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C语言期末考试练习题(带详解答案)
1.( A )是构成C语言程序的基本单位。
A、函数 B、过程 C、子程序 D、子例程
2.C语言程序从 C 开始执行。
A) 程序中第一条可执行语句 B) 程序中第一个函数
C) 程序中的main函数 D) 包含文件中的第一个函数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C语言程序总是从第一个定义的函数开始执行
B、在C语言程序中,要调用的函数必须在main( )函数中定义
C、C语言程序总是从main( )函数开始执行
D、C语言程序中的main( )函数必须放在程序的开始部分
4.下列关于C语言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
A) C程序的工作过程是编辑、编译、连接、运行
B) C语言不区分大小写。
C) C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选择、循环
D) C程序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
5.下列正确的标识符是(C )。
A.-a1 B.a[i] C.a2_i D.int t
5~8题为相同类型题
考点:标识符的命名规则
(1) 只能由字母、数字、下划线构成
(2) 数字不能作为标识符的开头
(3) 关键字不能作为标识符
选项A中的“-” ,选项B中“[”与“]”不满足(1);选项D中的int为关键字,不满足(3)
6.下列C语言用户标识符中合法的是( B )。
A)3ax B)x C)case D)-e2 E)union
选项A中的标识符以数字开头不满足(2);选项C,E均为为关键字,不满足(3);选项D中的“-”不满足(1);
7.下列四组选项中,正确的C语言标识符是( C )。
A) %x B) a+b C) a123 D) 123
选项A中的“%” ,选项B中“+”不满足(1);选项D中的标识符以数字开头不满足(2)
8、下列四组字符串中都可以用作C语言程序中的标识符的是( A )。
A、print _3d db8 aBc B、I\\am one_half start$it 3pai
C、str_1 Cpp pow while D、Pxq My->book line# His.age
选项B中的“\\”,”$” ,选项D中“>”,”#”,”.”,”-”不满足(1);选项C中的while为关键字,不满足(3)
9.C语言中的简单数据类型包括(D )。
A、整型、实型、逻辑型 B、整型、实型、逻辑型、字符型
C、整型、字符型、逻辑型 D、整型、实型、字符型
10.在C语言程序中,表达式5%2的结果是 C 。
A)2.5 B)2 C)1 D)3
详见教材P52~53.
%为求余运算符,该运算符只能对整型数据进行运算。且符号与被模数相同。5%2=1; 5%(-2)=1;(-5)%2=-1;(-5)%(-2)=-1;
/为求商运算符,该运算符能够对整型、字符、浮点等类型的数据进行运算,5/2=2
11.如果int a=3,b=4;则条件表达式\”a<b? a:b\”的值是__A__。
A) 3 B) 4 C) 0 D) 1
详见教材P97.
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先计算表达式1,
若表达式1成立, 则选择计算表达式2,并表达式2的值作为整个大表达式的值;
若表达式1不成立,则选择计算表达式3,并将表达式3的值作为整个大表达式的值
此题中的a<b相当于表达式1,a相当于表达式2,b相当于表达式3.
a为3,b为4。a<b表达式1成立,因此计算表达式2,并将表达式2的值即a中的值,并作为整个表达式的值,因此整个表达式的值为3
12.若int x=2,y=3,z=4 则表达式x<z?y:z的结果是( B ).
A)4 B)3 C)2 D)0 E)1
13.C语言中,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值是( B ) 。
A) 0 B) 0或1 C) 1 D) ‘T’或’F’
14. 下面( D )表达式的值为4.
A) 11/3 B) 11.0/3
C) (float)11/3 D) (int)(11.0/3+0.5)
14~16题为同一类型
详见教材P54~56.
(1)相同数据类型的元素进行数学运算(+、-、*、/)得到结果还保持原数据类型。
(2)不同数据类型的元素进行数学运算,先要统一数据类型,统一的标准是低精度类型转换为高精度的数据类型。
选项A,11与3为两个整数,11/3结果的数据类型也应为整数,因此将3.666666的小数部分全部舍掉,仅保留整数,因此11/3=3.
选项B,11.0为实数,3为整数,因此首先要统一数据类型,将整型数据3转换为3.0,转换后数据类型统一为实型数据,选项B变为11.0/3.0,结果的数据类型也应为实型数据,因此选项B 11.0 /3=3.666666
选项C,先将整数11强制类型转换,转换为实型11.0,因此选项C变为11.0/3,其后计算过程、结果与选项B同
选项D,首先计算11.0/3,其计算过程、结果与选项B同,得到3.666666;再计算3.666666+0.5=4.166666,最后将4.166666强制类型转换为整型,即将其小数部分全部舍掉,结果为4
15.设整型变量 a=2,则执行下列语句后,浮点型变量b的值不为0.5的是( B )
A.b=1.0/a B.b=(float)(1/a)
C.b=1/(float)a D.b=1/(a*1.0)
16. 若“int n; float f=13.8;”,则执行“n=(int)f%3”后,n的值是(A)
A.1 B.4 C.4.333333 D.4.6
“(int)f“表示将f中的值强制类型转换为整型,即将13.8的小数部分舍掉,转换为13;然后计算13%3,结果为1,再将结果赋给变量n,因此n的值为1
17. 以下对一维数组a的正确说明是: D
A) char a(10); B) int a[];
C)int k=5,a[k]; D)char a[3]={‘a’,’b’,’c’};
详见教材P143~144,一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
类型符 数组名 [常量表达式]
类型符是指数组中数组元素的类型;数组名要符合标识符命名规则;常量表达式是指数组的长度(数组中包含元素的个数),其值只能是整数,不可以是变量,而且从1开始计数。
选项A,常量表达式只能放在中括号 [ ]中
选项B,只有在对数组初始化(即赋值)的时候才可以省略数组的长度,B中并未对a进行初始化。
选项C,常量表达式不能为变量。
18.以下能对一维数组a进行初始化的语句是: ( C )
A. int a[5]=(0,1,2,3,4,) B. int a(5)={}
C. int a[3]={0,1,2} D. int a{5}={10*1}
详见教材P145,一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
选项B,D,常量表达式只能放在中括号 [ ]中
选项A,数组可以看做是若干个相同数据类型元素的有序集合,因此以集合的形式对其初始化,使用{ }对其初始化,选项A用了().
19.在C语言中对一维整型数组的正确定义为 D 。
A)int a(10); B)int n=10,a[n];
C)int n;a[n]; D)#define N 10
int a[N];
20、已知:int a[10]; 则对a数组元素的正确引用是( D )。
A、a[10] B、a[3.5] C、a(5) D、a[0]
详见教材P144,数组元素的引用
数组名[下标]
引用数组元素时,[ ]中的下标为逻辑地址下标,只能为整数,可以为变量,且从0开始计数
int a[10]表示定义了一个包含10个整型数据的数组a,数组元素的逻辑地址下标范围为0~9,即a[0] 表示组中第1个元素; a[1] 表示组中第2个元素; a[2] 表示组中第3个元素; ……;a[9] 表示组中第10个元素.
选项A,超过了数组a的逻辑地址下标范围;
选项B,逻辑地址下标只能为整数
选项C,逻辑地址下标只能放在[ ]中
21.若有以下数组说明,则i=10;a[a[i]]元素数值是(C )。
int a[12]={1,4,7,10,2,5,8,11,3,6,9,12};
A.10 B.9 C.6 D.5
先算a[a[i]]内层的a[i],由于i=10,因此a[i]即a[10].
a[10]对应下面数组中的元素为9. 因此a[a[i]]即为a[9]
a[9]对应下面数组中的元素为6. 因此a[9]即为6
22.若有说明:int a[][3]={{1,2,3},{4,5},{6,7}}; 则数组a的第一维的大小为: ( B )
A. 2 B. 3 C. 4 D.无确定值
5 7 D) 3 6 9
二维数组的一维大小,即指二维数组的行数,在本题中,按行对二维数组赋值,因此内层有几个大括号,数组就有几行
23.对二维数组的正确定义是( C )
详见教材P149~152,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
类型符 数组名 [常量表达式][常量表达式]
二维数组可以看做是矩阵
类型符是指数组中数组元素的类型;数组名要符合标识符命名规则;第一个常量表达式是指数组的行数;第二个常量表达式是指数组的列数;常量表达式的值只能是整数,不可以是变量,而且从1开始计数。
一维数组初始化时可以省略数组长度
二维数组初始化时可以省略行数,但不能省略列数
选项A,B,都省略了列数
选项D,不符合二维数组定义的一般形式,行、列常量表达式应该放在不同的[]中
A.int a[ ] [ ]={1,2,3,4,5,6}; B.int a[2] [ ]={1,2,3,4,5,6};
C.int a[ ] [3]={1,2,3,4,5,6}; D.int a[2,3]={1,2,3,4,5,6};
24.已知int a[3][4];则对数组元素引用正确的是__C___
A)a[2][4] B)a[1,3] C)a[2][0] D)a(2)(1)
详见教材P150,数组元素的引用
数组名[下标] [下标]
引用数组元素时,[ ]中的下标为逻辑地址下标,只能为整数,可以为变量,且从0开始计数
第一个[下标]表示行逻辑地址下标,第二个[下标]表示列逻辑地址下标。
本题图示详见P149图6.7
因此a的行逻辑地址范围0~2;a的列逻辑地址范围0~3;
选项A,列逻辑地址下标超过范围
选项B,D,的引用形式不正确。
25.C语言中函数返回值的类型是由 A 决定的.
