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耶集团CEO姚晓洁:数据拐点驱动营销变革

“第六届金鼠标·数字营销大赛”颁奖盛典近日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酒店盛大召开。好耶集团CEO姚晓洁先生受邀担任本届金鼠标数字营销大赛的评委并出席了颁奖盛典,与各研究机构、网络媒体、广告主共同组成了金鼠标专家生态圈。

-莫比广告节主席Lee Gluckman为姚晓洁先生颁奖-

在当晚的颁奖盛典上,由莫比广告节主席Lee Gluckman为姚晓洁先生颁发了“数字营销年度影响力人物”的荣誉称号,作为国内公认的数字营销整合专家,姚晓洁先生在社会化媒体营销、品牌营销以及商业分析上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并多次担任各大广告类奖项的评委,已经成为一位有前瞻性的行业领袖。站在广告业的行业高度上,姚晓洁先生以“数据拐点驱动营销变革”为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说,他认为“中国在互联网数字营销资源层面具备了领导全球趋势的基础,作为未来数字营销主战场的移动互联网必将产生更多来自中国的行业领袖,营销规则与理念也不将再是C2C(Copy to China)的简单复制,而是更多符合中国用户习惯与体验的本地化和多元多维的模式。”

-姚晓洁先生以“数据拐点驱动营销变革”为主题发表精彩演说-

数字营销的本质仍是:了解客户的客户,即对“用户数据”的了解、掌握与应用。好耶将继续站在客户的角度,以协助实现客户业务目标为经营方针,以实现客户更高营销投入产出比为业务导向,为广告主的资源进行系统化的整合,通过具有创新性的营销产品,帮助广告主更清晰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偏好。

又一位阿里巴巴高管跳槽 这一次去了哪?

2018-08-22 10:44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全琳珉

8月22日,记者获悉,阿里巴巴高管、曾获CEO大奖、开放平台技术创始人、千万商家开放式工作平台创始人、1688 B类大市场产品运营负责人——岑文初(花名放翁),加盟乐刻运动,出任公司合伙人、CTO以及CPO。

由前阿里人创办的乐刻运动,是国内最大的运动平台,在门店数、服务人次、智能化建设、盈利能力等诸方面在全国保持领先。乐刻曾获国内外顶级基金IDG、华兴、头头是道、高瓴等重金投入,屡创国内最高纪录。

据悉,此次乐刻引入岑文初,是想重构线下场景,搭建赋能平台。当前,盒马鲜生、大润发等构建的新零售模式,在生鲜、大卖场领域越来越火。健身、教育、美容等服务领域已经成为新零售争抢最激烈的热点。曾负责淘宝开放平台搭建的岑文初,此次将在全国率先改造服务领域。

岑文初于2006年加入阿里巴巴,从基层的技术人员到阿里高管(P10),构建商家赋能平台是其在阿里职业生涯里最卓越的成就。他曾负责淘宝网的开放平台构建,开放平台一度为淘宝贡献了60%的交易额。随后又开发了直击淘宝商家痛点的移动工作平台——千牛,并因此获阿里巴巴CEO大奖。2015年底到2017年,岑文初着手构建B2B平台1688的B类运营产品体系,让1688从原来单一的营销性产品到B类私域运营平台(采源宝)、多端商家开放工作台、B2B CRM 体系、B类线上线下直播的网站产品,同时还搭配多分销渠道的垂直市场(淘货源、微供市场、跨境市场),全面赋能1688商家。

据乐刻内部消息,岑文初将统筹管理技术、产品团队,参与制定公司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健身服务新零售业务的落地,提升教练、店长的服务效率,优化用户的健身体验。

“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的服务行业会发生非常大的改变,而且都是跨过线上阶段,直接进入线上线下同步变革的时代。”岑文初表示,“而乐刻有个很好的基础,已经通过自营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初步验证,随着规模化的拓展,已经开始切入服务供应链的重构。”

