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金属机身+指纹识别 HTC One M9+评测
【手机中国 评测】相对于其它季节来说,春天是神奇的季节。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天之后,万物在春季开始复苏、生长,草绿了,花开了,整个世界也变得更有生机。除了自然界,电子产品构建的智能手机圈,由于春天的到来也会变的与众不同,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三星、LG以及HTC等国际大牌手机厂商,都会选择在这个季节推出春季新品,多少年一直如此。其中,HTC于2013年春天推出了全新HTC One系列旗舰级智能手机,比如大家熟悉的新HTC One(M7)、HTC One(M8),以及最新款的HTC One M9都在春季发布,使得全球的媒体记者和普通消费者对这个神奇的季节充满了各种期待。
HTC One M8
对于笔者来说,在进入手机圈之后,“与春天的约会”也是一年又一年。上文中提到的新HTC One(M7)和HTC One(M8),接连刷新了笔者对于HTC高端产品的认知。如今,到了2015年的春天,HTC春季新品发布会日前在北京落幕,在HTC One M9行货版缺席的情况下,HTC面向国内消费者带来了——HTC One M9+和HTC One E9+两款高端产品。
HTC One M9+
目前,那场HTC春季发布会的主角之一——HTC One M9+(工程机),提前来到了手机中国评测中心。尽管笔者心中依然惦记着与HTC One M9的“约会”,不过HTC One M9+还是抢先来了。对于这款“HTC One M9升级版”、“中国特供机”——HTC One M9+,想必大家也是充满了期待。那么接下来,不妨跟随笔者的评测文章深入了解一番。
外观方面,作为HTC One系列的最新智能手机,HTC One M9+延续了前作的机身设计风格,秉承了M7、M8的众多优秀基因,机身为金属材质打造,整体来看极具美感,与HTC One M9相似度极高。当然,在HTC One M9海外发布之时,不少“声音”指出,它的外观方面没有创新,其实并非如此。
HTC One M9+
尽管整体感觉上,HTC One M9、HTC One M9+与前作HTC One M8十分相像,金属机身,双扬声器以及弧线形背部设计等这些特质一一俱在,不过工艺处理、按键布局等方面,2015年的HTC旗舰产品还是有着自己的创新,比如HTC One M9+加入了“金银汇”配色方案,即笔者拿到的这款,机身主体为银色,而边框加入了金色镶边,个性别致,被称之为“双色一体式金属机身”。
HTC One M9+
同时,与前作HTC One M8不同,HTC One M9+主要由两块金属底材加工而成,然后“上下相扣”结合在一起,边框位置则存在着明显的“台阶”,如下图所示,而非HTC One M8那样的一体式边框,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机身的美感。当然这样的设计也有它的好处,在用户握持手机时“台阶”式构造增加了握持阻力,使得手机不易滑落。
HTC One M9+(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另外,对于机身背面的处理,HTC One M9+也是别具匠心。它采用独特的“蚕丝纹金属”表面处理工艺,拥有细腻的丝纹,视觉上较为个性别致,适合部分人群的审美,手感则丝滑细腻。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与大家熟悉的HTC One M8不同,HTC One M9+背部与边框的结合之处“棱角分明”,而非圆润的弧形过度,令笔者有些意外。
HTC One M9+
HTC One M9+(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就实际握感来说,由于HTC One M9背部为圆润的弧线形设计,手机的手感还是比较舒适的,边角位置并非十分“咯手”。不过在日常使用中,若HTC One M9+出现跌落的状况,如此“尖锐”的棱角还是非常容易留下磕碰的痕迹。当然,与前作一样,HTC为HTC One M9+设计了专属的“HTC智能立显保护套”,笔者建议大家可结合保护套使用。