A)函数定义时指定的类型 B) return语句中的表达式类型
C) 调用该函数时的实参的数据类型 D) 形参的数据类型
26. 在C语言中,函数的数据类型是指( A )
A 函数返回值的数据类型 B. 函数形参的数据类型
C 调用该函数时的实参的数据类型 D.任意指定的数据类型
27. 在函数调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函数调用后必须带回返回值
B.实际参数和形式参数可以同名
C.函数间的数据传递不可以使用全局变量
D.主调函数和被调函数总是在同一个文件里
28. 在C语言中,表示静态存储类别的关键字是: ( C )
A) auto B) register C) static D) extern
29.未指定存储类别的变量,其隐含的存储类别为( A )。
A)auto B)static C)extern D)register
30. 若有以下说明语句:
struct student
{ int num;
char name[ ];
float score;
}stu;
则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
A. struct是结构体类型的关键字
B. struct student 是用户定义的结构体类型
C. num, score都是结构体成员名
D. stu是用户定义的结构体类型名
31.若有以下说明语句:
struct date
{ 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brithday;
则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C___.
A) struct是声明结构体类型时用的关键字
B) struct date 是用户定义的结构体类型名
C) brithday是用户定义的结构体类型名
D) year,day 都是结构体成员名
32. 以下对结构变量stul中成员age的非法引用是 B
struct student
{ int age;
int num;
}stu1,*p;
p=&stu1;
A) stu1.age B) student.age C) p->age D) (*p).age
33.设有如下定义:
struck sk
{ int a;
float b;
}data;
int *p;
若要使P指向data中的a域,正确的赋值语句是 C
A) p=&a; B) p=data.a; C) p=&data.a; D)*p=data.a;
34.设有以下说明语句:
typedef struct stu
{ int a;
float b;
} stutype;
则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struct是结构类型的关键字
B、struct stu是用户定义的结构类型
C、a和b都是结构成员名
D、stutype是用户定义的结构体变量名
35. 语句int *p;说明了 C 。
A)p是指向一维数组的指针
B)p是指向函数的指针,该函数返回一int型数据
C)p是指向int型数据的指针 // 指针的定义教材P223
D)p是函数名,该函数返回一指向int型数据的指针
36.下列不正确的定义是( A )。
A. int *p=&i,i; B.int *p,i;
C.int i,*p=&i; D.int i,*p;
选项A先定义一个整型指针变量p,然后将变量i的地址赋给p。然而此时还未定义变量i因此编译器无法获得变量i的地址。(A与C对比,选项C先定义变量i,则在内存中为i分配空间,因此i在内存空间的地址就可以确定了;然后再定义p,此时可以为p赋i的地址,C正确)
37. 若有说明:int n=2,*p=&n,*q=p,则以下非法的赋值语句是: ( D )
A)p=q B)*p=*q C)n=*q D)p=n
p,q同为整型指针变量,二者里面仅能存放整型变量的地址。
选项A,q中为地址,因此可将此地址赋给p
选项B,*p表示p所指向对象n的内容,即一个整数;*q表示q所指向对象的内容,由于在定义q时为其初始化,将p中n的地址给q,因此p中存放n的地址,*q表示q所指向对象n的内容.因此*p=*q 相当于 n=n;
选项C,n=*q 等价于n=n;
选项D,p中只能存放地址,不能将n中的整数值赋给p
38.有语句:int a[10],;则 B 是对指针变量p的正确定义和初始化。
A)int p=*a; B)int *p=a; C)int p=&a; D)int *p=&a;
选项A,a是数组名,不是指针变量名,因此不可用*标注数组名a
选项C,a是数组名,数组名就是地址,无需再用地址符号。而且在定义指针变量p时,应在变量名前加*,标明p是指针变量
选项D,a是数组名,数组名就是地址,无需再用地址符号。
39.若有说明语句“int a[5],*p=a;”,则对数组元素的正确引用是( C )。
A.a[p] B.p[a] C.*(p+2) D.p+2
首先定义一个整型数组a,a的长度为5,然后定义一个指针变量p,并同时对p进行初始化,将数组a的地址赋给p。因此此时p中存放的数组a的首地址,即数组中第一个元素a[0]的地址。
对于数组元素下标的引用(详见p144), 一般形式 数组名[下标] 其中下标为逻辑地址下标,从0开始计数,方括号中的下标可以是变量,可以是表达式,但结果一定要是整数。
选项A,p中存放的是地址,不是整数,不能做数组元素的下标
选项B,a是数组名,数组名就是地址,不是整数,不能做数组元素的下标
选项C,(重点!!!详见p231~234) p+2表示指向同一数组中的下两个元素的地址,当前p指向a[0],则p+2表示a[2]的地址,因此*(p+2)表示a[2]的内容
40. 有如下程序
int a[10]={1,2,3,4,5,6,7,8,9,10},*P=a;
则数值为9的表达式是 B
A) *P+9 B) *(P+8) C) *P+=9 D) P+8
(重点!!!详见p231~234)
首先定义一个整型数组a,a的长度为5,然后定义一个指针变量P,并同时对P进行初始化,将数组a的地址赋给P。因此此时P中存放的数组a的首地址,即数组中第一个元素a[0]的地址。
数组中9对应的是a[8], 选项B,P+8表示数组中后8个元素的地址,即a[8]的地址。*(P+8)则表示该地址内所存放的内容,即a[8]的值。
选项A,*P表示P所指向对象的内容,此时P指向a[0], *P即a[0]的值1. *P+9=1+9=10
选项C,*P表示P所指向对象的内容,此时P指向a[0], *P即a[0]的值。因此*P+=9 即*P =*P+9, 等价于a[0]=a[0]+9.
选项D,P+8表示数组中后8个元素的地址,即a[8]的地址,而非a[8]中的值。
41. 在C语言中,以 D 作为字符串结束标志
A)’\\n’ B)’ ’ C) ’0’ D)’\\0’
42.下列数据中属于“字符串常量”的是( A )。
A.“a” B.{ABC} C.‘abc\\0’ D.‘a’
若干个字符构成字符串
在C语言中,用单引号标识字符;用双引号标识字符串
选项B,C,分别用{}和’’标识字符串
选项D,标识字符。
43.已知char x[]=\”hello\”, y[]={\’h\’,\’e\’,\’a\’,\’b\’,\’e\’};, 则关于两个数组长度的正确描述是 B .
A)相同 B)x大于y C)x小于y D)以上答案都不对
C语言中,字符串后面需要一个结束标志位\’\\0\’,通常系统会自动添加。
对一维数组初始化时可采用字符串的形式(例如本题数组x),也可采用字符集合的形式(例如本题数组y)。在以字符串形式初始化时,数组x不尽要存储字符串中的字符,还要存储字符串后的结束标志位,因此数组x的长度为6;在以字符集合形式初始化时,数组y,仅存储集合中的元素,因此数组y长度为5
1.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a=1,b=3,c=5;
if (c==a+b)
printf(\”yes\\n\”);
else
printf(\”no\\n\”);
}
运行结果为:no
详见教材p89 选择结构
详见教材p91关系符号
详见附录D p378符号的优先级
==表示判断符号两边的值是否相等;=表示将符号右边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本题考点是选择结构3种基本形式的第二种
选择结构三种一般形式中的“语句”皆为复合语句,复合语句要用{ }括起来,只有当复合语句中只包括一条语句时可以省略{ },此题即如此,因此两个printf操作没有加{ }
若c==a+b成立,则执行printf(\”yes\\n\”);
否则(即c==a+b不成立),执行printf(\”no\\n\”);
+的优先级高于==,因此先算a+b,值为4, 表达式5==4不成立,因此执行printf(\”no\\n\”);即输出字符串no
2.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a=12, b= -34, c=56, min=0;
min=a;
if(min>b)
min=b;
if(min>c)
min=c;
printf(\”min=%d\”, min);
}
运行结果为: min=-34
详见教材p89 选择结构
本题考点是选择结构3种基本形式的第一种
一共包含了两个选择结构(两个if语句)
定义变量,并赋值 此时a=12, b= -34, c=56, min=0
将a中值拷贝,赋给min,覆盖了min中的0,此时min中的值被更新为12。
若min>b成立,则执行min=b;
若min>c成立,则执行min=c;
输出min中的值
12大于-34,第一个if语句的表达式成立,因此执行min=b; 执行后min中的值被更新为-34.
-34小于56,第二个if语句的表达式不成立,因此不执行min=c;
最后输出min中的值,为-34.
3.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x=2,y= -1,z=5;
if(x<y)
if(y<0)
z=0;
else
z=z+1;
printf(“%d\\n”,z);
}
运行结果为:5
遇到选择结构,首先要明确条件表达式成立时执行哪些操作。本题中,第一个if语句,其后的复合语句没有大括号{ },说明复合语句中只包含一条语句,进而省略了{ }。内层的if…else…是选择结构的第二种基本形式,在结构上视为一条语句。因此内层的if…else…作为第一个if语句的复合语句。
若表达式x<y成立,则继续判断
若y<0,则执行z=0;
否则(即y>=0),执行z=z+1;
输出z
2>-1,表达式x<y不成立,因此不执行内层的if…else….进而z中的值没有被改变。
输出z中的值为5
4.
