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项目实战精粹汇总
大家好,我是Echa 哥,祝大家开工大吉!万事如意!
vue作为前端主流的3大框架之一,目前在国内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由于其轻量和自底向上的渐进式设计思想,使其不仅仅被应用于PC系统,对于移动端,桌面软件(electronjs)等也有广泛的应用,与此诞生的优秀的开源框架比如elementUI,iView, ant-design-vue等也极大的降低了开发者的开发成本,并极大的提高了开发效率。笔者最初接触vue时也是使用的iview框架,亲自体会之后确实非常易用且强大。
笔者曾经有两年的vue项目经验,基于vue做过移动端项目和PC端的ERP系统,虽然平时工作中采用的是react技术栈,但平时还是会积累很多vue相关的最佳实践和做一些基于vue的开源项目,所以说总结vue的项目经验我觉得是最好的成长,也希望给今年想接触vue框架或者想从事vue工作的朋友带来一些经验和思考。
你将收获
- vue框架使用注意事项和最佳经验
- vue项目配置经验总结
- vue组件设计经验总结
- vue项目架构与服务化探索
本文不仅仅是总结一些vue使用踩过的一些坑和项目经验,更多的是使用框架(vue/react)过程中的方法论和组件的设计思路,最后还会有一些个人对工程化的一些总结,希望有更多经验的朋友们可以一起交流,探索vue的奥妙。
在开始文章之前,笔者建议大家对javascript, css, html基础有一定的了解,因为会用框架不一定能很好的实现业务需求和功能,要想实现不同场景下不同复杂度的需求,一定要对web基础有充足的了解,所以希望大家熟悉如下基础知识,如果不太熟悉可以花时间研究了解一下。
javascript:
- 数组常用方法的使用,比如遍历有forEach,map,filter,every, some,reduce,操作方法有splice,slice, join,push,shift, pop,sort等
- 基本数据结构,引用类型(对象,数组)
- 基本逻辑运算if else, switch,三目运算:?,for/while循环等
- 字符串常见api(如replace,slice, substr,indexOf)
- 基本正则使用
- 变量作用域,作用域链,变量提升,函数声明提升
- 对象基本用法,面向对象编程
css:
- 基本盒模型(border/content/padding等)
- 4种常用定位(static/absolute/relative/fixed)
- 常用布局方式(浮动布局/弹性布局flex/自适应布局/网格布局grid)
- css3基本样式与动画(transition,animation)
html:
- 新标签基本用法和使用
- head标签作用与用法(主要是meta属性的用法)
所以希望大家掌握好以上基础知识,也是前端开发的基础,接下来我们直接进入正文。
❝
vue学习最快的方式就是实践,根据官网多写几个例子是掌握vue最快的方式。 接下来笔者就来总结一下在开发vue项目中的一些实践经验。
❞
以上是vue官网上的生命周期的方法,大致划分一下分为创建前/后,挂载前/后,更新前/后,销毁前/后这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状态总结如下:
- beforeCreate:在beforeCreate生命周期执行时,data和methods中的数据还未初始化,所以此时不能使用data中的数据和methods中的方法
- create:data 和 methods初始化完毕,此时可以使用methods 中的方法和data 中的数据
- beforeMount:template模版已经编译好,但还未挂载到页面,此时页面还是上一个状态
- mounted:此时Vue实例初始化完成了,DOM挂载完毕,可以直接操作dom或者使用第三方dom库
- beforeUpdate: 此时data已更新,但还未同步页面
- updated:data和页面都已经更新完成
- beforeDestory:Vue实例进入销毁阶段,但所有的 data 和 methods , 指令, 过滤器等都处于可用状态
- destroyed: 此时组件已经被销毁,data,methods等都不可用
根据以上介绍,页面第一次加载时会执行 beforeCreate, created, beforeMount, mounted这四个生命周期,所以我们一般在created阶段处理http请求获取数据或者对data做一定的处理, 我们会在mounted阶段操作dom,比如使用jquery,或者其他第三方dom库。其次,根据以上不同周期下数据和页面状态的不同,我们还可以做其他更多操作,所以说每个生命周期的发展状态非常重要,一定要理解,这样才能对vue有更多的控制权。
