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后期中的合成,真的没那么难

有些时候为了进一步完善照片,会选择后期合成一些效果,比如:添加光斑效果、后期双重曝光、添加飞机、月亮等等效果。

先给大家看一组照片:

你以为这些照片是靠前期拍出来的?当然不是都是后期出来的效果,月亮、飞机、烟花这些元素前期不好拍,除了技术外还需要机遇,但是后期很快就能合成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

下面我尽量分享得超级简单,讲得浅显一些,这样大家好理解一些。

一、素材寻找

你要后期合成肯定第一步是要去找素材,大家去找素材时建议大家找那种纯黑或者纯白背景的色彩,这样你后期合成起来要简单得多,纯黑、纯白背景的素材后期一键就可以合成。

二、合成方法

方法一:PS

在PS中有个“图层混合模式”,PS的图层有很多种混合模式。

•覆盖模式:正常、溶解

•变暗模式:变暗、正片叠底、颜色加深、线性加深、深色

•变亮模式:变亮、滤色、颜色减淡、线性减淡、浅色

•对比模式:叠加、柔光、强光、亮光、线性光、点光、实色混合

•差值模式:差值、排除、减去、划分

•色彩模式:色相、饱和度、颜色、明度

我们后期合成诈骗一般就用“变暗模式”和“变亮模式”。

①变亮模式

第一步:把照片导入PS中

第二步:把需要合成的素材导入PS中,并将素材至于照片的上面。

第三步:选择图层混合模式“变亮”,这样黑底就直接去掉了,直留下了月亮,月亮就合成到照片上去了。

最终效果:

其实变亮模式的原理就是“去黑留白”,黑色底去掉,白色的月亮留下。

②变亮模式

第一步:把照片导入PS中

第二步:把需要合成的素材导入PS中,并将素材至于照片的上面。

第三步:选择变亮模式中的“正片叠底”

第四步:然后再调整一下飞机的大小及角度

最终效果:

其实变暗模式的原理就是“去白留黑”,白色底去掉,飞机留下。

三、手机修图软件合成

手机修图软件“Snapseed”也可以做到的,下面给大家演示一下。

这是今天要用到的素材:

光斑素材

原图

用到的手机修图软件“Snapseed”,大家很熟悉了,不多说。

第一步:使用“双重曝光”功能,在双重曝光功能把光斑素材导进来,然后选择叠加模式为“调亮”,最后适当调整一下不透明度就行。

总结:现在后期合成并不难,关键在于的你找的的素材是否合适。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提升摄影后期制作水平,看这篇就够了

摄影后期调色对照片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能让一张原本平淡无奇的照片,焕发独特魅力,被赋予新的生命。在这篇文章中,我会结合自己这十年来的摄影经验,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为大家详细阐述如何系统性地学习摄影后期调色 。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摄影后期调色的核心基础,它主要由色相饱和度明度这三个要素构成。色相,简单来说,就是色彩的 “相貌”,像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些就是不同的色相,它是区分不同颜色的根本标准。在实际拍摄中,不同的色相能营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围。比如红色常常让人联想到热情、活力,在拍摄婚礼场景时,红色元素的运用能增强喜庆氛围;而蓝色则给人冷静、理智的感觉,在拍摄海洋题材时,蓝色能凸显海洋的深邃宁静。

饱和度指的是色彩的鲜艳程度,它决定了颜色的纯度和强度。高饱和度的色彩鲜艳夺目,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常用于强调画面的主体或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比如在拍摄盛开的鲜花时,提高饱和度能让花朵的颜色更加艳丽。低饱和度的色彩则显得柔和、淡雅,能营造出沉稳、内敛的氛围,在拍摄古典风格的照片时较为常用。

明度代表颜色的明亮程度,它决定了画面的明暗对比。提高明度,颜色会变亮,趋近于白色;降低明度,颜色则变暗,趋近于黑色。在雪景的拍摄中,提高画面整体明度,能更好地展现雪的洁白与明亮;而在拍摄夜景时,降低明度,可突出夜晚的深邃与神秘。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画面的色彩效果,对它们的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是进行有效调色的关键 。