#include <stdio.h>
main()
{ float a,b,c,t;
a=3;
b=7;
c=1;
if(a>b)
{t=a;a=b;b=t;}
if(a>c)
{t=a;a=c;c=t;}
if(b>c)
{t=b;b=c;c=t;}
printf(\”%5.2f,%5.2f,%5.2f\”,a,b,c);
}
运行结果为:1.00, 2.00, 7.00
详见教材p72数据的输出形式
本题包含了3个if语句,每个if语句后的{ }都不可省略,因为每个{ }中都包含了多条语句
若表达式a>b成立,则执行{t=a;a=b;b=t;}
若表达式a>c成立,则执行{t=a;a=c;c=t;}
若表达式b>c成立,则执行{t=b;b=c;c=t;}
输出a,b,c中的值,要求输出的每个数据宽度为5个空格,小数部分保留2位,数据右对齐
3小于7,因此表达式a>b不成立,因此不执行{t=a;a=b;b=t;}
3大于1,因此表达式a>c成立,则执行{t=a;a=b;b=t;}。第一句,将a中的3拷贝,粘贴到t中;第二句,将c中的1拷贝,粘贴到a中,覆盖掉先前的3;第三句。将t中的3拷贝到c中,覆盖掉c中先前的1. 执行完复合语句后实现了a,c元素的值的互换,a为1,c为3,t为3,。
7大于c中的3,因此b>c成立,执行则执行{t=b;b=c;c=t;},过程同上,执行后b为3,c为7,t为7
此时输出a,b,c中的值为1.00, 2.00, 7.00
5.
#include < stdio .h >
main ( )
{ float c=3.0 , d=4.0;
if ( c>d ) c=5.0;
else
if ( c==d ) c=6.0;
else c=7.0;
printf ( “%.1f\\n”,c ) ;
}
运行结果为:7.0
此题为if…else…语句的嵌套,第二if…else…作为第一个if…else…语句else部分的复合语句。
若表达式c>d成立,则执行c=5.0;
否则(表达式c>d不成立)
若表达式c==d成立,则执行c=6.0;
否则,执行c=7.0;
输出c中的值
3.0小于4.0,因此表达式c>d不成立,执行第二个if…else…。
3.0不等于4.0,因此表达式c==d不成立,执行c=7.0,将7.0赋给c, 覆盖掉c中的3.0,此时c中的值为7.0
输出此时的c中的值
6.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m;
scanf(\”%d\”, &m);
if (m >= 0)
{ if (m%2 == 0) printf(\”%d is a positive even\\n\”, m);
else printf(\”%d is a positive odd\\n\”, m); }
else
{ if (m % 2 == 0) printf(\”%d is a negative even\\n\”, m);
else printf(\”%d is a negative odd\\n\”, m); }
}
若键入-9,则运行结果为: -9 is a negative odd
7.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num=0;
while(num<=2){ num++;printf(\”%d\\n\”,num);}
}
运行结果为:
1
2
3
详见教材p115循环结构
当循环条件num<=2成立的时候,执行循环体{ num++;printf(\”%d\\n\”,num);}中的语句。
循环初值num为0;
循环条件num<=2成立
第1次循环:执行num++;即将num中的值加1,执行后num为1;
执行printf(\”%d\\n\”,num);在屏幕上输出num中的值,即输出1,之后换行
此时num中的值为1,循环条件num<=2成立
第2此循环:执行num++;即将num中的值加1,执行后num为2;
执行printf(\”%d\\n\”,num);在屏幕上输出num中的值,即输出2,之后换行
此时num中的值为2,循环条件num<=2成立
第3此循环:执行num++;即将num中的值加1,执行后num为3;
执行printf(\”%d\\n\”,num);在屏幕上输出num中的值,即输出3,之后换行
此时num中的值为3,循环条件num<=2不成立,结束循环。
8.
#include <stdio.h>
main( )
{ int sum=10,n=1;
while(n<3) {sum=sum-n; n++; }
printf(“%d,%d”,n,sum);
}
运行结果为:3,7
当循环条件n<3成立的时候,执行循环体{sum=sum-n; n++; }中的语句。
循环初值sum为10,n为1;
循环条件n<3成立
第1次循环:执行sum=sum-n=10-1=9;
执行n++,即将n中的值加1,执行后n为2;
此时n中的值为2,sum中的值为9,循环条件n<3成立,继续执行循环
第2次循环:执行sum=sum-n=9-2=7;
执行n++,即将n中的值加1,执行后n为3;
输出此时n,sum中的值,即为3,7。需要注意,在printf(“%d,%d”,n,sum); 中要求输出的数据彼此间用逗号间隔,因此结果的两个数据间一定要有逗号
9.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num,c;
scanf(\”%d\”,&num);
do {c=num%10; printf(\”%d\”,c); }while((num/=10)>0);
printf(\”\\n\”);
}
从键盘输入23,则运行结果为:32
详见教材p117循环结构;p60复合的赋值运算符
do{ }while(表达式);
先无条件执行循环体,再判断循环条件。注意while(表达式)后有分号
定义整型变量num,c;
为num赋一个整型值;
执行{c=num%10; printf(\”%d\”,c); }直到循环条件(num/=10)>0不成立;
输出换行
已知为num赋值23
第1次执行循环体
执行c=num%10=23%10=3;
执行printf(\”%d\”,c);输出3
判断循环条件 num/=10等价于num=num/10; 因此num=23/10=2, 2大于0,因此循环条件(num/=10)>0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执行完第1次循环时,num为2,c为3
第2次执行循环体
执行c=2%10=2;
执行printf(\”%d\”,c);再输出2
判断循环条件num=2/10=0,0等于0,因此循环条件(num/=10)>0不成立。结束循环
10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s=0,a=5,n;
scanf(\”%d\”,&n);
do { s+=1; a=a-2; }while(a!=n);
printf(\”%d,%d\\n\”,s,a);
}
若输入的值1,运行结果为: 2,1
详见教材p117循环结构;p60复合的赋值运算符
执行{ s+=1; a=a-2; }直到循环条件a!=n不成立;
已知为n赋值1,s为0,a为5
第1次执行循环体
执行s+=1;等价于s=s+1=0+1
执行a=a-2; a=5-2=3
判断循环条件,3不等于1,因此循环条件a!=n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执行完第1次循环时,s为1,a为3
第2次执行循环体
执行s+=1;等价于s=s+1=1+1=2
执行a=a-2; a=3-2=1
判断循环条件,1等于1,因此循环条件a!=n不成立,结束循环。
执行完第2次循环时,s为2,a为1
输出此时s,a中的值,结果为2,1
11.
#include \”stdio.h\”
main()
{char c;
c=getchar();
while(c!=\’?\’) {putchar(c); c=getchar(); }
}
如果从键盘输入abcde?fgh(回车)
运行结果为:abcde
12.
#include <stdio.h>
main()
{ char c;
while((c=getchar())!=’$’)
{ if(‘A’<=c&&c<=‘Z’) putchar(c);
else if(‘a’<=c&&c<=‘z’) putchar(c-32); }
}
当输入为ab*AB%cd#CD$时,运行结果为:ABABCDCD
13.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x, y =0;
for(x=1;x<=10;x++)
{ if(y>=10)
break;
y=y+x;
}
printf(“%d %d”,y,x);
}
运行结果为:10 5
详见教材p120 for语句
详见教材p126~128 break,continue语句
for( 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
}
(1) 先求解表达式1
(2) 求解表达式2,若其值为真,执行循环体,然后执行 (3). 若为假,则结束循环,转到(5)
(3) 求解表达式3
(4) 转回上面 (2)继续执行
(5) 循环结束,执行for语句下面的一个语句
break ,跳出循环体;continue,结束本次循环(第i次循环),继续执行下一次循环(第i+1次循环)
此题 表达式1为x=1,表达式2(循环条件)为x<=10,表达式3为x++
初值x为1,y为0,循环条件(即表达式2)x<=10成立,进入循环体
第1次循环
执行if语句。0小于10,if语句的条件表达式不成立,不执行break;
执行y=y+x; y=0+1=1
转向表达式3,执行x++, x=x+1=1+1=2。循环条件x<=10成立,进入第2次循环
第2次循环
执行if语句。1小于10,if语句的条件表达式不成立,不执行break;
执行y=y+x; y=1+2=3
转向表达式3,执行x++, x=x+1=2+1=3。循环条件x<=10成立,进入第3次循环
第3次循环
执行if语句。3小于10,if语句的条件表达式不成立,不执行break;
执行y=y+x; y=3+3=6
转向表达式3,执行x++, x=x+1=3+1=4。循环条件x<=10成立,进入第4次循环
第4次循环
执行if语句。6小于10,if语句的条件表达式不成立,不执行break;
执行y=y+x; y=6+4=10
转向表达式3,执行x++, x=x+1=4+1=5。循环条件x<=10成立,进入第5次循环
第5次循环
执行if语句。10等于10,if语句的条件表达式成立,执行break,跳出循环。
从break跳出至for语句的下一条语句。执行printf(“%d %d”,y,x);
输出当前的y与x.结果为10 5
14.
#include<stdio.h>
main( )
{ char ch;
ch=getchar( );
switch(ch)
{ case ‘A’ : printf(“%c”,’A’);
case ‘B’ : printf(“%c”,’B’); break;
default: printf(“%s\\n”,”other”);
} }
当从键盘输入字母A时,运行结果为:AB
详见教材p103,switch语句
switch(表达式)
{ case 常量1 :语句1
case 常量2 :语句2
┇ ┇ ┇
case 常量n :语句n
default : 语句n+1
}
其中表达式,常量1,…,常量n都为整型或字符型
case相当于给出执行程序的入口和起始位置,若找到匹配的常量,则从此处开始往下执行程序,不再匹配常量,直至遇到break或switch结束
本题过程:
首先从键盘接收一个字符’A’并将其放在变量ch中。
执行switch语句。Switch后面的条件表达式为ch,因此表达式的值即为字符’A’. 用字符’A’依次与下面的 case中的常量匹配。
与第1个case后的常量匹配,则从其后的语句开始往下执行程序(在执行过程中不再进行匹配。)因此先执行printf(“%c”,’A’),屏幕上输出A;再往下继续执行printf(“%c”,’B’),屏幕上输出B;再继续执行break, 此时跳出switch语句。
15.