HTC One M9+其它机身细节的处理则可圈可点,比如屏幕上方以及屏幕上方区域,如下图所示,设计简约别致,加之为一体式金属材质打造,极具质感和档次。同时,双前置立体式扬声器的、前置摄像头细节的处理,也是颇为精致考究,尤其是前置摄像头还增加了金属圈包裹。这样的细节处理并不多见,再度彰显了手机的高端品质,相比前作HTC One M8提升不少。
HTC One M9+
HTC One M9+
同时,HTC One M9+的独特双后置摄像头处理也是简约精致,视觉上极具美感。事实上,它的主摄像头微微凸起,不过视觉上并不显得突兀。至于从新HTC One(M7)开始我们就见到的背部塑料隔断,作为最新款HTC One系列手机的HTC One M9+同样得到了延续,即保证了手机信号的正常强度,也使得背部的金属机身不至于太多单调。
HTC One M9+
说到信号强度,事实上HTC One M9+还加入了红外功能,为了能够正常发射红外信号,机身顶部则是机身四周中唯一非金属覆盖区域。这个区域则是手机的红外窗口,通过内置应用,HTC One M9+可一秒变身为掌上遥控器。这样的设计,与前作HTC One M8如出一辙,给人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
HTC One M9+
HTC One M9+(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不过,在按键的处理方面,HTC One M9+则更加人性化,它将前作M8位于机身顶部的电源键放置在了机身右侧中间位置,如图所示,为用户单手操作提供了可能。同时,分离式的音量键也位于机身右侧,还有MicroSD卡卡槽,进而使得机身右侧“开口”颇多,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机身美感。这样的设计,老罗以及众多处女座用户应该是难以忍受的,不过按键的手感倒是不错!
作为2015年HTC的又一款旗舰产品,HTC One M9+的屏幕配置提升不小。这款手机机身正面配备了一块5.2英寸大显示屏,相比前作HTC One M8,以及HTC One M9,视野更加开阔,同时屏幕分辨率也提升到了时下顶级水准的2K(1440×2560像素)级别,显示效果细腻清晰。至于前作则仅配备5.0英寸1080p(1080×1920像素)全高清屏幕。
HTC One M9+
HTC One M9+弱光显示效果实测
无论是在强光,还是弱光环境下,HTC One M9+的屏幕表现均令人满意,色彩显示自然饱满,而且拥有宽泛的可视角度,体现了高端产品的优势。当然,这款手机屏幕最大的特点,依然像素密度的提升。同时,伴随着屏幕尺寸的增大,HTC One M9+的机身尺寸也变的更长更宽,长宽尺寸达到了150.99×71.99毫米,而机身重量则约为168克,手感略沉。
HTC One M9+(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值得一提的是,HTC One M9+还加入了指纹识别功能,其屏幕下方内置了指纹识别器,是该机的又一卖点。当然,这也是继早期的HTC One max之后,指纹识别功能在HTC智能机上的再次应用,而且指纹识别器被放置了机身正面,使得用户日常使用更加方便。就体验来说,HTC One M9+的指纹识别功能比较灵敏、安全,为日常使用带来不小的便利。
指纹识别设置界面
经过常规的指纹录入设置之后,用户轻轻触控HTC One M9+屏幕下方的指纹识别器即可实现指纹解锁功能,而且支持“黑屏解锁”,不过并无返回键或Home键功能,暂时也不并支持支付宝的“指纹支付”功能。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经过笔者测试,HTC One M9+最多可录入5组指纹,而每组指纹可同时录入两个或三个手指的指纹,关于这一点与苹果iPhone 6相同。
事实上,除了加入指纹识别功能之外,HTC One M9+软件层面还有不少特处。系统方面,这款手机采用最新的Android 5.0操作系统,并加入了专为国内消费者打造的China Sense,界面方面清新别致,延续了传统HTC Sense UI的设计风格,同时也有原生Android 5.0的影子,不过更多的差异则在于多种可定制选项的加入。
