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交互更加生动!有意思的鼠标跟随 3D 旋转动效

今天,群友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下所示的鼠标跟随交互效果,如何实现:

简单分析一下,这个交互效果主要有两个核心:

  1. 借助了 CSS 3D 的能力
  2. 元素的旋转需要和鼠标的移动相结合

本文,就将讲述如何使用纯 CSS 实现类似的交互效果,以及,借助 JavaScript 绑定鼠标事件,快速还原上述效果。

如果不借助 JavaScript,仅仅只是 CSS,如何实现类似的 3D 旋转效果呢?

这里会运用到一种名为正反旋转相消或者是正负旋转相消的小技巧。嗯,名字起的很奇怪,好像数学概念一样。

在动画中,旋转是非常常用的属性,

如果我们给不同的层级的元素,添加不同方向的旋转,会发生什么呢?

首先假设一下场景,我们有这样的一层 HTML 结构:

样式如下:

.content 内是我们的主要内容,好了,现在想象一下,如果父元素 .rotate 进行正向 linear 360° 旋转,最外层的父级元素 .reverseRotate 进行反向 linear 360° 旋转,效果会是啥样?

CSS 代码如下: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种动画(注意,下图是 GIF 不是 PNG):

神奇!因为一正一反的旋转,且缓动函数一样,所以整个 .content 看上去依然是静止的!注意,这里整个 .content 静止的非常重要。

有读者看到这里就要骂人了,作者你个智障,静止了不就没动画了吗?哪来的动画技巧?

别急!虽然看上去是静止的,但是其实祖先两个元素都是在旋转的!这会看上去风平浪静的效果底下其实是暗流涌动。用开发者工具选取最外层祖先元素是这样的:

既然如此,我们继续思考,如果我在其中旋转的一个父元素上,添加一些别的动画会是什么效果?想想就很刺激。

首先,我们先给这几个元素添加 CSS 3D 转换:

接着,尝试修改上面的旋转动画,在内层旋转上额外添加一个 rotateX:

效果如下:

Wow,这里需要好好理解一下。由于内容 .content 层是静止的但其实外层两个图层都在旋转,通过设置额外的 rotateX(40deg),相当于叠加多了一个动画,由于正反旋转抵消了,所有整个动画只能看到旋转的 rotateX(40deg) 这个动画,产生了上述的效果。

这样,在没有 JavaScript 介入的情况下,我们就模拟了题图所示的 3D 效果。当然,仅仅是这样,与用户的联动是不够的,如果一定要结合鼠标移动,我们就需要 JavaScript 的一些辅助了。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这样一个动画效果:

这里,我们其实有两个核心元素:

  1. 鼠标活动区域
  2. 旋转物体本身

鼠标在鼠标活动区域内的移动,会影响旋转物体本身的 3D 旋转,而旋转的方向其实可以被分解为 X 轴方向与 Y 轴方向。

我们来看一下,假设我们的 HTML 结构如下:

得到这样一个图形:

这里,body 的范围就是整个鼠标可活动区域,也是我们添加鼠标的 mousemove 事件的宿主 target,而 #element 就是需要跟随鼠标一起转动的旋转物体本身。

因为整个效果是需要基于 CSS 3D 的,我们首先加上简单的 CSS 3D 效果:

效果如下:

没有什么不一样。这是因为还没有添加任何的 3D 变换,我们给元素添加 X、Y 两个方向的 rotate() 试一下(注意,这里默认的旋转圆心即是元素中心):

效果如下,是有那么点意思了:

好,接下来,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结合 mouseover 事件,让元素动起来。

当然,为了更加容易理解,我们把动画拆分为 X、Y 两个方向上的移动。首先看 X 方向上的移动:

这里,我们需要以元素的中心为界:

  1. 当鼠标在中心右侧连续移动,元素绕 Y 轴移动,并且值从 0 开始,越来越大,范围为(0, +∞)deg
  2. 反之,当鼠标在中心左侧连续移动,元素绕 Y 轴移动,并且值从 0 开始,越来越小,范围为(-∞, 0)deg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公式:

rotateY = (鼠标 x 坐标 – 元素左上角 x 坐标 – 元素宽度的一半)deg

通过绑定 onmousemove 事件,我们尝试一下:

效果如下:

好吧,旋转的太夸张了,因此,我们需要加一个倍数进行控制:

通过一个倍数约束后,效果好了不少:

同理,我们利用上述的方式,同样可以控制 Y 方向上的移动:

效果如下:

当然,在这里,我们会发现方向是元素运动的方向是反的,所以需要做一下取反处理,修改下 calcX 的值,乘以一个 -1 即可:

OK,到这里,我们只需要把上述的结果合并一下即可,同时,上面我们使用的是 onmousemove 触发每一次动画移动。现代 Web 动画中,我们更倾向于使用 requestAnimationFrame 去优化我们的动画,确保每一帧渲染一次动画即可。

完整的改造后的代码如下:

至此,我们就能简单的实现题图所示的鼠标跟随 3D 旋转动效:

现在,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当我们的鼠标离开活动区域时,元素的 transform 将停留在最后一帧,正确的表现应该是复原到原状。因此,我们还需要添加一些事件监听做到元素的平滑复位。

通过一个 mouseleave 事件配合元素的 transition 即可。

至此,我们就可以完美的实现平滑出入,整体效果最终如下:

文章来自https://www.cnblogs.com/coco1s/p/16194072.html

防抖和节流 比较好理解 区别 实现方式 场景 简单了解一波

在JavaScript中,函数的防抖和节流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与之对应的文章也数不胜数,但是看再多都不如自己亲自做一遍,写一遍来的通透一些。本人在这之前对防抖和节流一直处于一个比较朦胧的印象,正好这次用到了,写下此文予以记录两者的区别。

防抖效果

1秒内。只要有新的触发产生:从0开始计时。

节流效果

1秒内。只要有新的触发产生:无效,除非之前的操作执行完。

本质上是优化高频率执行代码的一种手段

如:浏览器的 resizescrollkeypressmousemove 等事件在触发时,会不断地调用绑定在事件上的回调函数,极大地浪费资源,降低前端性能

为了优化体验,需要对这类事件进行调用次数的限制,对此我们就可以采用 防抖(debounce)节流(throttle) 的方式来减少调用频率

  • 节流: n 秒内只运行一次,若在 n 秒内重复触发,只有一次生效
  • 防抖: n 秒后再执行该事件,若在 n 秒内被重复触发,则重新计时

一个经典的比喻:

想象每天上班大厦底下的电梯。把电梯完成一次运送,类比为一次函数的执行和响应

假设电梯有两种运行策略 debouncethrottle,超时设定为15秒,不考虑容量限制

电梯第一个人进来后,15秒后准时运送一次,这是节流

电梯里第一个人进来后,等待15秒。如果过程中又有人进来,15秒等待重新计时,直到15秒后开始运送,这是防抖

完成节流可以使用时间戳与定时器的写法

使用时间戳写法,事件会立即执行,停止触发后没有办法再次执行

使用定时器写法,delay毫秒后第一次执行,第二次事件停止触发后依然会再一次执行

可以将时间戳写法的特性与定时器写法的特性相结合,实现一个更加精确的节流。实现如下

防抖的原理就是:你尽管触发事件,但是我一定会在事件触发 n 秒后才执行,如果你在一个事件触发的 n 秒内又触发了这个事件,那我就以新的事件的时间为准,n 秒后才执行,总之,就是要等你触发完事件 n 秒内不再触发事件,我才执行,真是任性呐!

顿时就从 165 次降低成了 1 次! 棒棒哒,我们接着完善它。

简单版本的实现

防抖如果需要立即执行,可加入第三个参数用于判断,实现如下:

相同点:

  • 都可以通过使用 setTimeout 实现
  • 目的都是,降低回调的执行频率。节省计算资源

不同点:

  • 函数防抖,在一段连续操作结束后,处理回调,利用clearTimeoutsetTimeout实现。函数节流,在一段连续操作中,每一段时间只执行一次,频率较高的事件中使用来提高性能
  • 函数防抖关注一定时间连续触发的事件,只在最后执行一次,而函数节流一段时间内只执行一次

例如,都设置时间频率为500ms,在2秒时间内,频繁触发函数,节流,每隔 500ms 就执行一次。防抖,则不管调动多少次方法,在2s后,只会执行一次

如下图所示:

虽然二者都有延迟当前动作的反馈,但是防抖的延迟时间是确定的,延迟周期内如果有新动作进入,旧的动作将会被取消。

而节流是提前设置了一个阀门,只有当阀门打开的时候,该动作才有机会执行。如果阀门是关闭的,那这个动作就不会进入执行区。个人理解防抖是后置的处理高频事件方式,而节流是前置处理。

防抖机制隐含了一个优先级的概念,后到的先执行,因此事件的进入事件越晚优先级实则越高,而优先级最高的具备执行权,而进入时间这个准入条件是不由开发者提前预设的,事件的执行更加离散无规则。而缓冲机制并没有为事件分配权重,只是设置了一个均匀频率的信号量,该信号量的开启和关闭是决定能否进入执行区的条件,而与事件无关,准入条件是人为设置的,相对来说执行更规律。

防抖在连续的事件,只需触发一次回调的场景有:

  • 搜索框搜索输入。只需用户最后一次输入完,再发送请求
  • 手机号、邮箱验证输入检测
  • 窗口大小resize。只需窗口调整完成后,计算窗口大小。防止重复渲染。

节流在间隔一段时间执行一次回调的场景有:

  • 滚动加载,加载更多或滚到底部监听
  • 搜索框,搜索联想功能

给大家分享我收集整理的各种学习资料,前端小白交学习流程,入门教程等回答-下面是学习资料参考。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点赞 0
收藏 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