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常见四大条件求和操作,这四组函数公式简单、高效更实用
Excel多条件计算相信大家都有碰到过,多条件求和、多条件计数、多条件判断等等操作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Excel常见的五大多条件计算函数公式。
案例一:根据英语、数学两门成绩进行综合判断
案例说明:我们需要对人员的英语、数学两门成绩进行判断。当两科成绩都大于60分记为合格,反正为不合格。这里就需要用到IF和And两个函数。
函数公式:
=IF(AND(D3>60,E3>60),\”合格\”,\”不合格\”)
函数解析:
1、在进行多条件判断的时候,我们可以用And函数将多个条件进行条件,它会返回True或者False两个逻辑值;
2、结合IF函数我们就可以对成绩进行综合的多条件判断。
案例二:Sumif函数同时对销售部、财务部进行多条件求和
案例说明:我们需要利用Sumif单条件求和函数,对销售部、财务部多个条件进行数据求和。这里就需要搭配sumproduct函数一起操作。
函数公式:
=SUMPRODUCT(SUMIF($D$3:$D$9,{\”财务部\”;\”销售部\”},$E$3:$E$9))
函数解析:
1、我们都知道sumif函数是单条件求和函数,但实际上sumif函数也可以进行数据的多条件求和。只需要将第二参数用数组{}的方式,将多个条件进行统计即可;
2、sumif函数进行多条件计算的时候,会以数组的形式将结果展现出来,效果如下所示:
它会将财务部的总补贴1396和销售部的总补贴955单独算出来,所以最后还需要用到sumproduct函数进行再次求和。
案例三:Lookup函数轻松实现数据多条件查询
案例说明:在有相同的姓名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根据人员姓名和部门多个条件,查询到对应人员的补贴数据。这里可以使用Lookup函数进行快速操作。
函数公式:
=LOOKUP(1,0/(($C$2:$C$9=G5)*($D$2:$D$9=H5)),$E$2:$E$9)
函数解析:
1、进行数据多条件查询的时候,最好用的函数那就是lookup函数,它只需要将多个条件值用*符号连接起来即可。
案例四:IF+Max函数按照部门和级别计算对应的最高补贴数
案例说明:在根据部门、级别等多个条件同时进行最大值判断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到MAX+IF函数来快速处理。
函数公式:
{=MAX(IF(($D$3:$D$9=H5)*($E$3:$E$9=I5),$F$3:$F$9,))}
函数解析:
1、首先我们需要用到IF函数进行多条件数据判断,用*符号将部门和级别两个条件进行连接;
2、通过IF函数我们可以求出一组数组结果的值,我们利用Max最大值函数就可以将数组中最大的数组提取出来。因为是数组的形式,最后需要按CTRL+SHIFT+ENTER键结束。
现在你学会了Excel常见的4大多条件统计套路了吗?这四大函数公式学会了吗?
SUMIF函数详解,条件求和不用愁
SUMIF函数用于对区域中符合条件的值求和。
函数写法为:
=SUMIF(要检查哪个区域,要符合什么条件?,[要对哪个区域求和] )
如果省略求和区域,会将条件区域作为求和区域。
接下来咱们就看看这个函数的典型用法。
1、如下图,需要返回B列供货商为“成成”的业务总额。
F4单元格公式为:
=SUMIF(B2:B12,F3,C2:C12)
其中的B2:B12是要检查的条件区域。
F3是指定的条件。
C2:C12是要求和的区域。
如果B2:B12中某个单元格等于F3中的内容,就对C2:C12中对应的单元格进行求和。
2、如下图,需要计算除了“成成”之外的业务总额。
F4单元格公式为:
=SUMIF(B2:B12,\”<>成成\”,C2:C12)
第二参数中的\”<>\”,表示不等于。
3、如下图,需要计算单笔金额在30000以上的业务总额。
F4单元格公式为:
=SUMIF(C2:C12,\”>30000\”)
本例中省略第三参数,默认使用第一参数C2:C12作为求和区域。注意,在求和条件中使用大于、小于、不等于这些比较运算符时,需要在外面加上一对半角的双引号。
4、在比较条件中引用单元格的内容。
如下图,要根据F3单元格中的条件,计算单笔业务在此金额以上的总金额。
F4单元格公式为:
=SUMIF(C2:C12,\”>\”&F3)
如果在求和条件的中使用比较运算符,与某个单元格中的内容作为比较条件时,运算符前后要使用半角引号,同时要使用连接符&,将比较运算符与公式连接起来。
5、根据关键字汇总销售金额。
如下图,要根据F列单元格中的关键字,计算对应的销售金额。
G4单元格输入以下公式,向下复制。
=SUMIF(A:A,F4&\”*\”,D:D)
本例中,求和条件中的\”*\”表示通配符,代表任意字符。使用F4与通配符连接,求和条件就是以F4单元格中的内容开头的任意内容。
第一参数和第三参数都设置了整列的引用。如果A列包含以F4单元格中的内容开头的任意内容,就对D列对应的单元格求和。
6、带有错误值的求和。
如下图,需要计算B列年终奖的总额。
E4单元格使用以下公式:
=SUMIF(B:B,\”<9e307\”)
由于B列中包含有错误值,不能直接使用SUM函数求和。本例求和条件中的9e307是科学记数法,表示9乘以10的307次幂,是一个非常大的值。求和条件设置成\”<9e307\”,自动排除了求和区域中的错误值。
7、错列求和。
如下图,需要根据H3单元格中的姓名,计算左侧表格中的总成绩。
I4单元格公式为:
=SUMIF(B:E,H4,C:F)
本例公式中,条件区域以及求和区域都使用了多列的引用范围,并且两个区域错开了一列。
如果B:E列等于H4单元格中的姓名,就对C:F列相同位置的数值进行求和。
除了以上这些常规用法,SUMIF函数还支持多维引用,这些内容咱们留着以后再说,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祝各位一天好心情~~
图文制作:祝洪忠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