桌面界面和应用程序列表界面
与我们之前见到的HTC Sense界面一样,HTC One M9+的China Sense依然保留的单独的桌面界面和应用程序列表界面,不过它加入了“Sense首页”小插件,用户可以通过“外出”、“工作”以及“家庭”来分类,对常用应用进行分类管理。至于下拉通知栏则与谷歌原生样式相似,不过支持用户定制功能,可以自定义快捷开关以及排列顺序。
通知栏界面和近期任务管理界面
个性化设置和导航栏编辑界面
说到可定制,HTC One M9+最大的革新则在于首页导航按钮的可定制功能。在默认情况下,首页底部导航按钮为四个,它允许用户调整导航栏按钮的排列顺序,以及第四个按钮的功能,不过“返回”、“首页”以及“近期使用的应用程序”按钮必须保留。值得一提的是,通过“隐藏导航栏”按钮,用户可以将HTC One M9+的虚拟按键隐藏,即变身为“三下巴”,游戏或是观看视频过程中都可隐藏,进而可以增大屏幕视野,颇为实用。
HTC账户界面
同时,这款手机还允许用户自定义主题、壁纸、字体等,并首度引入了HTC账户,其中拥有丰富的在线主题、图标、声音、壁纸供用户下载。而只有用户登陆HTC账户之后,才可以下载来自其它HTC账户的主题以及字体等手机个性化元素,同时还可以参与主题的设计,并分享给其它用户。
设置界面和感应启动界面
另外,与前代产品HTC One M8一样,结合内置感应器,HTC One M9+同样支持多种智能预知感应功能,比如自动接听、双击亮屏、上滑解锁、音量键开启相机等等,使得手机的操作更加智能。就实际体验效果来说,与当年的HTC One M8没有明显差异。
作为一款高端旗舰产品,HTC One M9+的摄像头配置同样出色,而且较为特别,与前代产品HTC One M8相似。它拥有两枚后置摄像头,即2000万像素主相机+景深探测镜头,共同构成了该机的双镜头3D立体相机,进而延续了前作的独特摄像头设计,并在硬件配置上有了大幅提升。同时,HTC One M9+的前置摄像头则为HTC UltraPixel超像素前置相机,用以满足用户的日常自拍需求。
HTC One M9+(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需要指出的是,与前作HTC One M8一样,HTC One M9+的双后置镜头的主镜头(注:2000万像素,镜头面积较大)用于成像,而副镜头(注:200万像素,镜头面积较小)则用于获取景深信息。至于HTC UltraPixel超像素前置相机,HTC粉丝应该比较熟悉,其优势则在于弱光环境下成像。由于用户一般都在室内自拍,所以将其作为前置摄像头显然更能发挥它的优势。
相机界面
拍照模式选择界面
就相机界面来说,HTC One M9+简约别致,延续了HTC Sense的传统设计,如图所示,感光度、曝光以及白平衡等参数均可自行调整,而且支持全景、前后双摄像头拍照等多种拍照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它允许用户自己“删除或添加”拍照模式,设计方面更具人性化。另外,为了发挥双后置镜头的优势,HTC One M9+的系统相机中还加入了“切至双镜头”选项(注:双镜头成像),以及“切至高像素”选项(注:单镜头成像)。
前置摄像头自拍样张(美颜,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介绍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通过实拍样张进一步了解一下HTC One M9+具体的成像效果。上图为前置摄像头自拍样张,就整体视觉感受来说颇具艺术气息,就色彩而言较为浓烈,对于人物面部细节的捕捉则比较准确。当然,与之前的不少HTC手机一样,HTC One M9+同样支持美颜自拍,上图即为美颜效果,而且支持“实时美颜”,设计比较人性化。
了解过HTC One M9+不俗的自拍效果之后,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该机后置摄像头的成像效果。相比前作HTC One M8,HTC One M9+同样拥有双镜头,不过其双镜头中的主镜头由HTC UltraPixel超像素镜头变为了2000万像素普通镜头(注:f/2.2大光圈),具体成像效果的变化又如何呢?