#include <stdio.h>
main( )
{ int a=1,b=0;
scanf(“%d”,&a);
switch(a)
{ case 1: b=1;break;
case 2: b=2;break;
default : b=10;}
printf(\”%d \”, b);
}
若键盘输入5,运行结果为:10
本题过程:
首先用scanf函数为变量a赋值为5。
执行switch语句。switch后面的条件表达式为a,因此表达式的值即为5. 用5依次与下面 case中的常量匹配。没有找到匹配的常量,因此两个case后的语句都不执行。执行default后面的语句b=10;将10赋给变量b。
输出变量b,结果为10
16.
#include <stdio.h>
main()_
{ char grade=’C’;
switch(grade)
{
case ‘A’: printf(“90-100\\n”);
case ‘B’: printf(“80-90\\n”);
case ‘C’: printf(“70-80\\n”);
case ‘D’: printf(“60-70\\n”); break;
case ‘E’: printf(“<60\\n”);
default : printf(“error!\\n”);
}
}
运行结果为:
70-80
60-70
本题过程:
首先从键盘接收一个字符’C’并将其放在变量grade中。
执行switch语句。switch后面的条件表达式为grade,因此表达式的值即为字符’C’. 用字符’C’依次与下面的 case中的常量匹配。
与第3个case后的常量匹配,则从其后的语句开始往下执行程序(在执行过程中不再进行匹配。)因此先执行printf(“70-80\\n”);,屏幕上输出70-80,并换行;再往下继续执行printf(“60-70\\n”),屏幕上输出60-70,并换行;再继续执行break, 此时跳出switch语句。
17.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y=9;
for(;y>0;y- -)
if(y%3==0)
{ printf(%d”,- -y);
}
}
运行结果为:
852
详见教材p53,自增自减符号
此题 表达式1被省略,表达式2(循环条件)为y>0,表达式3为y–
初值y为9,循环条件(即表达式2)y>0成立,进入循环体
第1次循环
执行if语句。9%3==0,if语句的条件表达式成立,执行printf(%d”,- -y),即y先自减1变为8,然后在输出,因此屏幕上输出8
转向表达式3,执行y–, y=y-1=8-1=7。循环条件y>0成立,进入第2次循环
第2次循环
执行if语句。7%3不为0,if语句的条件表达式不成立,不执行printf(%d”,- -y)
转向表达式3,执行y–, y=y-1=7-1=6。循环条件y>0成立,进入第3次循环
第3次循环
执行if语句。6%3==0,if语句的条件表达式成立,执行printf(%d”,- -y),即y先自减1变为5,然后在输出,因此屏幕上输出5
转向表达式3,执行y–, y=y-1=5-1=4。循环条件y>0成立,进入第4次循环
第4次循环
执行if语句。4%3不为0,if语句的条件表达式不成立,不执行printf(%d”,- -y)
转向表达式3,执行y–, y=4-1=3。循环条件y>0成立,进入第5次循环
第5次循环
执行if语句。3%3==0,if语句的条件表达式成立,执行printf(%d”,- -y),即y先自减1变为2,然后在输出,因此屏幕上输出2
转向表达式3,执行y–, y=y-1=2-1=1。循环条件y>0成立,进入第5次循环
第6次循环
执行if语句。1%3不为0,if语句的条件表达式不成立,不执行printf(%d”,- -y)
转向表达式3,执行y–, y=1-1=0。循环条件y>0不成立,循环结束。
18.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sum=0; i=1;
do{ sum=sum+i; i++; }while(i<=10);
printf(“%d”,sum); }
运行结果为: 55
19.
#include <stdio.h>
#define N 4
main()
{ int i;
int x1=1,x2=2;
printf(\”\\n\”);
for(i=1;i<=N;i++)
{ printf(\”%4d%4d\”,x1,x2);
if(i%2==0)
printf(\”\\n\”);
x1=x1+x2;
x2=x2+x1;
}
}
运行结果为:
1 2 3 5
8 13 21 34
此题 首先为整型变量赋初值x1=1,x2=2
表达式1为i=1,表达式2(循环条件)为i<=N即i<=4,表达式3为i++
循环变量初值i为1,循环条件(即表达式2)i<=4成立,进入第1次循环
第1次循环
执行printf(\”%4d%4d\”,x1,x2);因此屏幕上输出1 2
执行if语句。1%2不为0,if语句的条件表达式不成立,不执行printf(\”\\n\”);
执行x1=x1+x2=1+2=3;此时x1中的值已变为3
执行x2=x2+x1=2+3=5。
转向表达式3,执行i++, i为2。循环条件i<=4成立,进入第2次循环
第2次循环
执行printf(\”%4d%4d\”,x1,x2);因此屏幕上输出3 5
执行if语句。2%2==0,if语句的条件表达式成立,执行printf(\”\\n\”);换行
执行x1=x1+x2=3+5=8;此时x1中的值已变为8
执行x2=x2+x1=5+8=13。
转向表达式3,执行i++, i为3。循环条件i<=4成立,进入第3次循环
第3次循环
执行printf(\”%4d%4d\”,x1,x2);因此屏幕上输出8 13
执行if语句。3%2不为0,if语句的条件表达式不成立,不执行printf(\”\\n\”);
执行x1=x1+x2=8+13=21;此时x1中的值已变为21
执行x2=x2+x1=21+13=34。
转向表达式3,执行i++, i为4。循环条件i<=4成立,进入第4次循环
第2次循环
执行printf(\”%4d%4d\”,x1,x2);因此屏幕上输出21 34
执行if语句。4%2==0,if语句的条件表达式成立,执行printf(\”\\n\”);换行
执行x1=x1+x2=21+34=55;此时x1中的值已变为55
执行x2=x2+x1=34+55=89。
转向表达式3,执行i++, i为5。循环条件i<=4不成立,结束循环
20
#include <stdio.h>
main( )
{ int x, y;
for(x=30, y=0; x>=10, y<10; x–, y++)
x/=2, y+=2;
printf(“x=%d,y=%d\\n”,x,y);
}
运行结果为:
x=0,y=12
21.
#include <stdio.h>
#define N 4
main( )
{ int i,j;
for(i=1;i<=N;i++)
{ for(j=1;j<i;j++)
printf(\” \”);
printf(\”*\”);
printf(\”\\n\”);
}}
运行结果为:
*
*
*
*
详见教材P41符号常量
用宏处理指令定义符号常量N为4,在编译过程中,遇到N即视为整数4。
外层for循环,表达式1为i=1,表达式2(循环条件)为i<=N,表达式3为 i++
内层for循环,表达式1为j=1,表达式2(循环条件)为j<i, 表达式3为j++
首先计算外层循环的表达式1,i为1,使得循环条件i<=4成立,进入外层for循环体
外层for循环第1次 此时i为1
内层循环j=1,使得循环条件j<i不成立,因此不执行内层循环体(不输出空格)
执行printf(\”*\”);
执行printf(\”\\n\”);换行
至此外层循环体执行完,计算外层循环的表达式3,i++,此时i为2. 使得循环条件i<=4
成立,再次进入外层for循环体
外层for循环第2次 此时i为2
内层循环j=1,使得循环条件j<i成立
第1次执行内层循环体printf(\” \”);
执行内层循环表达式3,j++为2,j<i不成立,跳出内层循环
执行printf(\”*\”);
执行printf(\”\\n\”);换行
至此外层循环体执行完,计算外层循环的表达式3,i++,此时i为3. 使得循环条件i<=4
成立,进入外层for循环体
外层for循环第3次 此时i为3
内层循环j=1,使得循环条件j<i成立
第1次执行内层循环体printf(\” \”);
执行内层循环表达式3,j++为2,j<i成立,再次执行内层循环
第2次执行内层循环体printf(\” \”);
执行内层循环表达式3,j++为3,j<i不成立,跳出内层循环
执行printf(\”*\”);
执行printf(\”\\n\”);换行
至此外层循环体执行完,计算外层循环的表达式3,i++,此时i为4. 使得循环条件i<=4
成立,进入外层for循环体
外层for循环第4次 此时i为4
内层循环j=1,使得循环条件j<i成立
第1次执行内层循环体printf(\” \”);
执行内层循环表达式3,j++为2,j<i成立,再次执行内层循环
第2次执行内层循环体printf(\” \”);
执行内层循环表达式3,j++为3,j<i成立,再次执行内层循环
第3次执行内层循环体printf(\” \”);
执行内层循环表达式3,j++为4,j<i不成立,跳出内层循环
执行printf(\”*\”);
执行printf(\”\\n\”);换行
至此外层循环体执行完,计算外层循环的表达式3,i++,此时i为5. 使得循环条件i<=4
不成立,跳出外层for循环体
1.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 a[10];
for(i=9;i>=0;i–)
a[i]=10-i;
printf(“%d%d%d”,a[2],a[5],a[8]);
}
运行结果为:
852
详见p143-146. 例题6.1一定看懂!