【浙江新闻+】

那些曾从阿里辞职的高管们

1.孙彤宇:转做投资人的阿里前高管

孙彤宇曾经是长期居于马云之后的2号人物,曾任淘宝网总裁,淘宝网的创始人和缔造者。2008年3月1日正式卸任淘宝网总裁一职,并前往包括伦敦商学院在内的海内外著名商学院修整学习。2008年5月,他投资博卡思的教育软件。2009年初,\”盒子世界\”儿童虚拟在线社区开始在线运营。最近爆出拼多多的投资人名单中就有孙彤宇。

2.卫哲:好耶集团独立董事

2011年2月21日,卫哲因1107名\”中国供应商\”因涉嫌欺诈一事引咎辞职。2011年4月,卫哲与马云出席绿色公司年会,透露自己已组建\”嘉御基金\”。2011年12月15日,好耶集团对外宣布,卫哲以独立董事的身份正式加盟好耶集团。

3.李旭晖:因阿里巴巴供应商欺诈事件引咎辞职

李旭晖自2009年2月起出任阿里巴巴的首席运营官,负责管理大中华地区和海外的销售业务以及买家服务及发展部。他于2009年5月获委任为阿里巴巴董事会成员。2010年,阿里巴巴清理逾千名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2011年2月21日,COO李旭晖随同CEO卫哲承担责任引咎辞职。

4.吴炯:创建凤凰投资有限公司

2000年加入阿里巴巴的吴炯建立了阿里巴巴在美国的研发团队,2001年从美国归来后出任阿里巴巴CTO,主导了阿里巴巴、淘宝网的技术平台设计,至今仍在沿用。2008年吴炯与孙彤宇一样,因阿里巴巴内部高管\”轮休\”辞职。后来吴炯创建凤凰投资有限公司,离开阿里巴巴后他相继投资了汉庭连锁酒店、酷我音乐、聚美优品、房价网、开心网等项目。

5.李治国:阿米巴资本合伙人

1999年12月16日,李治国成为了阿里巴巴第46号员工。任产品部经理期间,主导开发了阿里巴巴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产品之一\”诚信通\”。他是最早走出阿里的创业者,而且已经几进几出。2004年,他离职职创办了本地生活搜索网站口碑网,后2006年被阿里收购,2010年,李治国再次从阿里巴巴离职。第二次离开阿里的他成了阿米巴资本合伙人,投资了20多个项目,项目主要集中于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SNS等TMT领域,例如挖财、脸谱换换、花瓣网、没实行等。

6.王刚:天使投资人

天使投资人王刚曾在阿里巴巴任职超过十年,主管B2B北京大区、支付宝商户事业部和集团的组织发展,花名\”老聃\”,2012年离开阿里,主要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本地生活、电子商务等领域投资。滴滴是在他离开阿里后孵化投资的第一个项目。

7.熊飞:经纬中国副总裁

熊飞曾在阿里巴巴任产品经理,负责B2B收费类产品(诚信通),企业级电子商务(域名服务)的产品工作。在此之前,他还任职过腾讯的产品经理。2011年加入经纬中国。

8.李锐:顺为资本合伙人

李锐曾经在好大夫在线、阿里巴巴、雅虎中国和263网络集团担任高级管理和产品运营等职位,也曾参与多家互联网企业的早期筹办,了解互联网企业各个阶段的发展运营特点。离开阿里之后成为顺为资本合伙人。

9.周子敬:以太资本创始人

在加入华兴资本之前,周子敬是阿里巴巴资深产品经理,领导20人的产品运营团队。之后任周子敬华兴资本副总裁,领导完成多个融资项目,包括美乐乐、途家、猎聘、唱吧、友盟、中清龙图、有缘网等。

10.沈建明:洋葱基金合伙人

2006年11月,沈建明加盟阿里巴巴集团,出任阿里巴巴副总裁及中国雅虎副总裁,主管中国雅虎的市场、公关与邮箱业务拓展等工作。2008年12月离职。在加入雅虎中国之前,沈建明在中文网络门户新浪工作近八年。