后置摄像头拍照样张(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后置摄像头拍照样张(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由于拍摄样张当天天气不佳,所以会对手机的室外远景样张造成一定影响,比如上图,尤其是天空部分。抛开天气因素,就手机对于色彩以及细节的表现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色彩的表现比较自然,细节的呈现上也较为到位,近景样张100%放大,并无明显噪点。
上图样张100%放大效果截图
后置摄像头拍照样张(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至于“高像素”模式与“双镜头”模式下的成像效果的差异,如下图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用镜头的不同,“切至双镜头”模式之后,镜头要与所拍景物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否则手机则无法正常拍摄,并会给出相应提示。
后置摄像头微距拍照样张(“高像素”模式,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后置摄像头微距拍照样张(“双镜头”模式,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就二者的实拍效果,如上图所示,无论是“高像素”模式,还是“双镜头”模式,均成像了明显的景深(背景虚化)效果,样张层次分明,而由于拍摄距离的不同,取景范围存在差异,至于景深效果的差异则很难用肉眼判定。
就笔者拿到的这部HTC One M9+(工程机)来说,其“高像素”模式与“双镜头”模式下微距样张的景深效果难以判定差异,不过在笔者实际拍摄中发现,当由于光线或其它原因,手机微距拍照无法对焦时(注:“高像素”模式),改用“双镜头”模式则可以成功对焦,如下图所示。
后置摄像头微距拍照样张(“双镜头”模式,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另外,由于前作HTC One M8双后置摄像头之中的主镜头为HTC UltraPixel镜头,所以弱光成像效果表现不错。那么作为后续产品,且主镜头更换为2000万像素的HTC One M9+,其弱光表现又如何呢?大家继续往下看。
室内拍照样张(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就上图的室内弱光拍摄样张来说,HTC One M9+的样张整体色调略暗一些,不过景物色彩,以及细节的表现还算不错,并不存在明显的失真、或是发虚的状况。
室外夜间拍照样张(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室外夜间拍照样张(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就上面两组样张来说,样张整体表现不错,不过100%放大之后则可以发现细节的呈现一般,还存在不小的提升空间,尤其是本页第三幅图片所示。此外,HTC One M9+夜间拍摄时,对于光晕的控制表现一般,相比肉眼所见,存在明显的差异,尤其是远景拍照时。
室外夜间拍照样张(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需要补充的是,一般在“高像素”模式下,HTC One M9+的对焦以及成像效果较快,而“双镜头”模式下成像速度明显偏慢。另外,这款手机还可录制“慢视频”,1080p以及4K视频,体现了旗舰级产品的功能优势。
事实上,从2013年推出新HTC One系列高端旗舰机型以来,HTC先后推出了新HTC One(M7)、HTC One M8以及HTC One M9国际版等多款产品,而它们毫无例外的均搭载了当年最强的Qualcomm骁龙处理器。不过,面向国内消费者推出的新HTC One系列高端机型——HTC One M9+却是例外。
HTC One M9+搭载联发科八核处理器