色彩模式

在摄影后期调色中,常见的色彩模式有 RGB CMYKRGB 模式是基于光学原理,由红(Red)绿(Green)蓝(Blue)三种色光混合而成,通过调整这三种色光的强度,可以组合出几乎所有我们肉眼能看到的颜色。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子设备,如电脑显示器、手机屏幕、相机显示屏等,都是采用 RGB 模式来显示图像的。因为这些设备是通过自身发光来呈现画面,RGB 模式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发光显示的特性,呈现出丰富、鲜艳的色彩,非常适合用于数码图像的编辑、展示以及网络传播。

CMYK 模式则主要应用于印刷领域,由青(Cyan)品红(Magenta)黄(Yellow)黑(Key,通常用 K 表示)四种油墨混合而成。在印刷过程中,通过不同比例的这四种油墨在纸张上的叠加,来呈现出各种颜色。与 RGB 模式不同,CMYK 模式是基于颜料的混合原理,它依靠油墨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来呈现色彩。由于印刷品是通过反射光线被我们看到的,CMYK 模式能更准确地模拟印刷过程中的色彩表现,确保印刷出来的颜色与设计稿尽可能一致。所以当我们需要将照片用于印刷,如制作画册、海报、书籍等印刷品时,就需要将图像的色彩模式转换为 CMYK 模式 。

直方图的奥秘

直方图是摄影后期调色中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它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了图像中不同亮度值的像素分布情况。直方图的横坐标表示图像的亮度值,从最左端的黑色(亮度值为 0)到最右端的白色(亮度值为 255);纵坐标表示对应亮度值的像素数量。通过观察直方图,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图像的曝光情况色彩分布

如果直方图中的像素主要集中在左侧,说明图像整体偏暗,可能存在曝光不足的问题;反之,如果像素主要集中在右侧,则表示图像整体偏亮,可能曝光过度。而当像素均匀分布在整个横坐标上时,图像的曝光通常较为准确,明暗层次丰富。在色彩分布方面,直方图能帮助我们判断图像中是否存在某一亮度区间的色彩过于集中或缺失的情况。例如,在一张风景照片中,如果直方图显示蓝色通道在较暗的区域像素集中,可能意味着天空部分的蓝色在暗部表现过于浓重,在调色时就需要对蓝色通道的暗部进行适当调整,以平衡画面色彩。熟练掌握直方图的解读,能让我们在调色前对图像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

• 学习基础操作

对于初学者来说,建议从一些简单易用的工具入手,能让你快速熟悉调色的基本流程。在掌握了一定基础后,再深入学习 Lightroom 和 Photoshop 等专业软件。可以通过在线教程、官方文档、视频课程等资源,系统地学习软件的操作界面、各种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

在学习 Lightroom 时,我先通过观看网上的基础教程,了解各个模块的功能。跟着教程一步步操作,比如如何导入照片、在 “修改照片” 模块中调整曝光度、对比度等参数,以及如何利用 HSL 面板对特定颜色进行调整。经过反复练习,逐渐熟悉了软件的操作,之后再处理照片时就更加得心应手 。

• 理解色彩理论

深入学习色彩理论是提升调色能力的关键。可以阅读相关书籍,如《写给大家看的色彩书》《色彩与光线》等,这些书籍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了色彩的基本原理、搭配原则和情感表达。也可以参加一些专业的色彩理论课程,系统地学习色彩知识。理解色彩理论能帮助你在调色时有更清晰的思路,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调整颜色,而不是盲目地尝试 。

在学习色彩理论后,我明白了互补色在画面中能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在拍摄的一张秋天的风景照片中,画面中有大片黄色的树叶(黄色),我通过调色,适当增强了天空部分的蓝色(黄色的互补色),使画面色彩对比更加鲜明,视觉冲击力更强 。

