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办公-OfficeExcel函数精解(192)数学和三角之MOD函数
轻松办公-OfficeExcel函数精解
(192)
数学和三角之MOD函数
一、函数功能
返回两数相除的余数。结果的正负号与除数相同。
二、语法
MOD(number,divisor)
三、参数说明:
1、参数Number :为被除数。
2、参数Divisor:为除数。
四、注解
1、如果参数divisor为零,函数将返回错误值 #DIV/0!。
2、MOD函数可以借用INT函数 来表示:
MOD(n, d) = n – d*INT(n/d)
五、示例
图例1:求被除数和除数都为正数时的余数
图例2:当被除数为负数,除数为正数时,如果不用ABS函数将被除数的负号去掉,得到的结果可能与实际存在差别:
下图为用ABS函数去除被除数的负号后得到的结果
下图为不去除被除数的负号后得到的结果
图例3:当被除数和除数都为负数时,得到的结果的符号与除数相同
图例4:当被除数为正数,除数为负数时,得到的结果的符号与除数相同
图例5:当除数为零值时,函数返回错误值 #DIV/0!
下一篇:《轻松办公-OfficeExcel函数精解(193)数学和三角之MROUND函数》
更多精彩内容将在以后的章节分享给朋友们,请添加好友至收藏,欢迎点赞并关注后期内容更新!
向 5 的倍数舍入,到底怎么玩?Excel 这个特定函数一把搞定
很多同学会觉得 Excel 单个案例讲解有些碎片化,初学者未必能完全理解和掌握。不少同学都希望有一套完整的图文教学,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一步步由简入繁、从入门到精通,系统化地讲解 Excel 的各个知识点。
现在终于有了,以下专栏,从最基础的操作和概念讲起,用生动、有趣的案例带大家逐一掌握 Excel 的操作技巧、快捷键大全、函数公式、数据透视表、图表、打印技巧等……学完全本,你也能成为 Excel 高手。
今天教一个新函数 MROUND,它的作用是将数值取整为最接近另一个数值的整数倍。
将下图 1 中的奖金四舍五入为 5 或 0 结尾的数字,规则如下:
- 末位数字为 1、2:向下舍入为 0;
- 末位数字为 3、4、6、7:向中间舍入为 5;
- 末位数字为 8、9:向上舍入为 10;
效果如下图 2 所示。
舍入规则听上去很复杂是不是?其实看下面这张图就一目了然了。
就是将图中没有底色的数字舍入到离它最近的 0、5、10 ,那么正好就能用上今天这个函数了。
1. 在 E2 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公式 –> 向下拖动复制公式:
=MROUND(D2,5)
先学习一下 mround 函数。
作用:
- 返回一个舍入为所需倍数的数字;
语法:
- MROUND(number, multiple)
参数:
- number:必需;要舍入的值。
- multiple:必需;要舍入到的倍数。
说明:
- 如果数值 number 除以 multiple 的余数大于或等于 multiple 的一半,则函数 MROUND 向上舍入;
- number 和 multiple 参数的符号必须相同;如果不相同,将返回 #NUM 错误。
公式释义:
- 将 E2 单元格的值舍入为 5 的倍数;
- 如果末位数字为 0 或 5,则保持不变;
- 接下来的解释还得看着这张图,才能秒懂:
- 当末位数字为 2 或 7 时,2 或 7 除以 5 的余数为 2,小于 5 的一半,向下舍入到离它最近 5 的整数倍,结果分别为 0 和 5;
- 当末位数字为 3 或 8 时,3 或 8 除以 5 的余数为 3,大于等于 5 的一半,向上舍入到离它最近 5 的整数倍,结果分别为 5 和 10
自学WPS表格43:数学与三角函数(三)
十八、MROUND函数:
MROUND函数用于将数字四舍五入为最接近指定基数的倍数。
语法是:“=MROUND(number, multiple)”。
参数:number是要舍入的值。
multiple是给定的基数,省略时返回0。
例:按给定基数舍入参数。
在C2单元格中插入函数:“=MROUND(A2,B2)”,并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
十九、CEILING函数:
CEILING函数用于将数字向上(绝对值增大的方向)舍入为最接近指定基数的倍数。
语法是:“=CEILING(number, significance)”。
参数:number是要舍入的值。
significance是给定的基数,省略时返回0。
例:按给定基数舍入参数。
在C2单元格中插入函数:“=CEILING(A2,B2)”,并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
二十、FLOOR函数:
FLOOR函数用于将数字向下(绝对值减小的方向)舍入为最接近指定基数的倍数。
语法是:“=FLOOR(number, significance)”。
参数:number是要舍入的值。
significance是给定的基数,不可省略。
例:按给定基数舍入参数。
在C2单元格中插入函数:“=FLOOR(A2,B2)”,并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
二十一、EVEN函数:
EVEN函数用于将数值向上(绝对值增大的方向)入取为最接近其本身的偶数。
语法是:“=EVEN(number)”。
参数:number是要入取的数值。
例:将参数向上入取为最接近其本身的偶数。
在B2单元格中插入函数:“=EVEN(A2)”,并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
二十二、ODD函数:
ODD函数用于将数值向上(绝对值增大的方向)入取为最接近其本身的奇数。
语法是:“=ODD(number)”。
参数:number是要入取的数值。
例:将参数向上入取为最接近其本身的奇数。
在B2单元格中插入函数:“=ODD(A2)”,并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
二十三、POWER函数:
POWER函数用于数字的幂运算。
语法是:“=POWER(number,power)”。
参数:number是要进行幂运算的底数。
power是幂指数。
例:计算表中给定底数与指数的幂。
在C2单元格中插入函数:“=POWER(A2,B2)”,并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
二十四、EXP函数:
EXP函数用于计算自然常数e(2.71828182845904)的幂。
语法是:“=EXP(number)”。
参数:number是指数。
例:计算常数e的幂。
在B2单元格中插入函数:“=EXP(A2)”,并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
二十五、LOG函数:
LOG函数用于按指定的底数,计算参数的对数。
语法是:“=LOG(number,base)”。
参数:number为用于计算对数的正实数。
base为底数(base>0,base≠1)。如果省略,则默认为10。
例:计算参数的对数。
1、在C2单元格中插入函数:“=LOG(A2)”,并确认输入;
2、在C3单元格中插入函数:“=LOG(A3,B3)”,并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
二十六、LOG10函数:
LOG10函数用于计算常数对数(以10为底数的参数的对数)。
语法是:“=LOG10(number)”。
参数:number为用于计算对数的正实数。
例:计算参数的常数对数。
在B2单元格中插入函数:“=LOG(A2)”,并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
二十七、LN函数:
LN函数用于计算自然对数(以自然常数e为底数的参数的对数)。
语法是:“=LN(number)”。
参数:number为用于计算对数的正实数。
例:计算参数的自然对数。
在B2单元格中插入函数:“=LN(A2)”,并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