在处理器配置方面,作为HTC One M9的后续产品,或者说是升级版(注:前者为M9,后者为M9+),HTC One M9+并未延用M9的骁龙810八核处理器,而是改用了略低的64位联发科MT6795T八核处理器(注:主频为2.2GHz),以至于HTC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对手机处理器部分只字未提。需要指出的是,HTC One M9+是首批搭载该处理器的手机,其身份依然特殊。
安兔兔(v5.7)数据
同时,HTC One M9+辅以3GB RAM和32GB机身内存,与HTC One M9国际版相同,达到了时下高端水准。在常用性能测试软件——安兔兔评测基准测试中,HTC One M9+的总分达到了51459分,属于“帝”级别,其“CPU整数”性能和“3D绘图”性能得分均在10000分左右,而总分则位居热门机型排行榜的首位,高于魅族MX4和三星Note4,性能抢眼。
《狂野飚车8》游戏截图
就实际应用来说,HTC One M9+桌面以及应用程序列表界面滑动自然、流畅,相比HTC One M9没有明显差异。不过,手机截图保存过程中,以及手机相册照片首次加载过程中,均存在着明显的延时。不过,《狂野飚车8》、《全民突击》等3D手机游戏,这款手机都可以正常运行,游戏中赛车以及人物操控自如,同时还可以流畅播放4K视频,声画同步。
《全民突击》游戏截图
4K视频播放画面截图
至于发热问题,在应用下载过程中,以及游戏运行过程中,都可以感觉到HTC One M9+机身背部微微发热,当然仅仅是微微发热,并未出现死机或是手机重启的状况。笔者相信,以HTC的研发实力来判断,HTC One M9+零售版在手机流畅度以及散热方面,会优化的更好。
与众多HTC高端智能手机一样,HTC One M9+仅支持单卡,而且同样是nanoSIM卡。HTC One M8等HTC手机用户可以直接插卡使用,标准SIM卡(即大卡)和MicroSIM卡(即小卡)用户则需要“裁卡”方能使用。另外,这款手机还支持MicroSD卡扩展,最大可支持128GB扩展。至于网络制式,就笔者拿到这款手机来说,它可支持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4G LTE高速网络。
HTC One M9+支持nanoSIM卡和MicroSD卡扩展
在手机续航方面,HTC One M9+内置2840mAh电池(不可拆卸),相比前作HTC One M8(注:2600mAh电池)电池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不过提升显然有限。对于笔者这样的轻度手机用户来说,在充满电的情况下,正常使用18个小时之后,手机电量下降至1%。其中,待机一夜(8小时,数据关闭状态),HTC One M9+的电量损耗为13%,掉电速度较快。
手机电量历史记录
电池用量历史记录
通过电池使用“历史记录”分析,HTC One M9+手机中“始终”运行的“Sense首页”、微信以及QQ电话耗电较多,耗电量占比分别达到了31%、30%以及5%。同时,开启的WLAN、GPS等功能耗电量同样不容小窥。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关闭闲置应用或功能,则可以有效提升手机续航时间。当然,与时下众多手机一样,HTC One M9+同样预置了“省电模式”,有效利用也可以延长手机续航。
HTC One M9+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HTC One M9+不仅拥有传统的双前置立体式扬声器,而且采用了杜比音效技术。在用手机玩游戏或是播放音乐时,它会自动开启“HTC BoomSound配备杜比音频/剧院模式”,进而使得手机呈献5.1环绕音效,音色丰富,而且手机的外放音量越大其效果越好,相比普通智能手机拥有明显优势。对音效有较高追求消费者,拿到手机之后可以亲自体验一番。
结束语:
抛开联发科芯片不谈,作为一款旗舰产品,HTC One M9+外观设计、做工、音效,屏幕以及摄像头配置等方面均达到了高端水准,进而使得手机为我们带来了众多与之定位匹配的优质体验,不过续航表现依然是其无法规避的短板。当然,若是联发科芯片的引入,能够让HTC One M9+的售价足够亲民(注:售价尚未公布),那么HTC One M9+或将成为新HTC One家族最畅销的旗舰机型。毕竟,HTC官方还为之免费赠送HTC金爵卡服务。
HTC One M9+
从第一款安卓机到仅次于苹果,HTC登上巅峰后又为何快速衰败?