• 分析优秀作品

平时要养成分析优秀摄影作品的习惯。可以在摄影网站、社交媒体平台上搜索各种风格的优秀作品,从色彩构成色调光影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观察作品中色彩的搭配、主色调的选择、色彩对比的运用以及如何通过调色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通过分析他人的作品,能够汲取灵感,学习到一些实用的调色技巧和思路 。

在分析一幅以海边日出为主题的作品时,我发现摄影师通过将画面整体色调调整为暖色调,以橙红色为主色调,同时降低了海水部分的饱和度,突出了天空中绚丽的朝霞,营造出温暖、宁静且充满希望的氛围。这种对色彩的运用和把控给了我很大启发,之后在处理类似题材的照片时,我也借鉴了这种调色思路 。

广州南沙_日出日落_桥梁道路_航拍_南沙大桥 4K高清视频素材截图 (来源:16bi9网 正版商用视频素材网)

• 大量实践练习

实践是掌握摄影后期调色的必经之路。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巧熟练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可以制定一个练习计划,比如每周选择不同主题的照片进行调色练习,尝试不同的调色风格和方法。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

我曾经为了提升自己的调色能力,连续一个月,每周选择两天时间,专门对不同类型的照片进行调色练习。从风光摄影到人像摄影,从写实风格到创意风格,不断尝试各种调色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处理人像照片时,对肤色的调整总是不够自然。于是我针对这个问题,查阅了大量资料,学习了各种肤色调整的技巧,并进行反复练习,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

乡村闹市赶集菜市场 买菜集市农产品早市 4K高清视频素材截图 (来源:16bi9网 正版商用视频素材网)

• 风光摄影调色

以一张雪山湖泊的风光照片为例。原片整体色调较为平淡,雪山的白色不够纯净,湖泊的蓝色也缺乏层次感,画面对比度较低。

分析思路上,我希望突出雪山的壮丽与圣洁,以及湖泊的深邃宁静,营造出一种雄伟且宁静的氛围 。

在 Lightroom 中,首先进行基础调整。适度提高曝光度,让画面整体变亮,展现出更多细节。增加对比度,使雪山与天空、湖泊之间的界限更加分明,增强画面的层次感。接着,在 HSL 面板中,针对蓝色降低饱和度,让湖泊的蓝色更显沉稳、深邃;针对白色提高饱和度,使雪山看起来更加洁白纯净。调整完这些参数后,雪山和湖泊的色彩得到了初步优化。

C玛旁雍错雪山4K延时摄影 4K高清视频素材截图 (来源:16bi9网 正版商用视频素材网)

再进入色调曲线模块,对曲线进行微调。将暗部曲线略微下压,加深画面的暗部,突出深邃感;将亮部曲线适当上提,让雪山的高光部分更加明亮,强化其立体感。通过这一系列调整,照片的影调更加丰富,层次感更强,初步呈现出了想要的效果 。

西藏高原_自然风光_延时摄影_蓝天白云雪山 4K高清视频素材截图 (来源:16bi9网 正版商用视频素材网)

• 人像摄影调色

对于人像摄影调色,肤色的处理至关重要。以一张在户外拍摄的人像照片为例,原片人物肤色偏黄,且背景色调杂乱,与人物主体不够协调。

先在 Camera Raw 中对照片整体影调进行调整。适当提高曝光度,让人物面部更加明亮,但要注意避免过曝丢失细节。拉低高光,保留天空等亮部的细节;拉高阴影,使暗部的衣服纹理等细节更清晰。利用 “去除薄雾” 功能,提升照片整体的清晰度。

在调整人物肤色时,考虑到在 HSL 调整中橙色参数对人物肤色影响较大,我降低橙色饱和度,减少肤色的黄气,同时提高橙色明亮度,使肤色变得更加白皙通透。

为了进一步调整人物面部肤色,回到 Photoshop 中,利用曲线工具对画面曝光进行整体提升。然后,对曲线蒙版进行反向,用画笔工具在人物脸上涂抹,这样就只针对人物面部进行提亮,让面部肤色与整体肤色更加融合,且突出人物主体。