11.何小鹏

2004年,何小鹏和梁捷共同创办了UC优视。作为联合创始人,何小鹏长期担任公司的产品总裁,负责其核心产品UC浏览器的研发和推广。2014年6月,阿里正式收购UC,组建UC移动事业群。2017年8月22日,在UC十三岁生日这一天,UC联合创始人何小鹏正式离开阿里巴巴集团。

并购的“”:真正的协同

——华谊嘉信投资策略分析

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永恒的炒作主题,这似乎是尽人皆知的“秘密”。A股上市公司都需要利用这一方式,出于诸如年底阶段“润色”年报业绩、避免“戴帽”退市风险等原因,同时完成“市值管理”的任务。在这方面,国内外企业都可谓“长袖善舞”,而并购重组本身并也无可厚非,就是帮助上市企业利用资本的翅膀,实现“内生+外延”的增长。

但是,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复杂度来自于辨识清楚上市企业兼并购的逻辑,从而进行正确的投资判断。有的并购重组仅仅是为了一时“报表”,完全不具备长期持有的价值。比如只是上市公司为了业绩,并购标的可能与自己的业务都有冲突的,只是带来一点利润,技术上没有协同,业务上也没有协同,这样的并购充其量只能是“”。

再比如为了消灭竞争对手而进行的并购,消灭对手也算是一种成功吧。但财务上没有贡献,这也是短期行为。这类并购在国外比较多,国内企业中,分众传媒曾经并购“框架传媒”即有此嫌;腾讯早年间并购很多初创企业则多少都有此意。当然,如今腾讯的“”已然提升,不再被人诟病为“狗日的腾讯”了。

真正值得价值投资的是上市公司通过并购,与原有业务产生很好的协同效应,实现真正的价值创造。比如近期华谊嘉信收购浩耶上海。浩耶上海系此次华谊嘉信为收购好耶集团数字整合营销业务而专门成立的持股平台。好耶集团是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的一家知名公司。

好耶作为国内数字整合营销的领军企业,其广告代理业务以广告主全方位、全覆盖网络营销需求为导向,在充分用户洞察、调研以及用户习惯及数据分析挖掘的基础上,借力网络营销第三方集成系统解决方案,为广告主提供包括从广告策划、媒体采买及售后分析到搜索营销、内容营销、社会化营销、创意服务、平台建设、精准广告及电子商务等在内的营销渠道整合优化服务,并最终实现消费者生命周期价值的提升和客户忠诚度的提高。借助“好耶”的品牌知名度和其在数字营销领域积累的大量资源,可使得华谊嘉信迅速构建线上-线下互动的营销体系,形成良好的业务协同效应。

呵呵,您也许会说这都是大套话,几乎每一家上市公司都会这么公告。好吧,下面交给您一个识别真“协同”与假“协同”的办法。

假“协同”一般只强调被并购方对并购方的“填空”功能,而真“协同”除了并购后对母体——并购方原有业务的补充之外,还会提到并购方对被并购方的“反哺”。还不明白?举个栗子吧:

2015年10月23日,华谊嘉信公告,拟以自有资金2,400万元购买北京新七天电子商务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新七天”)20%股权。

华谊嘉信是一家为企业提供整合营销服务的行业领导企业,公司依托品牌创意,公关广告,体验营销,数字营销等业务板块,服务于IT,快速消费品,汽车,医疗,金融等全球500强企业及国内知名企业。本次华谊嘉信少数股权入股新七天,初次试水电商行业,实为拓展其O2O产业发展,新七天后台强大的数据库系统与华谊嘉信互联网营销平台对接,实现了资源最大化;其方面与华谊嘉信相似却不相同,客户服务类型均为IT、家电、快销类,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客户协同。

这段话“翻译”一下就是:双方互换。明白了吗?只能帮您到这儿了!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点赞 0
收藏 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