它是国产手机昔日的荣光,凭借三段式设计引领潮流,但是如今却逐渐边缘化。
提到HTC,你会想到什么呢。世界上第一款安卓手机,世界上第一款双摄手机,让苹果也跟着效仿的背部三段式设计,还是它曾经站在巅峰,成为市值仅次于苹果的手机品牌。
然而对HTC来说,一切就如同一场梦,他们快速腾飞,但也因多方面因素快速下坠,跌出手机品牌前十榜单,位列百强排行APP手机榜单第15位。
触摸品质,发现未来,请立即观看十万个品牌故事之《HTC:昔日荣光》
在安卓智能机问世前的1997年,台湾经营女神的女儿王雪红、卓火土和周永明联合9名工程师在台湾创办了宏达电子(HTC),直到和康柏公司合作研发出ipaq这款世界吉尼斯记录里功能最强的PDA后,逐渐成为国际上知名的手机代工厂商,为欧美各大运营商提供手机设计和生产服务。
2002年,宏达电子和威盛电子共同出资成立了HTC手机的前身——多普达,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移动电话的设计以及营销,并在取得牌照后,顺势推出早期智能机PDA Phone。
在那个人人手握功能机的年代,PDA phone让多普达圈了不少粉。
2006年,因代工业务上的合作关系破裂,让本身就志不在此的王雪红开始着手建立自主品牌。
次年,宏达电子收购多普达,于6月份推出了首次印上HTClogo的智能手机Touch Diaond。
2008年,加入谷歌所主导的开放手机联盟的HTC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安卓手机 G1(HTC dream)。
自此,HTC迎来了自己最辉煌的一段时间。
然而令人稍感惋惜的是,HTC的巅峰期实在太短,也就是在2011年后,HTC因为安卓系统的普及、三星的后来居上和苹果公司针对HTC的官司让HTC一败涂地,走向了边缘化。
当时,在开发出G1之后,HTC在其它厂商纷纷加入安卓阵营的同时,发起了更高难度的挑战。
2009年,sense UI横空出世,定制化UI为消费提供了谷歌原生安卓系统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同年,拥有翘下巴的G3(HTC hero)也成为HTC的经典设计。
对手机发烧友来说,HTC在那一年还推出了刷机之王——HTC HD2,它在2016年时还能刷入安卓7.0系统。
2010年,HTC凭借为谷歌代工生产第一款智能手机Nexus one和自家手机G7(HTC desire)赚的盆满钵满,此后的产品中,HTC也一直在推出令人深刻的设计。
比如2011年业界绝无仅有的裸眼3D技术(HTC EVO 3D)和树立手机工艺全新里程碑的HTC one S。
除此之外,2011年HTC还收购了Beats的多数股权。
直接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部分消费者将搭载了Beats Audio的HTC手机当做是真正的音乐手机。
可以说那时的HTC,不仅是技术的代表,更是潮流的代表。
在2008年至2012年间,开启机海战术的HTC一共发布了包括WM系统手机在内共50款手机,这种押宝式的竞争策略让他们有幸中奖,但也为之后的衰退埋下伏笔。
G系列手机完结后,美国市场出货量碾压三星苹果的HTC膨胀了,开始将自己定位为业界领先的智能手机制造商。
为了抢占四核旗舰市场,它于2012年冒险推出了搭配早先就曝光过诸多问题的英伟达CPUTegra 3的HTC one X。
结果,兼容性差,续航差,散热差等问题导致one X连玩个小游戏都卡,让HTC遭遇了连续6个季度的利润下滑。
此后,他们把one S和one X结合,再搭配之前累积的黑科技,于2013年推出了打算一扫颓势的HTC one M7。
从设计上来说,M7凭借金属一体化机身、背面三段式设计,引领了后来无数竞争者,包括苹果在内的模仿。
但是品控和HTC引以为傲,消费者却一头雾水的Ultrapixel摄像头,却成为两个极其致命的问题。再加上后来的一次系统更新导致M7拍下的照片会发红发紫,销量彻底跌入谷底。
同年,HTC 的首席工业设计师简志霖因为泄露商业机密罪被司法机构逮捕。
随后,HTC首席营销官、前首席财务官、首席运营官、首席产品官全球公关总监副总裁、全球零售营销经理、产品战略经理等高层纷纷接二连三的离去。
2014年,背水一战的HTC卷土重来,推出了全球首款双摄智能手机M8,终于得到了回报,2014年第二季度,HTC凭借M8以及当年大陆市场同价位销量冠军desire 816的助攻,销售额突破22亿
但是这一切,都没能逆转HTC自2011年以来的颓势。