在背景色调处理上,为了使背景与人物更加协调统一,利用 “套索工具” 选取背景部分,然后通过 “色相 / 饱和度” 调整图层,降低背景颜色的饱和度,使其更加柔和,不会抢夺人物的视觉焦点。还可以适当调整背景颜色的色相,使其与人物服装的颜色形成一定的对比或互补,增强画面的色彩美感 。

西藏拉萨人文风情 4K高清视频素材截图 (来源:16bi9网 正版商用视频素材网)

摄影后期调色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艺术。通过系统地学习色彩理论、熟练掌握调色工具、不断分析优秀作品并进行大量实践练习,你将逐步提升自己的调色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害怕犯错,每一次的尝试都是成长的机会。同时,要保持对摄影的热爱和好奇心,不断探索新的调色风格和创意,让摄影后期调色成为你表达情感、展现个性的有力工具 。希望大家都能在摄影后期调色的学习中找到乐趣,创作出更多精彩的作品 。

注:文中插图均来自16bi9正版商用视频素材网

聊手机摄影(72)你会手机摄影后期制作吗?图文解析后期修图技巧

摄影后期制作(也称:后期修图),是指在完成前期拍摄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图片工具(如:电脑PS工具,图片APP等)对图片进行再处理调整的过程。是摄影创作中一个重要且很有必要的组成部分。

秋野小影(手机摄影)

摄影后期制作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对前期拍摄片子在色彩和饱和度,明暗对比,降噪与锐化等方面进行精细的校正与提升。让主体更加清晰明锐,色彩更加自然真实,光影更加细腻丰富,画面更加纯净通透。

秋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从摄影创作层面上说,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是互相关联的。前期拍摄是基础,后期制作是对前期拍摄的弥补与提升。有经验的拍摄人,许多时候在前期拍摄时,就考虑到如何通过后期制作来进行完善的可能了。(这篇文章分享的摄影后期制作,是从摄影创作层面上进行的。摄影后期的创意制作不属于文章分享范围)

四月(手机摄影)

手机摄影后期制作,可以通过电脑PS工具进行。也可以通过相关的手机图片处理APP,或是手机相册自带的“编辑”工具进行。对于许多因为智能手机而喜欢上手机摄影的爱好者来说,手机相册自带的“编辑”工具,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场景手机拍摄图片的后期制作了

入夜时分(手机摄影)

要掌握好(手机)摄影后期制作技巧,就有必要了解一些图片后期制作中常用的工具(暂且这样称之)特点。如:高光/阴影,色阶(白阶/黑阶,色彩饱和度、降噪和锐化等等。

冬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在接下来的文章里,图文解析通过手机相册自带的“编辑-基础-增强”工具(以某米K40为例),进行手机摄影后期制作的主要操作步骤与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示意图021:打开手机相册图片,选择编辑菜单进入:基础–增强

1,手机摄影后期制作的前期调整。改善画面高光部位和阴影部位的明暗度与质感的工具:阴影/高光,白阶/黑阶。

示意图001:后期制作的前期阶段,几款常用工具

1-1,“高光/阴影”工具的特点与后期制作目的“高光”,指的是画面最亮的部分,也就是受光照强度较高的部位。“阴影”,指的画面最暗的部分,也就是光线被场景物遮挡,在背面形成的暗黑部分。 如下面图例

示意图006-1:高光/阴影示意图

“高光/阴影”工具调整的主要目的:降低高光部位的明亮度,让细节与质感呈现。增加阴影部位的暗黑度,形成较好的明暗对比效果。

玉兰花(手机摄影)

“高光/阴影”工具特点:调整目标以明亮高光(或是暗黑)为中心点,局部性较强。如下面图例中的右图。

示意图006:高光工具调整示意图

示意图006:高光调整示意图

在上面图例(示意图006)中,太阳为画面中的高光部位。“高光”数值的增加或是减少,只是改变了高光部位(太阳)与周围的明亮度。阴影部分几乎没有因为高光部位的改变而受到影响。