首先定义整型变量i,整型数组a, a的长度为10,即a中包含10个整型元素(整型变量)
执行for循环语句
初值i=9, 使得循环条件i>=0成立,执行循环体
第1次循环
执行a[i]=10-i 等价于a[9]=10-9=1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8,使得循环条件i>=0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2次循环
执行a[i]=10-i 等价于a[8]=10-8=2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7,使得循环条件i>=0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3次循环
执行a[i]=10-i 等价于a[7]=10-7=3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6,使得循环条件i>=0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4次循环
执行a[i]=10-i 等价于a[6]=10-6=4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5,使得循环条件i>=0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5次循环
执行a[i]=10-i 等价于a[5]=10-5=5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4,使得循环条件i>=0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6次循环
执行a[i]=10-i 等价于a[4]=10-4=6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3,使得循环条件i>=0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7次循环
执行a[i]=10-i 等价于a[3]=10-3=7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2,使得循环条件i>=0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8次循环
执行a[i]=10-i 等价于a[2]=10-2=8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1,使得循环条件i>=0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9次循环
执行a[i]=10-i 等价于a[1]=10-1=9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0,使得循环条件i>=0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10次循环
执行a[i]=10-i 等价于a[0]=10-0=10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1,使得循环条件i>=0不成立,跳出循环体
2.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a[6];
for (i=0; i<6; i++)
a[i]=i;
for (i=5; i>=0 ; i–)
printf(\”%3d\”,a[i]);
}
运行结果为:
5 4 3 2 1 0
首先定义整型变量i,整型数组a, a的长度为6,即a中包含6个整型元素(整型变量)
执行第一个for循环语句
初值i=0, 使得循环条件i<6成立,执行循环体
第1次循环
执行a[i]= i 等价于a[0]=0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1,使得循环条件i<6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2次循环
执行a[i]= i 等价于a[1]=1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2,使得循环条件i<6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3次循环
执行a[i]= i 等价于a[2]=2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3,使得循环条件i<6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4次循环
执行a[i]= i 等价于a[3]=3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4,使得循环条件i<6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5次循环
执行a[i]= i 等价于a[4]=4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5,使得循环条件i<6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6次循环
执行a[i]= i 等价于a[5]=5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6,使得循环条件i<6不成立,结束循环
执行第二个for循环语句
初值i=5, 使得循环条件i>=0成立,执行循环体
第1次循环
执行printf(\”%3d\”,a[i]); 即输出a[5]的值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4,使得循环条件i>=0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2次循环
执行printf(\”%3d\”,a[i]); 即输出a[4]的值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3,使得循环条件i>=0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3次循环
执行printf(\”%3d\”,a[i]); 即输出a[3]的值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2,使得循环条件i>=0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4次循环
执行printf(\”%3d\”,a[i]); 即输出a[2]的值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1,使得循环条件i>=0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5次循环
执行printf(\”%3d\”,a[i]); 即输出a[1]的值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0,使得循环条件i>=0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6次循环
执行printf(\”%3d\”,a[i]); 即输出a[0]的值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6,使得循环条件i>=0不成立,结束循环
3.
#include <stdio.h>
main( )
{ int i,k,a[10],p[3];
k=5;
for(i=0;i<10;i++)
a[i]=i;
for(i=0;i<3;i++)
p[i]=a[i*(i+1)];
for(i=0;i<3;i++)
k+=p[i]*2;
printf(\”%d\\n\”,k);
}
运行结果为:21
首先定义整型变量i,k,整型数组a, a的长度为10,整型数组p, p的长度为3
k初值为5
第一个for循环语句为数组a进行初始化
执行完第一个for语句后,a[0]=0,a[1]=1,a[2]=2,a[3]=3,a[4]=4,a[5]=5,a[6]=6,a[7]=7,a[8]=8,a[9]=9 (循环过程略)
第二个for循环语句为数组p进行初始化
初值i=0, 使得循环条件i<3成立,执行循环体
第1次循环
执行p[i]=a[i*(i+1)]; 即p[0]=a[0*(0+1)]=a[0]=0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1,使得循环条件i<3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2次循环
执行p[i]=a[i*(i+1)]; 即p[1]=a[1*(1+1)]=a[2]=2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2,使得循环条件i<3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3次循环
执行p[i]=a[i*(i+1)]; 即p[2]=a[2*(2+1)]=a[6]=6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3,使得循环条件i<3不成立,结束循环
第三个for循环语句
初值i=0, 使得循环条件i<3成立,执行循环体
第1次循环
执行k+=p[i]*2; 即k=5+p[0]*2=5+0=5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1,使得循环条件i<3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2次循环
执行k+=p[i]*2; 即k=5+p[1]*2=5+2*2=9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2,使得循环条件i<3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1次循环
执行k+=p[i]*2; 即k=9+p[2]*2=9+6*2=21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3,使得循环条件i<3不成立,结束循环
4.
#include <stdio.h>
int m[3][3]={{1},{2},{3}};
int n[3][3]={1,2 ,3};
main( )
{ printf(“%d,”, m[1][0]+n[0][0]);
printf(“%d\\n”,m[0][1]+n[1][0]);
}
运行结果为:
3,0
详见教材P149~152,图6.7看懂!
首先定义整型二维数组m,m为3行,3列的二维矩阵,并对其以行的形式初始化
m[0][0]=1 m[0][1]=0 m[1][2]=0
m[1][0]=2 m[1][1]=0 m[2][2]=0
m[2][0]=3 m[2][1]=0 m[2][2]=0
定义整型二维数组n,m为3行,3列的二维矩阵
n[0][0]=1 n[0][1]=2 n[1][2]=3
n[1][0]=0 n[1][1]=0 n[2][2]=0
n[2][0]=0 n[2][1]=0 n[2][2]=0
因此 m[1][0]+n[0][0]=2+1=3
m[0][1]+n[1][0]=0+0=0
5.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
int x[3][3]={1,2,3,4,5,6,7,8,9};
for (i=1; i<3; i++)
printf(\”%d \”,x[i][3-i]);
}
运行结果为:
6 8
首先按存储顺序为数组x初始化
x[0][0]=1 x[0][1]=2 x[0][2]=3
x[1][0]=4 x[1][1]=5 x[1][2]=6
x[2][0]=7 x[2][1]=8 x[2][2]=9
初值i=1, 使得循环条件i<3成立,执行循环体
第1次循环
执行printf(\”%d \”,x[i][3-i]),打印出x[i][3-i],即x[1][2]的值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2,使得循环条件i<3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2次循环
执行printf(\”%d \”,x[i][3-i]),打印出x[i][3-i],即x[2][1]的值
计算表达式3,即i++,i为3,使得循环条件i<3成立,结束循环
6.
#include <stdio.h>
main( )
{ int n[3][3], i, j;
for(i=0;i<3;i++ )
{for(j=0;j<3;j++ )
{n[i][j]=i+j;
printf(“%d ”, n[i][j]);
}
}
}
运行结果为:
0 1 2
1 2 3
2 3 4
循环变量i为0, 循环条件 i<3成立,执行循环体
外层for第1次循环 相当于输出第1行
内层for循环j初值为0,循环条件j<3成立,执行循环体
内层for第1次循环
执行n[i][j]=i+j;即n[0][0]=0+0=0;
执行printf(“%d ”, n[i][j]);
执行内层循环表达式3,j++,j为1,j<3成立,继续执行内层循环体
内层for第2次循环
执行n[i][j]=i+j;即n[0][1]=0+1=1;
执行printf(“%d ”, n[i][j]);
执行内层循环表达式3,j++,j为2,j<3成立,继续执行内层循环体
内层for第3次循环
执行n[i][j]=i+j;即n[0][2]=0+2=2;
执行printf(“%d ”, n[i][j]);
执行内层循环表达式3,j++,j为3,j<3不成立,结束内层循环
执行printf(“\\n”);
执行外层for语句的表达式3,i++,i为,1, i<3成立,继续执行外层循环体
外层for第2次循环 相当于输出第2行
内层for循环j初值为0,循环条件j<3成立,执行循环体
内层for第1次循环
执行n[i][j]=i+j;即n[1][0]=1+0=1;
执行printf(“%d ”, n[i][j]);
执行内层循环表达式3,j++,j为1,j<3成立,继续执行内层循环体
内层for第2次循环
执行n[i][j]=i+j;即n[1][1]=1+1=2;
执行printf(“%d ”, n[i][j]);
执行内层循环表达式3,j++,j为2,j<3成立,继续执行内层循环体
内层for第3次循环
执行n[i][j]=i+j;即n[1][2]=1+2=3;
执行printf(“%d ”, n[i][j]);
执行内层循环表达式3,j++,j为3,j<3不成立,结束内层循环
执行printf(“\\n”);
执行外层for语句的表达式3,i++,i为,1, i<3成立,继续执行外层循环体
外层for第2次循环 相当于输出第3行
内层for循环j初值为0,循环条件j<3成立,执行循环体
内层for第1次循环
执行n[i][j]=i+j;即n[2][0]=2+0=1;
执行printf(“%d ”, n[i][j]);
执行内层循环表达式3,j++,j为1,j<3成立,继续执行内层循环体
内层for第2次循环
执行n[i][j]=i+j;即n[2][1]=2+1=2;
执行printf(“%d ”, n[i][j]);
执行内层循环表达式3,j++,j为2,j<3成立,继续执行内层循环体
内层for第3次循环
执行n[i][j]=i+j;即n[2][2]=2+2=3;
执行内层循环表达式3,j++,j为3,j<3不成立,结束内层循环
执行printf(“\\n”);
执行外层for语句的表达式3,i++,i为,3, i<3不成立,结束外层循环
7.
#include <stdio.h>
main()
{
char diamond[][5]={{‘_’,’_’,’*’},{‘_‘,’*’,’_’,’*’},
{‘*’,’_’,’_‘,’_‘,’*’},{‘_’,’*’,’_’,’*’},{‘_’,’_’,’*’}};
int i,j;
for(i=0;i<5;i++)
{
for(j=0;j<5;j++)
printf(“%c”,diamond[i][j]);
printf(“\\n”);
}
}注:“_”代表一个空格。
运行结果为:
*
* *
* *
* *
*
8.
#include <stdio.h>
main( )
{ int i, f[10];
f[0]=f[1]=1;
for(i=2;i<10;i++)
f[i]=f[i-2]+f[i-1];
for(i=0;i<10;i++)
{ if(i%4==0)
printf(“\\n”);
printf(“%d ”,f[i]);
}
}
运行结果为: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9.