指令 (Directives) 是带有 v- 前缀的特殊属性,vue常用的指令有:
- v-bind 用于响应式地更新 HTML属性
- v-if 根据表达式的值的真假来决定是否插入/移除元素
- v-on 用于监听 DOM 事件
- v-show 用于决定是否展示该元素,底层通过display:none实现
- v-html 在dom内插入html内容
- v-for 循环
- v-text 渲染指定dom的内容文本
- v-cloak 和CSS规则如 [v-cloak] { display: none } 一起用,可以隐藏未编译的 Mustache 标签直到实例准备完毕
以上是比较常用的指令,具体用法就不一一举例了,其中v-cloak主要是用来避免页面加载时出现闪烁的问题,可以结合css的[v-cloak] { display: none }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关于指令的动态参数,使用也很简单,虽然是2.6.0 新增的,但是方法很灵活,具体使用如下: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动态切换事件名,从而绑定同一个函数。
- 事件修饰符
- .stop 阻止事件冒泡
- .prevent 阻止事件默认行为
- .self 事件绑定的元素本身触发时才触发回调
- .once 事件只能触发一次,第二次就不会触发了
- .native 将一个vue组件变成一个普通的html,使其可以监听click等原生事件 具体使用如下:
- 表单修饰符
- .lazy 在输入框输入完内容,光标离开时才更新视图
- .trim 过滤首尾空格
- .number 如果先输入数字,那它就会限制你输入的只能是数字;如果先输入字符串,那就相当于没有加.number
用法如下:
还有很多修饰符比如键盘,鼠标等修饰符,感兴趣的大家可以自行学习研究。
组件之间的通信方案:
- 通过事件总线(bus),即通过发布订阅的方式
- vuex
父子组件:
- 父组件通过prop向自组件传递数据
- 子组件绑定自定义事件,通过this.$emit(event,params) 来调用自定义事件
- 使用vue提供的 children & $refs方法来通信
组件的按需加载是项目性能优化的一个环节,也可以降低首屏渲染时间,笔者在项目中用到的组件按需加载的方式如下:
- 使用() => import(), 具体代码如下:
- 使用resolve => require([\’./ComponentA\’], resolve),使用方法如下:
❝
Vuex 是一个专为 Vue.js 应用程序开发的状态管理模式。它采用集中式存储管理应用的所有组件的状态,并以相应的规则保证状态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发生变化。
❞
vuex的基本工作模式如下图所示:
state的改变完全由mutations控制, 我们也没必要任何项目都使用vuex,对于中大型复杂项目而言,需要共享的状态很多时,使用vuex才是最佳的选择。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各api的概念和作用。
- state 单一状态树,用一个对象就包含了全部的应用层级状态,并且作为一个唯一数据源而存在
- getters 就像计算属性一样,getter 的返回值会根据它的依赖被缓存起来,且只有当它的依赖值发生了改变才会被重新计算 比如如下案例:
- Mutation 更改 Vuex 的 store 中的状态的唯一方法,使用案例如下:
- Action Action提交的是mutation,而不是直接变更状态,可以包含任意异步操作,具体用法如下:
- Module 将store分割成模块(module)。每个模块拥有自己的 state、mutation、action、getter、甚至是嵌套子模块
笔者更具实际经验总结了一套标准使用模式,就拿笔者之前的开源XPXMS举例,如下:
store目录是用来组织vuex代码用的,我将action,mutation,state分文件管理,这样项目大了之后也很容易管理和查询。接下来看看是如何组织的:
我们在实际项目中都可以使用这种方式组织管理vuex相关的代码。
vue-router使用大家想必不是很陌生,这里直接写一个案例:
以上案例是很典型的静态路由配置和导航钩子的用法(如何加载路由组件,动态加载路由组件,404页面路由配置,路由导航钩子使用)。如果在做后台系统,往往会涉及到权限系统,所以一般会采用动态配置路由,通过前后端约定的路由方式,路由配置文件更具不同用户的权限由后端处理后返。由于设计细节比较繁琐,涉及到前后端协定,所以这里只讲思路就好了。