春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高光”工具的适用场景:非常适合有针对性的对画面中的高光部位(如:明亮的花草和其它场景物)进行调整。通过减少“高光”数值,降低高光部位的明亮度,将高光部位的细节和质感尽可能的呈现出来。

示意图023:减少“高光”数值,将高光部位细节与质感呈现出来

示意图007:阴影工具调整示意图

示意图007:阴影调整示意图

示意图007中,灯柱和楼房背光处为阴影部位。“阴影”工具数值的改变,只是增加或是降低了阴影部位与周围的暗黑度。高光部分也是没有因为阴影部位的改变而受到影响。

四月(手机摄影)

“阴影”工具的实用场景:通过减少“阴影”数值,增加阴影部位的暗黑度,突出明暗对比效果。如:手机暗黑背景的拍摄等。

示意图007-1:减少“阴影”数值,增加阴影部位的暗黑度

1-2,“白阶/黑阶”工具的特点与后期制作目的。可以通俗的理解为,“白阶”是画面中含有白色元素部分,呈现较为明亮的区域。“黑阶”则是画面含有黑色元素部分,呈现为较为暗黑的区域。如下面的图例

示意图027:白阶/黑阶的区域示意图

“白阶/黑阶”工具特点:调整目标是以画面明亮(或是暗黑)区域为主的。范围较为广泛。调整力度较小,效果柔和细腻。这一点与“高光/阴影”工具有所不同。如下面的图例:

示意图022:高光,以点为主,效果生硬。白阶,以面为主,效果柔和

示意图008:白阶的调整效果

示意图008,白阶的效果

示意图009:黑阶的调整效果

示意图009,黑阶的效果

“白阶/黑阶”工具的适用场景:是非常适合与“高光/阴影”工具相互结合、互补使用的。在先期的“高光/阴影”调整的基础上,再发挥“白阶/黑阶”的细腻柔和的特点,将画面主体的明亮部位的细节与质感进一步的呈现出来。增强明暗对比效果,提升画面观赏性。

示意图025:两种工具相互结合使用的效果示意图

题外话:在电脑PS工具上进行后期制作时,前期调整的第一步,也是以PS工具中的“阴影/高光”进行的,然后再以“色阶”进行细化调整的。手机后期制作的前期调整步骤,也是这样进行的

示意图024:后期制作,前期调整顺序示意图

2,手机摄影后期制作的中期调整。精细调整画面色彩的工具:色彩饱和度。这是影响画面色彩呈现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示意图002:饱和度工具

色彩饱和度工具的特点:饱和度越高,色彩就越鲜艳,画面会显得生动;饱和度越低,色彩就越接近灰色,画面则显得较为平淡。如下面图例

示意图011:增加与减少饱和度,画面观感不同

色彩饱和度的调整要点:避免过度的色彩饱和度。适当的饱和度,可以让画面色彩鲜艳生动。而过度的饱和度,则会引起色彩溢出而变得混浊。影响了主体的质感体现,降低画面整体的通透感与观赏性。(记住:这一点很重要

示意图026:避免饱和度过度

需要留意的是不同的拍摄场景画面,后期对饱和度的调整力度也会有所不同。如:拍摄大场景的风光摄影时,后期制作可以适当提高饱和度,让画面更加显得鲜艳生动。

山里的冬天(手机摄影)

而在拍摄一些中、小场景画面时(如:花卉摄影,微距摄影等)。后期制作对饱和度的调整,则需要严格把握:“宁可略欠,也不可过度。这是因为,过度的饱和度(即使是稍微过度),都有可能对主体的细节与层次,质感和色彩的呈现造成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在逆光(或是侧光)下的手机花卉摄影和微距摄影。

夏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冬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3,手机摄影后期制作的后期调整。提升主体清晰锐利,美化画面视觉效果的工具:降噪,清晰度,锐化