#include “stdio.h”
func(int b[ ])
{ int j;
for(j=0;j<4;j++)
b[j]=j;
}
main( )
{ int a[4], i;
func(a);
for(i=0; i<4; i++)
printf(“%2d”,a[i]);
}
运行结果为:
0 1 2 3
详见教材P194
定义函数func
函数头:未定义函数的类型,则系统默认为int型。函数func的形参为整型数组名,即只接收整型数组地址。
函数体:定义整型变量j
循环变量初值(表达式1)j=0, 使得循环条件(表达式2)j<4成立,执行循环体
第1次循环
执行b[j]=j; 即b[0]=0;
执行循环变量自增(及表达式3) j++,j为1,使得j<4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2次循环
b[1]=1;
j++,j为2,使得j<4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3次循环
b[2]=2;
j++,j为3,使得j<4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4次循环
b[3]=3;
j++,j为4,使得j<4不成立,结束循环
main函数:
定义整型变量i和数组a,其长度为4,
func(a);表示调用函数func,并以数组名a作为调用的实参(数组名在C语言中表示数组所在内存空间的首地址,在以数组名作为实参时,形参与实参公用存储空间,因此对数组b的操作,即对数组a的操作。)
10.
#include <stdio.h>
main()
{float fun(float x[]);
float ave,a[3]={4.5,2,4};
ave=fun(a);
printf(“ave=%7.2f”,ave);
}
float fun(float x[])
{int j;
float aver=1;
for (j=0;j<3;j++)
aver=x[j]*aver;
return(aver);
}
运行结果为:
ave= 36.00
11.
#include <stdio.h>
main()
{int a[2][3]={{1,2,3},{4,5,6}};
int b[3][2],i,j;
for(i=0;i<=1;i++)
{for(j=0;j<=2;j++)
b[j][i]=a[i][j];
}
for(i=0;i<=2;i++)
{for(j=0;j<=1;j++)
printf(\”%5d\”,b[i][j]);
}
}
运行结果为:
1 4 2 5 3 6
12.
#include <stdio.h>
f(int b[],int n)
{int i,r;
r=1;
for (i=0;i<=n;i++)
r=r*b[i];
return (r);
}
main()
{int x,a[]={1,2,3,4,5,6,7,8,9};
x=f(a,3);
printf(“%d\\n”,x);
}
运行结果为:
24
13.
#include\”stdio.h\”
main()
{int j,k;
static int x[4][4],y[4][4];
for(j=0;j<4;j++)
for(k=j;k<4;k++)
x[j][k]=j+k;
for(j=0;j<4;j++)
for(k=j;k<4;k++)
y[k][j]=x[j][k];
for(j=0;j<4;j++)
for(k=0;k<4;k++)
printf(\”%d,\”,y[j][k]);
}
运行结果为:
0,0,0,0,1,2,0,0,2,3,4,0,3,4,5,6
1.
#include <stdio.h>
int Sub(int a, int b)
{return (a- b);}
main()
{int x, y, result = 0;
scanf(\”%d,%d\”, &x,&y );
result = Sub(x,y ) ;
printf(\”result = %d\\n\”,result);
}
当从键盘输入:6,3运行结果为:
result =3
2.
#include <stdio.h>
int min( int x, int y )
{ int m;
if ( x> y ) m = x;
else m = y;
return(m);
}
main() {
int a=3,b=5,abmin ;
abmin = min(a,b);
printf(“min is %d”, abmin);
}
运行结果为:
min is 5
3.
#include<stdio.h>
func(int x) {
x=10;
printf(“%d, ”,x);
}
main( )
{ int x=20;
func(x);
printf(“%d”, x);
}
运行结果为:
10, 20
在main函数中调用函数func,main函数将20作为实参穿给func,并转向开始执行func.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unc()执行printf(“%d, ”,x); 即输出func函数对应内存中x的值,输出的是10. 至此,func函数执行结束,返回main函数。
main函数执行printf(“%d”, x);此时输出main函数对应内存中的x,即20
4.
#include <stdio.h>
int m=4;
int func(int x,int y)
{ int m=1;
return(x*y-m);
}
main()
{int a=2,b=3;
printf(\”%d\\n\”,m);
printf(\”%d\\n\”,func(a,b)/m);
}
运行结果为:
4
1
整型变量m在函数外定义,因此m为全局变量,其作用于范围为其定义位置开始,一直到整个程序结束。因此func与main函数都可以访问m
程序首先执行main函数
执行printf(\”%d\\n\”,m); 即输出m中的值4,并换行。
执行printf(\”%d\\n\”,func(a,b)/m);即输出表达式func(a,b)/m的值,为了计算该表达式,
需要调用函数func。此时main将a,b中的2和3值作为实参传递给func的x和y
程序开始转向执行func函数,此时func中的x为2,y为3
执行int m=1; 此句定义了一个局部变量m并赋值为1 。m的作用域为其所在的复合
语句,即func的函数体,因此在func的函数体重,有限访问局部变量m。
执行return(x*y-m); 即return(2*3-1) ;返回的是整数5.
func函数返回至main函数中的被调用处
main函数中func(a,b)的值为5,func(a,b)/m=5/4=1,注意,在main函数中访问的m为全局变量m,此时main函数无法访问func中的m,因为不在func中m的作用域。
5.
#include <stdio.h>
int fun(int a, int b)
{ if(a>b) return(a);
else return(b);
}
main()
{ int x=15, y=8, r;
r= fun(x,y);
printf(\”r=%d\\n\”, r);
}
运行结果为:r=15
程序首先执行main函数
执行r= fun(x,y);即将func(x,y)的值赋给r,为了计算该表达式,需要调用函数func。此时main将x,y中的15和8值作为实参传递给func的a和b
程序开始转向执行func函数,此时func中的a为15,b为8
执行if语句;判断if后面的表达式,a>b成立,因此执行相应的操作return(a);即返回
a的值 。
func函数返回至main函数中的被调用处
main函数中func(x,y)的值为15,即将15赋给r。
执行printf(\”r=%d\\n\”, r); 即输出r=15
6.
#include <stdio.h>
int fac(int n)
{ int f=1,i;
for(i=1;i<=n;i++)
f=f * i;
return(f);
}
main()
{ int j,s;
scanf(“%d”,&j);
s=fac(j);
printf(\”%d!=%d\\n\”,j,s);
}
如果从键盘输入3, 运行结果为: 3!=6
程序首先执行main函数
执行r= fun(x,y);即将func(x,y)的值赋给r,为了计算该表达式,需要调用函数func。此时main将x,y中的15和8值作为实参传递给func的a和b
程序开始转向执行func函数,此时func中的a为15,b为8
执行if语句;判断if后面的表达式,a>b成立,因此执行相应的操作return(a);即返回
a的值 。
func函数返回至main函数中的被调用处
main函数中func(x,y)的值为15,即将15赋给r。
执行printf(\”r=%d\\n\”, r); 即输出r=15
7.
#include <stdio.h>
unsigned fun6(unsigned num)
{ unsigned k=1;
do
{ k*=num%10;
num/=10;
}while(num);
return k;
}
main()
{ unsigned n=26;
printf(“%d\\n”,fun6(n));
}
运行结果为:12
程序首先执行main函数
执行printf(“%d\\n”,fun6(n)); 即输出表达式func(6)的值,为了计算该表达式,需要调用
函数func。此时main将n中的26作为实参传递给func的num
程序开始转向执行func函数,此时func中的num为26
执行do-while语句
第1次循环
执行k*=num%10,即k=k*(num%10)=1*(26%10)=6
执行num/=10;即num=num/10=26/10=2
while后面循环条件为num,此时num为2,是非0值,即表示循环条件成立,
继续执行循环体。此时k为6
第2次循环
执行k*=num%10,即k=k*(num%10)=6*(2%10)=12
执行num/=10;即num=num/10=2/10=0
while后面循环条件为num,此时num为0,表示循环条件不成立,
结束循环
执行return k; 即返回至main函数中的被调用处
执行main函数
继续执行printf(“%d\\n”,fun6(n)); 即输出12
8.
#include <stdio.h>
int max(int x, int y);
main()
{ int a,b,c;
a=7;b=8;
c=max(a,b);
printf(\”Max is %d\”,c);
}
max(int x, int y)
{ int z;
z=x>y? x : y;
return(z) ;
}
运行结果为:
Max is 8
1.
# include < stdio .h >
main ( )
{ int x[ ] = {10, 20, 30, 40, 50 };
int *p ;
p=x;
printf ( “%d”, *(p+2 ) );
}
运行结果为:
30
首先定义一个整型数组x,x的长度为5;然后定义一个指针变量p;对p进行初始化,将数组x的地址赋给p。因此此时p中存放的数组x的首地址,即数组中第一个元素x[0]的地址。
然后执行printf语句,输出表达式*(p+2)的值。p+2表示以p当前指向的位置起始,之后第2个元素的地址,即a[2]的地址。*(p+2)则表示该地址内所存放的内容,即a[2]的值30,因此输出30
2.
#include <stdio.h>
main( )
{ char s[]=”abcdefg”;
char *p;
p=s;
printf(“ch=%c\\n”,*(p+5));
}
运行结果为:
ch=f
首先定义一个字符型数组s,并用字符串abcdefg对s进行初始化; 然后定义一个字符型指针变量p; 对p进行初始化,将数组s的地址赋给p。因此此时p中存放的数组s的首地址,即数组中第一个元素s[0]的地址。
然后执行printf语句,输出表达式*(p+5)的值。p+5表示以p当前指向的位置起始,之后第5个元素的地址,即a[5]的地址。*(p+5)则表示该地址内所存放的内容,即a[5]的值f, 因此输出ch=f
3.