2015年,HTC发布M9,因为那年高通810处理器发热严重,HTC使用了联发科的芯片,却将手机价格定位4000+,再加上停滞不前的设计,让广大消费者感到不满,最终在三星S6的映衬下,显得黯然失色。
迫于无奈,丢掉高端机市场,低端机也无法同其它国产厂商掰一掰手腕的HTC转型走中端机路线。2015年年底,HTC推出HTC one A9,凭借不错的销量为公司带来了业绩增长。
但是因为酷似苹果iphone6s的设计,让原本以设计为傲的HTC彻底失去了此前的魔力。
2016年,连年亏损,股价崩盘的HTC为了寻求变革,推出HTC 10,这一次,HTC终于放弃了此前人们诟病的多下巴,加入home键后整体设计简洁美观,并且搭配当前旗舰手机的配置。
然而就是这样一款看起来似乎没问题了终于能让公司盈利了的手机,再次犯下一个消费者绝对无法容忍的错误。
那就是国行版的手机配置缩水,尽管价格下调,但是这种带有歧视性的销售政策让HTC 10在三家电商平台上的出货量,难以突破1万台。
整个2016年,HTC净亏损3.4亿美元,连续7个季度亏损,出货总量不及小米、华为一个季度,跌落全球前十榜单。
在公司成立20周年这个时间点上,HTC表示将放弃低端市场,继续研发高端旗舰机,在这样的方针下,全新的U系列旗舰应运而生。
作为2017年的开年之作,HTC U ultra几乎倾注了HTC的所有心血与变革,它从设计上完全摒弃了以往的金属机身和三段式设计,加入了可以单独点亮的双屏设计。
为了系统稳定性,它没有搭配最新的骁龙835处理器,而是采用了骁龙821。
这让定价为5088元的HTC U ultra遭到冷落,继承者HTC U11发布后,价格腰斩至2000元。
在公司正式成立20周年这一天,2017年5月16日发布的HTC U11,凭借超高的击败Iphone7 plus,登顶机皇宝座,并拥有当时最好的拍照功能。
再加上基于中下边框的压力感应功能,成为HTC久违的翻身之作。让迷失了太久的HTC,在六月收入暴涨后,看到了一丝希望。
不过很显然,被看做扫去阴霾的U11依旧无法救主,甚至传出HTC手机业务将卖身给谷歌的传闻。
2017年9月21日,谷歌与之前一直为他们代工的HTC正式达成合作协议,以11亿美元收购HTC pixel手机部门,不影响HTC之后的自有旗舰。
2018年上半年,全球首款无实体按键手机HTC U12+发布,它有Iphone8之后最棒的屏幕,但是在以 MIUI /Flyme 为代表的国产ROM 面前,U12+ 搭载的 ChinaSense 9.0就像是赛道上的老爷车。
不过尽管如此,U12+与其它品牌的旗舰相比依旧不落下风,只是5888的定价依旧让很多消费者难以接受。
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快。
在更强大的对手所树立的规则下,总会有一部分企业注定要被淘汰,在竞争愈演愈烈的市场中,手机价格居高不下,没找到自己准确定位的HTC,最后终于和它的前辈一样,只能在坍塌的时光里,回味往日的荣光。
献给曾经辉煌的HTC — M8开箱及简测
曾经几时,偶然察觉,身边已经看不到了HTC的踪影,铺天盖地的iphone,烂大街的samsung。当然,存在即为合理,我们不要去轻易评判一款手机产品的成功与否,毕竟销量会证明。HTC一个又爱又恨的品牌,入手M8之前,对这个品牌拥有的都是满满的回忆。
早期的windows,后期android,HTC从来不缺代表作,那些逝去的经典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当然HTC的未来是怎样?楼主没有那么高瞻远瞩,就不再发表片面之词,让我们静观其变吧。
回归正题,M8.
本人是由iphone6转到M8,不要怀疑我的智商,也许我的智商确实有点问题?请原谅我实在受不了M8那经典的造型以及最口水的全金属机身。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本人电信和移动双号,M8-D终于让我摆脱了双机党,这个理由是不是更合情合理?
还是说说M8本身的那些事吧。本人不算测评,因为我并不专业,更没有专业的测试仪器,全凭自己的玩机经验和主观感受,所以可能有些地方说的不对,各位看官勿喷。
1、外观:这个不再啰嗦,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通俗说就是“萝卜白菜各种所爱”,反正我自己对这货的外形是完全没有抵抗力。
2、屏幕:5.0寸 1080P IPS 多么健康的一块屏幕,个人对HTC的屏幕从来都没担心过,当然M8同样没让我失望,不想用过多文字来夸耀,通俗讲“看着舒服” PS:第一眼开机看见内置的原机字体让我好不适应,各位同学有同感吗?