受现代 JavaScript 的限制,Vue 无法检测到对象属性的添加或删除。由于 Vue 会在初始化实例时对属性执行 getter/setter 转化,所以属性必须在 data 对象上存在才能让 Vue 将它转换为响应式的。还有一种情况是,vue无法检测到data属性值为数组或对象的修改,所以我们需要用原对象与要混合进去的对象的属性一起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可以使用this.$set或者对象的深拷贝,如果是数组则可以使用splice,扩展运算符等方法来更新。
keep-alive是Vue的内置组件,能在组件切换过程中将状态保留在内存中,防止重复渲染DOM。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式设置某些页面是否被缓存:
- 通过路由配置文件和router-view设置:
路由视图配置:
- 通过router-view的key属性 具体方式如下:
总结一下笔者在vue项目中的常用的工具函数。
- 识别ie浏览器
- 颜色16进制转rgba
- 去除html标签
- 获取url参数对象
- 解析url参数
- 将数据转化为数组
- 带参数跳转url(hash模式)
- 控制字符串显示,超出指定字数则显示省略号
- 生成uuid
- 生成指定格式的时间字符串
这个主要是对axios的理解,大家可以学习axios官方文档,这里给出一个二次封装的模版:
该模版只是一个大致框架,大家可以细化成业务需求的样子,该案例提供了restful接口方法,比如get/post/delete/put等。
笔者在做vue项目时为了提高开发效率也会直接用第三方插件,下面整理一下常用的vue社区组件和库。
- UI框架
- elementUI
- iview
- Mint UI 基于 Vue.js 的移动端组件库
- Vant 有赞团队的移动端组件库
- 社区组件
- Vuetable-2 基于vue的强大的表格组件
- vue-fa 基于vue的图标组件库
- vue-notification vue优美的信息通知组件
- vue-progress-path vue个性的路径进度条组件
- Vue树组件,可让您以美观和逻辑的方式呈现层次结构的数据
- vue-social-sharing vue社区分享组件
- vue-qrcode-reader 一组用于检测和解码二维码的Vue.js组件
- vue-clipboard2 基于vue的剪切板组件
- cool-emoji-picker vue表情包组件
- Vue-tabs-component 强大而美观的tab组件
更多组件可以在vue插件社区查看。
在讲完vue项目经验之后,为了让大家能独立负责一个项目,我们还需要知道从0开始搭建项目的步骤,以及通过项目实际情况,自己配置一个符合的项目框架,比如有些公司会采用vue+element+vue+less搭建,有些公司采用vue+iview+vue+sass,或者其他更多的技术栈,所以我们要有把控能力,我们需要熟悉webpack或者vue-cli3脚手架的配置,笔者之前有些过详细的webpack和vue-cli3搭建自定义项目的文章,这里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举例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以下两篇文章:
- 一张图教你快速玩转vue-cli3
- 用 webpack 4.0 撸单页/多页脚手架 (jquery, react, vue, typescript)
❝
组件系统是 Vue 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因为它是一种抽象,允许我们使用小型、独立和通常可复用的组件构建大型应用。几乎任意类型的应用界面都可以抽象为一个组件树。在一个大型应用中,有必要将整个应用程序划分为组件,以使开发更易管理。
❞
对于一个基础组件来说,我们该如何下手去设计呢?首先笔者觉得应该先从需求和功能入手,先划分好组件的功能边界,组件能做什么,理清这些之后再开始写组件。
如上图组件的一个抽象,我们无论如何记住的第一步就是先理清需求在去着手开发,这样可以避免大量效率的丢失。在上图中我们要注意组件的解耦合,每个组件都负责特定的功能或者展现,这样对组件后期维护性和扩展性有非常大的帮助。笔者总结了一下组件设计的注意事项:
- 确定组件设计的边界和功能定位
- 组件尽量遵循单一职责原理,用组合代替功能的杂糅
- 组件属性暴露要适度,不可过渡暴露属性
- 组件封装要考虑可重用,可组合,可配置
- 做好组件类型设计的划分(展示型组件,录入型组件,基础组件, 布局组件,反馈型组件,业务组件等)
笔者拿之前在开源社区发布的一个文件上传组件为例子来说明举例,代码如下:
以上文件上传预览采用的是ts来实现,但设计思路都是一致的,大家可以参考交流一下。 关于如何设计一个健壮的组件,笔者也写过相关文章,大致思想都好似一样的,可以参考一下:
- 《精通react/vue组件设计》之快速实现一个可定制的进度条组件
- 《精通react/vue组件设计》之用纯css打造类materialUI的按钮点击动画并封装成react组件
- 3分钟教你用原生js实现具有进度监听的文件上传预览组件
组件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与具体框架无关,所以组件设计的核心是方法论,我们只有在项目中不断总结和抽象,才能对组件设计有更深刻的理解。
这里是笔者总结的一套思维导图:
有点微前端架构的感觉,但是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考虑。此架构适用于不同子系统独立部署和开发的环境, 也不需要考虑具体的技术栈选择,相同的框架采用同一套自建组件库来达到组件的复用,这里提倡项目开始设计时就考虑组件化和模块化,做出功能的最大的拆分和去耦合。笔者后面会单独花时间总结微前端架构具体的一些设计思路和落地方案,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探讨交流。
Vue + SpringBoot 项目实战(二):我的助手之技术介绍
接着上篇的文章继续讲解,在上篇当中,讲解了项目的架构。今天的话,就深入详细的去进行说明,一个项目该如何完整的搭建。
这一篇的话,主要讲解以下几点:1.前端使用的技术、2.后端使用的技术、3.数据库相关、4.前端项目搭建。要是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讨论,一起学习。
1.前端所使用的技术
- 1.Vue
- 2.Element-UI
- 3.Jquery
- 4.JavaScript
- 5.axios
2.后端所使用的技术
- Spring Boot
- Spring Security
- Apache Log4j2
- LomBok
- Spring Data Redis
- MyBatis-Plus
- MyBatis
3.数据库相关
- MySql
- Redis
4.前端项目搭建
前端项目搭建,需要提前了解数据以下知识点:
1.Node.js
Node.js发布于2009年5月,由Ryan Dahl 开发,它是一个基于 Chrome V8 引擎的JavaScript运行环境,使用了一个**事件驱动**、**非阻塞式I/O模型**,让JavaScript 运行在服务端的**开发平台**,它让JavaScript成为与PHP、Python、Perl、Ruby等服务端语言平起平坐的脚本语言。这些都可以自行通过百度去查找的到。
Node.js的安装路径如下:https://nodejs.cn/download/。安装完成后,使用 win + R ,执行命令:node -v ; npm -v。查看是否安装成功。
node.js下载
能够正常查询到,就说明安装成功了。接着去安装Vue CLI。
2.Vue CLI
Vue CLI的话,个人理解为是一个脚手架,它的意思就是说,把一个前端项目的外面框架给你搭建好,里面如何填充,需要你自己去做。下面是它的一些介绍。是截图官网,下面也会附上链接,可以进行查看。
其中链接如下:https://cli.vuejs.org/zh/guide/
介绍完Vue CLI之后,接着同样使用 win + R,执行命令:npm install -g @vue/cli。进行安装。安装完成之后,再次使用 win + R , 执行命令:vue -V。查看安装的结果。如果出现以下,就代表安装完成。
3.接着创建前端项目,这里我们使用图形化界面进行项目创建。
在电脑的一个磁盘当中,选择一个目录作为项目的存放。新建一个文件夹,用来存放项目,具体的操作如下: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创建项目
设置项目名,项目路径
选择手动
勾选 Router,下一步:
勾选2.x版本,config选择第一个,然后就创建项目。
直接创建项目,不保存预设
然后等待一会儿,即可,右下角会有一个提示。
然后打开文件夹,看下项目的架构,是否完整
接着,我们使用VSCode 打开创建的项目。
然后找到README.md文档,右键选中你创建的项目,会有一个“在集成终端中打开”。选择之后,运行README.md中的项目启动方式,等待加载完成之后,出现下图,然后把 Network后面的网址给复制到一个浏览器页面的地址栏当中,去运行打开。
在浏览器打开的效果。
看到这里,就说明你的前端项目已经初步搭建完成了。今天就先到这里。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