是负贡献······做的不好,只怪自己,内省”。

资事堂发现,截至上周五,百亿私募阵营的业绩发生重大分化,7月份以来的净值曲线“各走各路”。

多家民间派私募,净值回撤颇为明显,危急时刻露出“仓位真相”。

多家上半年领跑百亿阵营的私募机构,在最近一个月左右,快速跑输市场,甚至净值跌破面值。

巴菲特说,市场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或许私募的业绩也到了重新盘点的时机。

“千亿林园”业绩冰火两重天

今年6月初,民间派代表人物林园在贵州茅台股东会上,一度“凡尔赛”,称其持股茅台数量为茅台总股本的2%,茅台持股市值占其“总身价”近40%。

按照当时市值计算,林园的茅台持仓量超过500亿元,全部“身家”超过千亿元,与高毅资产、淡水泉等千亿私募并肩。

不过,据私募排排网,林园今年新发的一只基金“林园投资212号”,截至上周五(7月23日)年内收益为-13.09%,净值更跌破面值,仅有0.8691。

从上图可以看出,自6月中旬开始,上述基金就开始“直线下跌”,到了7月16日就已经出现近20%的年内最大回撤值。

如上图,林园的另一只基金(成立于2020年10月),自6月初开始连续回撤,截至7月23日回撤值近14%。

然而,林园旗下的产品并非全线回撤,更有产品刷新净值新高。

以2018年3月成立的“林园投资27号”为例,净值走势与上文提及的产品截然不同,更在今年6月25日创出净值历史新高。截至7月23日,年内收益高达45.98%。

林园成立私募后的首只基金“深国投-林园证券投资”,在今年7月20日创出历史净值新高,完全避开了同期市场走势。

通常来讲,主观多头私募采用复制策略,旗下产品表现基本一致,但林园的处理方式明显不同。

“茅台金主”创最大回撤

自2019年二季度,一家名为金汇荣盛的广东私募,正式进入贵州茅台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金汇荣盛3号基金以100.9亿的持仓市值,位居贵州茅台第七大流通股东。

这家私募在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中,成为“正牌”百亿私募军团的一员。

然而,金汇荣盛3号基金在近期突然在第三方平台“现形”。

今年5月7日,这只私募结束了过往“趾高气昂”的走势,净值出现历史最大的42.09%的回撤值。之后净值开始小幅修复,但至7月23日再次回到40%的回撤值区域。

整个净值的走势与贵州茅台股价K线颇为相似。

复盘来看,短短三个月回撤超40%,这意味着金汇荣盛的内部风控“容忍度”颇高。截至7月23日,这只身居茅台十大股东的私募基金,已经跌破面值,为0.9560。

当然,由于净值统计口径未名,上述第三方公布的净值数据,是否及时、完整准确,是(计)费前还是(计)费后等,暂无法确定。

上半年“领跑者”滑坡

资事堂曾报道,今年上半年百亿主观多头私募收益排名中,泰润海吉、嘉恳投资代表产品分别以48.03%和40.27%收益率位列第一和第三。

据私募排排网,7月份上述两家机构的产品,均出现超过10%的回撤。

以“泰润熹玥1号”为例,7月23日出现年内最大回撤,达到27.62%。泰润海吉是一家位于佛山的私募,创始团队有上市公司海天味业的从业背景。

与林园投资颇为类似,泰润海吉年内亏损超25%的产品有10只,但同期也有10只产品年内收益超10%。如此冰火两重天的产品业绩表现,多少让市场有些不解。

另一家百亿机构嘉恳资产,表现也颇为“特立独行”。

这家私募成立于2015年,参与申购新股是嘉恳资产的一项“神技”。资事堂曾报道,旗下相当数量产品,参与新股首发普遍积极,平均每只产品投入申购的累计资金超过100亿。

今年7月中旬,嘉恳资产接到上交所“罚单”,被指在科创板新股网下询价过程中存在不合适行为。

公司旗下产品的收益差距也是相当大。以代表作“嘉恳茂溪5号”为例,净值曲线完全是市场“脱节”,截至7月27日,年内收益高达14.66%。

对比之下,旗下的“嘉恳兴丰3号”,7月23日出现年内最大回撤值14.39%。

纵观上述百亿私募的回撤,黑马型、民间派的持仓操作都值得深究。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点赞 0
收藏 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