#include<stdio.h>
main ( )
{ int a[]={1, 2, 3, 4, 5} ;
int x, y, *p;
p=a;
x=*(p+2);
printf(\”%d:%d \\n\”, *p, x);
}
运行结果为:
1:3
首先定义一个整型数组a,并对a进行初始化; 然后定义整型变量x,y,整型指针变量p; 再将数组a的地址赋给p。因此此时p中存放的数组a的首地址,即数组中第一个元素a[0]的地址。执行x=*(p+2);p+2表示以p当前所指向的位置起始,之后第2个元素的地址,即a[2]的地址。*(p+2)则表示该地址内所存放的内容,即a[2]的值3,然后再把3赋给x
然后执行printf语句,先输出表达式*p的值。此时*p表示的是p所指向变量的内容,即a[0]的值1。再输出一个冒号。然后再输出x中的值3。
4.
#include<stdio.h>
main()
{ int arr[ ]={30,25,20,15,10,5}, *p=arr;
p++;
printf(“%d\\n”,*(p+3));
}
运行结果为:10
首先定义一个整型数组arr,并对arr进行初始化; 然后定义整型指针变量p; 再将数组arr的地址赋给p。因此此时p中存放的数组arr的首地址,即数组中第一个元素a[0]的地址。
执行p++,即p=p+1。p+1表示以p当前所指向的位置起始,之后第1个元素的地址,即arr[1]的地址,然后再将arr[1]的地址赋给p,执行完此语句后,p不再指向arr[0],而是指向arr[1]。
然后执行printf语句,输出表达式*(p+3)的值。p+3表示以p当前指向的位置起始(此时p指向arr[1]),之后第3个元素的地址,即arr[4]的地址。*(p+3)则表示该地址内所存放的内容,即arr[4]的值10, 因此输出10
5.
#include <stdio.h>
main( )
{ int a[ ]={1, 2, 3, 4, 5, 6};
int x, y, *p;
p = &a[0];
x = *(p+2);
y = *(p+4);
printf(“*p=%d, x=%d, y=%d\\n”, *p, x, y);
}
运行结果为:
*p=1, x=3, y=5
首先定义一个整型数组a,并对a进行初始化; 然后定义整型变量x,y,整型指针变量p; 再将数组元素a[0]的地址赋给p。
执行x=*(p+2);p+2表示以p当前所指向的位置起始,之后第2个元素的地址,即a[2]的地址。*(p+2)则表示该地址内所存放的内容,即a[2]的值3,然后再把3赋给x
执行y = *(p+4); p+4表示以p当前所指向的位置起始,之后第4个元素的地址,即a[4]的地址。*(p+4)则表示该地址内所存放的内容,即a[4]的值5,然后再把5赋给y
执行printf语句,先输出表达式*p的值。此时*p表示的是p所指向变量的内容,即a[0]的值1。再输x的值3。再输出y的值5。
6.
#include<stdio.h>
main( )
{ static char a[ ]=”Program”, *ptr;
for(ptr=a, ptr<a+7; ptr+=2)
putchar(*ptr);
}
运行结果为:
Porm
首先定义一个字符型数组a,并对a进行初始化; 然后定义字符型指针变量p;
执行for语句 ptr=a为表达式1,将数字a的地址赋给ptr;表达式2(循环条件)ptr<a+7;表达式3为ptr+=2,即ptr= ptr+2;
第1次执行循环体
执行putchar(*ptr); 即输出*ptr所对应的字符。此时ptr指向数组中的第1个元素,即
a[0],因此*ptr表示a[0]中的值,即’P’.
执行完循环体,转向执行表达式3,即ptr= ptr+2。ptr+2表示以ptr当前所指向的位
置起始,之后第2个元素的地址,即a[2]的地址,然后将a[2]的地址赋给ptr。a[2]的地
址等价于a+2,因此循环条件ptr<a+7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2次执行循环体
执行putchar(*ptr); 即输出*ptr所对应的字符。此时ptr指向数组中的第3个元素,即
a[2],因此*ptr表示a[2]中的值,即’o’.
执行完循环体,转向执行表达式3,即ptr= ptr+2。ptr+2表示以ptr当前所指向的位
置起始,之后第2个元素的地址,即a[4]的地址,然后将a[4]的地址赋给ptr。a[4]的地
址等价于a+4,因此循环条件ptr<a+7即a+4<a+7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3次执行循环体
执行putchar(*ptr); 即输出*ptr所对应的字符。此时ptr指向数组中的第5个元素,即
a[4],因此*ptr表示a[4]中的值,即’r’.
执行完循环体,转向执行表达式3,即ptr= ptr+2。ptr+2表示以ptr当前所指向的位
置起始,之后第2个元素的地址,即a[6]的地址,然后将a[6]的地址赋给ptr。a[6]的地址等价于a+6,因此循环条件ptr<a+7即a+6<a+7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4次执行循环体
执行putchar(*ptr); 即输出*ptr所对应的字符。此时ptr指向数组中的第7个元素,即
a[6],因此*ptr表示a[6]中的值,即’m’.
执行完循环体,转向执行表达式3,即ptr= ptr+2。ptr+2表示以ptr当前所指向的位
置起始,之后第2个元素的地址,即a[8]的地址,然后将a[8]的地址赋给ptr。a[6]的地址等价于a+8,因此循环条件ptr<a+7即a+8<a+7不成立,结束循环。
7.
#include <stdio.h>
char s[]=”ABCD”;
main()
{ char *p;
for(p=s;p<s+4;p++)
printf(“%c %s\\n”,*p,p);
}
运行结果为:
A ABCD
B BCD
C CD
D D
首先定义一个字符型数组s,并对s进行初始化; 数组s是全局变量,其有效范围从其定义开始至整个程序结束。
执行main函数
定义一个字符型指针p。
执行for语句 p=s为表达式1,将数字s的首地址赋给p;表达式2(循环条件)p<s+4;表达式3为p++,即p= p+1;
第1次执行循环体
执行printf(“%c %s\\n”,*p,p);即以字符%c形式输出*p所对应的字符。此时p指
向数组中的第1个元素,即s[0],因此*p表示a[0]中的值,即’A’. 然后再以字
符串%s的形式输出以p中地址为首地址的整个字符串,即输出ABCD
执行完循环体,转向执行表达式3,即p= p+1。p+1表示以p当前所指向的
位置起始,之后1个元素的地址,即s[1]的地址,然后将a[1]的地址赋给p。
s[1]的地址等价于s+1,因此循环条件p<s+4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2次执行循环体
执行printf(“%c %s\\n”,*p,p);即以字符%c形式输出*p所对应的字符。此时p指
向数组中的第2个元素,即s[1],因此*p表示s[1]中的值,即’B’. 然后再以字
符串%s的形式输出以p中地址为首地址的整个字符串,此时p指向s[1],即
从s[1]开始,依次输出后面的字符串,因此又输出BCD
执行完循环体,转向执行表达式3,即p= p+1。p+1表示以p当前所指向的
位置起始,之后1个元素的地址,即s[2]的地址,然后将a[2]的地址赋给p。
s[2]的地址等价于s+2,因此循环条件p<s+4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3次执行循环体
执行printf(“%c %s\\n”,*p,p);即以字符%c形式输出*p所对应的字符。此时p指
向数组中的第3个元素,即s[2],因此*p表示s[2]中的值,即’C’. 然后再以字
符串%s的形式输出以p中地址为首地址的整个字符串,此时p指向s[2],即
从s[2]开始,依次输出后面的字符串,因此又输出CD
执行完循环体,转向执行表达式3,即p= p+1。p+1表示以p当前所指向的
位置起始,之后1个元素的地址,即s[2]的地址,然后将s[2]的地址赋给p。
s[2]的地址等价于s+3,因此循环条件p<s+4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
第4次执行循环体
执行printf(“%c %s\\n”,*p,p);即以字符%c形式输出*p所对应的字符。此时p指
向数组中的第4个元素,即s[3],因此*p表示s[3]中的值,即’D’. 然后再以字
符串%s的形式输出以p中地址为首地址的整个字符串,即输出D
执行完循环体,转向执行表达式3,即p= p+1。p+1表示以p当前所指向的
位置起始,之后1个元素的地址,即s[3]的地址,然后将s[3]的地址赋给p。
s[3]的地址等价于s+4,因此循环条件p<s+4不成立,结束循环
1.
#include<stdio.h>
struct st
{ int x;
int y;
} a[2]={5, 7, 2, 9} ;
main()
{
printf(\”%d\\n\”,a[0].y*a [1].x);
}
运行结果是:
14
首先是定义结构体st,st有两个整型成员x,y。
然后定义一个st类型的数组a,a的长度为2,即数组中含有两个st类型的元素,分别是a[0]和a[1]. 对a进行初始化,此题是按照储存顺序进行初始化,即将5赋给a[0]中的x(即a[0].x=5); 将7赋给a[0]中的y(即a[0].y=7); 将2赋给a[1]中的x(即a[1].x=2); 将9赋给a[1]中的y(即a[1].y=9);
执行main函数,输出表达式a[0].y*a [1].x的值,即7*2的值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2.
#include<stdio.h>
main( )
{struct stu
{int num;
char a[5];
float score;
}m={1234,”wang”,89.5};
printf(“%d,%s,%f”,m.num,m.a,m.score);
}
运行结果是:
1234,wang,89.5
3.
#include<stdio.h>
struct cmplx
{ int x;
int y;
} cnum[2]={1, 3, 2, 7};
main( )
{
printf(“%d\\n”, cnum[0].y * cnum[1].x );
}
运行结果是:6
与第一题解法同
4.
