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操作Oracle数据库
操作系统:Window 10 64位
RPA:IS-RPA 2020.2.0
由下图可知:
IS-RPA安装在E盘,Python解释器所在的目录在IS-RPA2020 / Python下
Python的版本是Python 3..6.4 32位
点击这里下载:下载链接
- cpxx,表示适用于Python的版本为xx
- 带有win32后缀是32位
- 带有amd64后缀是64位
举个栗子:cx_Oracle‑7.3.0‑cp36‑cp36m‑win32.whl 表示适用于Python3.6版本,32位
注意:选择对应的Python版本下载cx_oracle第三库
发生异常原因是:小编安装是Oracle版本是Oracle 11g 64位的,而Python的版本是32位的。
适用于Microsoft Windows 32位的即时客户端下载,下载速度很慢,耐心等待。
将Instantclient-basic-nt-11.2.0.4.0.zip解压,然后将Instantclient-basic-nt-11.2.0.4.0目录下的oci.dll,oraocci11.dll,oraociei11.dll复制到E:\\程序文件\\ IS-RPA2020 \\ Python \\ Lib \\ site-packages目录下
再次运行
数据库(Oracle)序列(Sequence)的基本使用
在Oracle中可以用SEQUENCE生成自增字段。Sequence序列是Oracle中用于生成数字序列的对象,可以创建一个唯一的数字作为主键。
你可能有疑问为什么要使用序列?
不能使用一个存储主键的表并每次递增吗?或者将列设置为AUTO INCREMENT?
如果使用一个表来储存主键值的话,也许需要这样做:
- 创建一个新表来储存单一值。
- 每次插入新值到你想要插入的表时,在新表中使用该值。
- 然后更新新表(将其加1)。
- 这些逻辑都可以加入进存储过程。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 如果你的事务中途失败,可能会得到重复的数据(插入的数据有一个ID,但新表没有增加)。这可以通过先递增然后插入来部分避免,但它仍然有中途失败的风险。
- 更新表将对其进行锁定,这可能会导致多个事务或用户出现问题。如果有一个用户,这可能是可以的,但如果程序有两个或多个用户,那么这可能会导致问题。
- 创建和维护一个表以及执行此操作的代码是繁重的工作。
Sequence是一个更好的方法,原因如下:
- 创建更简单。
- 使用起来更简单。
- 没有死锁以及导致其他事务出现问题的风险。
使用缓存创建序列的缺点是,如果发生系统故障,所有未使用的缓存序列值都将“丢失”。这会在指定的序列值中产生“间隙”。当系统恢复时,Oracle将从序列中停止的位置缓存新数字,忽略所谓的“丢失”序列值。要恢复丢失的序列值,您可以始终执行ALTER sequence命令,将计数器重置为正确的值。
CURRVAL和NEXTVAL可以在以下几个地方使用:
- INSERT语句的VALUES子句。
- SELECT语句的SELECT列表
- UPDATE语句的UPDATE子句
它们不能在以下地方使用:
- CHECK约束的条件
- 视图查询
- 实体化视图查询
- 子查询
- 带有DISTINCT关键字、GROUP BY子句或ORDER BY子句的SELECT语句
- 使用UNION、INTERSECT或MINUS运算符与另一个SELECT语句组合的SELECT语句
- SELECT语句的WHERE子句
- CREATE TABLE或ALTER TABLE语句中列的DEFAULT值
最后一点意味着您不能使用DEFAULT关键字的序列将列设置为自动递增。有一种方法可以创建自动递增列,那就是使用触发器和序列。
以下语句创建一个名为id_seq的升序Sequence,从10开始,递增10,最小值为10,最大值为100。由于CYCLE选项,序列一旦达到100就返回10。
使用NEXTVAL伪列获取序列的下一个值:
一旦通过NEXTVAL伪列获取序列号,就可以使用CURRVAL伪列重复访问它:
注意!当调用NEXTVAL伪列时,它会为正在选择或插入的每一行数据返回一个新值。:
但如果我使用几个NEXTVAL命令运行此查询的话:
这表明NEXTVAL只为此记录调用过一次,并且每次的值都是相同的。
在Oracle12c之前,只能在插入时将序列与表列间接关联。
首先,创建一个名为tasks的新表:
其次,为tasks表的id列创建一个序列:
第三,在任务表中插入数据:
最后,从任务表中查询数据: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在本例中,tasks表与task_id_seq序列没有直接关联。
在Oracle12c中,您可以通过标识列将序列与表列相关联。
首先,用id列的identity列创建tasks表。
Oracle创建了一个与 tasks表 的 id列 关联的序列。
由于Oracle自动为 id列 生成序列,因此在您的Oracle实例中,序列的名称可能不同。
Oracle创建序列-标识列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Oracle使用 sys.idnseq$ 来存储表和序列之间的链接。
此查询返回任务表和 ISEQ$$_74366序列 的关联:
第二,在任务表中插入一些行:
最后,从任务表中查询数据: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要删除序列,它必须在您的模式中,或者您必须具有drop ANY sequence权限才能删除其他模式中的序列。
创建序列后,可以更改序列的大多数特性。唯一不能更改的是序列的起始编号和序列的当前值。要更改的话需要删除并重新创建序列。
Oracle用Sequence来按需提供(几乎)无限的数字序列,这些序列保证是唯一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保持一个全局可见的计数器,并在每次查询sequence_name.nextval的值时递增。
但Oracle必须跟踪提供的最后一个数字,以避免两次提供相同数字的风险——这对数据库系统来说很容易:只需将最新的数字保存在表中即可。然而,如果每次有人需要下一个号码时都必须更新一个表格,这流程会非常缓慢。这时应该使用一个自主事务,这样就不需要等待第一个会话提交其当前事务,然后才能生成下一个数字。因此,Oracle使用递归的、自主的事务来处理表更新,并且它通过在内存中计数并记住下一次需要更新表的时机来避免每次调用nextval都更新表。
自制”序列的一种常见策略是,在一个表中包含(序列名,最近使用的序列号)的列,然后编写一个函数,从表中选择相关行进行更新,增加编号,更新表,并将编号提供给最终用户,这正是Oracle内在的机制。
您可以通过查询视图 user_sequences 来查看序列的数据库映像。假设我刚刚创建了一个名为s1的序列,图3.1是一个查询创建序列后立即给出的结果,和一次调用获取 s1.nextval 后得到的结果:
图7.1
如果你有DBA权限,你可以进一步找到序列的 object_id,然后查询视图所基于的字典表(seq$)。以下运行了两次查询,一次在第一次调用 s1.nextval 之前,另一次是刚刚调用 s1 之后:
图7.2
如果你的账户已被授权,可以通过动态性能视图 v$_sequences 查看内存中的信息:
第一次调用s1.nextval之后,我只查询了一次视图(在第一次调用nextval时,序列才会出现在视图中):
图7.3
动态性能视图的列 nextvalue 保存了下次用户调用 s1.nextval 时将提供的值。
三个视图中都有一个“highwater”值(在图7.1视图user_sequences中称为“last_number”)。当对s1.nextval 的调用返回 highwater 中显示的值(highwater和nextvalue相同)时,进行调用的会话将执行并提交递归事务,将增量值添加到当前 highwater 并更新 seq$ 表。
“缓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缓存,它只是一对数字(无论您设置的序列缓存大小有多大):当前值和提升highwater 后的值。为序列设置大型缓存不会造成资源损失,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您应该尽可能使用大的cache。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