示意图003

3-1,“降噪”工具的适用场景。画面中的噪点,通常是拍摄(局部)场景因为光照不足,曝光欠缺等原因,导致照片上出现粗糙的颗粒而造成画质不细腻的现象。降噪的调整,便是通过“降噪”工具的使用,弱化与减少画面中的噪点,让画面显得清晰的过程

示意图012:降噪过程示意图

明度降噪,指的是弱化和减少画面中的明亮区域的噪点。即弱化一些不带有色彩、类似黑白颗粒的噪点。色彩降噪,指的是减少和弱化画面中的噪点,改善画面的画质和色彩的呈现

冬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降噪,是后期调整阶段不可缺少的环节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摄影图片的后期制作。在前、中期的后期制作基础上,进行对画面的“降噪”处理,可以有效提高作品的画质和观赏性。

夏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秋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需要注意的是:降噪处理不可过度。过度降噪处理,容易导致主体细节与质感的丢失和色彩的失真。

夏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3-2,“清晰度”工具的适用场景。清晰度指的是画面影像上各细部纹理与边界的清晰程度。

示意图013:清晰度工具效果示意图

“清晰度”工具,常用在手机的花卉摄影,微距摄影等的后期制作中。适当的使用“清晰度”工具,可以有效提升与丰富画面主体的细节和质感的清晰呈现。

冬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冬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3-3,“锐化”工具的适用场景。锐化的目的,是让画面景物的边缘看起来更加清晰和锐利。

示意图014:锐化工具效果示意图

锐化,也是后期调整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适用于大多数的摄影图片的后期制作。通常情况下,“锐化”工具的使用,是后期调整中最后一步的操作。完成了“锐化”,也意味着完成了后期制作的全部过程。

冬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锐化处理不可过度。过度锐化效果,容易让场景物的边缘,过于锐利突起而显得失真。

冬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冬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4,手机相册“编辑”菜单中最为基础,却是不常用到的调整工具:曝光,亮度,对比度。(这里仅对我个人而言点

示意图004

这是与我个人前期拍摄的习惯相关的。不论是以往单反相机摄影,还是现今手机摄影。我个人都喜欢在前期拍摄时就尽量掌握好曝光组合。这也是我在手机摄影中一直强调的主动介入测光取值的原因。同时,40多年的摄影与后期制作(胶片时期的黑白暗房制作和数码时期的PS工具使用),也让我潜意识的有了在前期拍摄时,就考虑到如何通过后期制作来进行完善的习惯。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前期拍摄中把握好对画面高光(阴影)区域的曝光,后期制作也就会变得轻松且容易多了

示意图020:前期拍摄的基础(原图),让后期制作变得简单起来了

相对于“曝光,亮度”工具,“对比度”工具在手机后期制作中用到的可能性还会多一些

对比度,指的是画面中明亮部分和暗黑部分在亮度上的差异程度“对比度”工具使用也很简单,通过增加(或是减少)“对比度”数值,来达到提高(或是降低)明暗对比效果。需要留意的是:在增加“对比度”数值时,尽量避免画面的高光部位,因亮度的提升而失去细节和质感

示意图019:留意,增加对比度时,避免高光部位失去细节

摄影的后期制作,是摄影创作中的组成部分。前期拍摄是基础,后期调整为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后期的调整不可过度。也不要依赖一些自带娱乐属性的滤镜或是特效的“神奇”效果。那个不属于摄影(创作)。

风轻云淡(手机摄影)

头条首发原创文章,已授权平台自动维权,请勿搬运抄袭。文章所展示的摄影作品,拍摄时间和所使用的手机品牌,图片下方的装饰边框上均有标注,没有添加任何外置镜头。更多的手机摄影技能、技法与实拍感受的分享,尽在主页合集菜单中的“聊手机摄影合集”里,请前往观看,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如有疑惑请留言。谢谢您的欣赏,支持,鼓励)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点赞 0
收藏 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