3、手感:三围参数我就不搬砖了,相对上一代M7,宽度没有怎么增加尺寸是最让我欣慰的一点,因为现在比较流行的单手操作对于宽度的要求是最为敏感的。加上精致的全金属机身,搭配弧度背面,通俗说“拿着得劲儿”。
4、系统:经典的sense系统,褒贬不一,个人还是喜爱倍加,入手之前看过测评,应用程序的抽屉滑动方式为上下,被骂的很惨,纳尼,我想说一个字:好爽! 当然流畅度不用我再说什么,简直流畅的没有人性。对于系统方面,通俗说“不胖不瘦,刚刚好”。
5、硬件:个人对硬件不太感冒,更不是什么参数党、党。我对一款手机的要求更加直接,只要日常使用流畅,那就OK。通俗说“妥妥滴”。
6、耗电:总结个人的玩机经验,M8的耗电整体来说属于中上游水平,我的机器是电信双开双待,基本上早上8点出门,晚上8点到家,电量剩余20%,期间主要是电话,微信,QQ,拍照等社交软件,基本不玩游戏,偶尔任性杀盘象棋,应该属于中度使用,考虑到机器是双卡,电池只有2600,个人表示比较满意,至少比上一部ip6要强。通俗说“小康水平”。
7、发热:发热问题一直是手机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用机强度不一样,用机习惯不一样,所以发热肯定也不一样。我就是爱玩机的屌丝,没有仪器去测温,因为我不怎么玩游戏,所以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感觉发热控制不错,没有出现过明显发热或者烫手的感觉,通俗说“常温”。
再说M8的那些质疑:
1、摄像头:400W被骂了2年,HTC还是不知悔改,同样用在2014年的旗舰机M8身上,同时M8也成为了第一个前置比后置像素还高的奇葩。当然楼主对于像素没有太高要求,因为手机拍照基本就是社交,我也不会无聊到去放大照片看细节,所以400W我还是能接受的。不过楼主忍不住要吐槽的是HTC对相机的优化还有待提高,现在我用手机拍照基本都用手动模式,否则出的片会让我泪流满面。
2、长下巴:虚拟按键、LOGO,它俩是长下巴的祸根,当然HTC的设计师也不是街边算命的,之所以这样设计,肯定是有苦衷的,既然存在,既然我们买了这部机器,我们还是要去适应,总不能对着手机耿耿于怀(话说从开始,我对这个长下巴就没什么感觉,也没有影响我的用户体验)。
3、按键:顶部电源键,这个因人而异,可能部分人会感觉不方便。我要吐槽的重点是音量键的做工。晃动、松动、按键反馈也不理想,总之,个人认为是M8的败笔之一。同意的请举手!
继续说M8的小优点:
其实说优点,也没什么啦~ 全金属机身,风骚的外形,不会撞机….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优点就是外放!这货的外放效果让我想起了当年Nokia的5700,绝对能让你“耳前一亮” 关于优点,咱低调点,不自夸了。嘻嘻。
M8的一些总结:是到目前为止,用过的最舒服的安卓机,整体实力强悍,当然手机没有完美的,享受优点必忍其缺点,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开心就好。
关于andriod和ios的那些事:
首先不得不承认ios有着它无可比拟的优势,最起码短期andriod无法赶超,但是andriod也有ios无法拥有的便捷,二者各有利弊。关于流畅度,其实我想说的是,现在主流安卓机系统本身的流畅度完全不亚于ios,差距主要体验在第三方软件,这个需要同学自己去体会。关于这方面,楼主就不再过多阐述,这都是题外话,不是本帖的重点。
下面开始上图,自制力差的同学请自备纸巾,不要流鼻血~哈哈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