#include <stdio.h>
struct abc
{ int a, b, c; };
main()
{ struct abc s[2]={{1,2,3},{4,5,6}};
int t;
t=s[0].a+s[1].b;
printf(\”%d \\n\”,t);
}
运行结果是:6
与第一题解法同
1.输入一个字符,判断该字符是数字、字母、空格还是其他字符。
main( )
{ char ch;
ch=getchar();
if( ch>=’a’&&ch<=’z’|| ch>=’A’&&ch<=’Z’ )
printf(\”It is an English character\\n\”);
else if( ch>=’0’&&ch<=’9’ )
printf(\”It is a digit character\\n\”);
else if( ch== ‘ ’ )
printf(\”It is a space character\\n\”);
else
printf(\”It is other character\\n\”); }
第1空:字符在计算机中以ASCII码的形式存储。所以当输入的字符,即ch中字符所对应的ASCII码的范围在英文字母的ASCII码的范围内即可,参照p377。由于英文字母又分为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因此此处用一个逻辑或表达式,表示ch中是小写字母或者大写字母,都能使得表达式成立。ch>=97&&ch<=122|| ch>=65&&ch<=90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本题区间所对应的表达式,不可写作97<=ch<=122,也不可写作’A’<=ch <=’Z’. 对于97<=ch<=122因为在计算此表达式时的顺序是从左向右,因此先计算97<=ch。无论ch中的取值如何,表达式97<=ch的值只有两种情况:0或1.所以无论是0还是1,都小于122,因此97<=ch<=122恒成立。
第3空,判断ch中是否为空格,也是通过ch中字符与空格字符的ASCII码来判断。在判断表达式的值是否相等时,用关系符号==;不要用赋值符号=。
2.下列程序的功能是从输入的整数中,统计大于零的整数个数和小于零的整数个数。用输入0来结束输入,用i,j来放统计数,请填空完成程序。
void main()
{ int n,i=0,j=0;
printf(“input a integer,0 for end\\n”);
scanf(“%d”,&n);
while ( n或n!=0 ) {
if(n>0) i= i+1 ;
else j=j+1;
}
printf(“i=%4d,j=%4d\\n”,i,j);
}
此题用i来记录大于零的整数,用j记录小于零的整数。所以循环条件是n(或者n!=0)即当n不为0时执行循环体。在循环体中是一个选择语句。如果n>0,则令i加1,相当于令正整数的个数加1;否则(即n<0),令j加1,相当于令负整数的个数加1。
3.编程计算1+3+5+……+101的值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i, sum = 0;
for (i = 1; i<=101 ; i=i+2; )
sum = sum + i;
printf(\”sum=%d\\n\”, sum); }
for语句的一般形式详见p120.
表达式1为i = 1,为循环变量赋初值,即循环从1开始,本题从1到101,因此终值是101,表达式2是循环条件,用来控制循环的结束,因此循环条件为i<=101;表达式3为循环变量的自增,本题是
4.编程计算1+3+5…+99的值
main()
{ int i, sum = 0;
i=1;
while ( i<100 )
{ sum = sum + i;
I=i+2 ; }
printf(\”sum=%d\\n\”, sum);
}
5.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判断它是否是英文字母。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char c;
printf(\”input a character:\”);
c=getchar();
if(c>= ‘A’ &&c<= ‘Z’ || c>=‘a’ &&c<= ‘z’) printf(\”Yes\\n\”);
else printf(\”No\”);
}
6. 下面程序的功能是在a数组中查找与x值相同的元素所在位置,请填空。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a[10],i,x;
printf(“input 10 integers:”);
for(i=0;i<10;i++)
scanf(“%d”,&a[i]);
printf(“input the number you want to find x:”);
scanf(“%d”, &x );
for(i=0;i<10;i++)
if( x==a[i] )
break;
if( i<10 )
printf(“the pos of x is:%d\\n”,i);
else printf(“can not find x!\\n”);
}
7.程序读入20个整数,统计非负数个数,并计算非负数之和。
#include <stdio.h>
main( )
{ int i, a[20], s, count;
s=count=0;
for(i=0; i<20; i++)
scanf(“%d”, &a[i] );
for(i=0; i<20; i++)
{ if( a[i]<0 ) continue ;
s+=a[i] ;
count++;
}
printf(“s=%d\\t count=%d\\n”, s, count”);
}
8. 输入一个正整数n (1<n≤10),再输入n个整数,用选择法将它们从小到大排序后输出。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int i, index, k, n, temp;
/* 定义1个数组a,它有10个整型元素*/
printf(“Enter n: \”);
printf(“Enter %d integers: \”, n);
for(i = 0; i < n; i++)
scanf(\”%d\”, &a[i]);
for(k = 0; k < n-1; k++){ /* 对n个数排序 */
index = k;
for( )
if( ) index = i;
}
printf(\”After sorted: \”);
for(i = 0; i < n; i++) /* 输出n个数组元素的值 */
return 0;}
一、 下面每个程序的划线处有语法或逻辑错误,请找出并改正,使其得到符合题意的执行结果。
1.求1
2
3
4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n
main()
{ long int sum; / /若定义变量的语句有错误,常见考点有两个:(1)变量的类型,(2)在定义用于存放运算结果的变量时,一定要赋初值。一般赋值0或者循环初值。
int n,i=1;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scanf(\”%d\”,n); //若scanf语句有错误,常见考点有两个:(1)格式声明符号要与后面欲赋值的变量的类型一致,此题%d与n的类型int一致(详见p69-78);(2)变量的前面要有地址符号&
printf(“\\n”);
while(i<n) // 循环条件用于控制循环的次数,若以i<n 为循环条件,则意味着i的终值为n-1, 由于且i初值为1,因此一共能够循环n-1次。比要求少了1次,因此应改为i<=n 或者i<n+1
{ sum=sum*i; // 若不为sum赋初值,则此处无法计算sum*i。
i++;
}
printf(\”sum=%d\”,sum); //若printf语句有错误,常见考点有1个:格式声明符号要与后面欲输出的变量的类型一致,此题%d与sum的类型long int不一致,应改为%ld(详见p69-78);
}
sum应初始化 即加入sum=1
第四行改为:scanf(“%d”,&n);
第六行改为:while(i<=n)或者 while(i<n+1)
第十行改为:printf(\”sum=%ld\”,sum);
2.求一个数组中最大值及其下标。
main( )
{ int max,j,m;
int a[5];
for(j=1;j<=5;j++) // j=1为循环变量j赋初值为1,同时用j作为数字元素的逻辑地址下标。因此输出的时候只能从a[1]开始输出,无法输出a[0].因此应将j赋初值0,相应的循环条件改为j<5或者j<=4用于控制循环执行5次
scanf(“%d”,a); //若scanf语句有错误,常见考点有两个:(1)格式声明符号要与后面欲赋值的变量的类型一致,此题%d与a的类型int一致(详见p69-78);(2)变量的前面要有地址符号&
max=a[0];
for(j=1;j<=5;j++) //修改思路与上一个for语句同
if(max>a[j])
{ max=a[j];
m=j;
}
printf(“下标:%d\\n最大值:%d”, j, max) //j为for语句的循环变量,当for语句执行完之后,j中的值为6,并非最大值下标,在执行某一次循环的比较过程中,将当时最大值的下标存在了m里
}
第四行改为:for(j=0;j<5;j++)
第五行改为:scanf(“%d”,&a[j]);
第七行改为:for(j=1;j<5;j++)
第八行改为:if(max<a[j])
第十三行改为:printf(“下标:%d\\n最大值:%d”, m,max)
3.用一个函数求两个数之和。
sum(x,y) //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p173-174
{ float z;
z=x+y;
return; //return语句后面可以返回0、常量、变量和表达式的值。
}
main()
{ float a,b;
int c; / /若定义变量的语句有错误,常见考点有两个:(1)变量的类型,(2)在定义用于存放运算结果的变量时,一定要赋初值。一般赋值0或者循环初值。
scanf(\”%f,%f\”,&a,&b);
c=sum(a,b);
printf(\”\\nSum is %f\”,sum);
}
第一行改为:float sum(float x, float y );
第四行改为:return(z);或者return z;
第八行:float c;
第十一行:printf(\”\\nSum is %f\”,c);
4. 程序读入20个整数,统计非负数个数,并计算非负数之和.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 s , count ,n=20;
int a[n]; //数组定义的一般形式,详见p143, 其中的常量表达式不能为变量
s=count=1;
for( i=1, i<20, i- -) // for语句的格式,三个表达式之间用分号,且分号不可省略
scanf(“%d”, a[i] ); //若scanf语句有错误,常见考点有两个:(1)格式声明符号要与后面欲赋值的变量的类型一致,此题%d与n的类型int一致(详见p69-78);(2)变量的前面要有地址符号&
for(i=0;i<20;i++)
{
if(a[i]<0)
break; // break与continue的区别 p128. 在改错题中若错误出现在break语句,则通常是将break换为continue;反之,若错误出现在continue,通常是将其换为break
s +=a[i];
count++;
}
printf(“s=%f count=%f\\n”, s, count); //若printf语句有错误,常见考点有1个:格式声明符号要与后面欲输出的变量的类型一致
}
答案:int a[20]
s=count=0;
for(i=0;i<20;i–)
scanf(“%d”,&a[i]);
continue;
printf(“s=%d count=%d\\n”,s,count);
5. 从键盘输入整数x的值,并输出y的值.
main()
{ float x,y;
scanf(“%d”,&x);
y=3.5+x;
printf(“y=%d”);
}
正确的: int x; float y;
printf(“y=%f”,y);
6 编程计算下面分段函数, 输入x, 输出y
main()
{ int x,y;
printf(“\\n Input x:\\n”);
scanf(“%d”, x); // 错误同上题scanf
if(x<0)
y=x-1;
else if(x>=0||x<=10) // ||表示逻辑或,当左边表达式成立或者右边表达式成立时,整个表达式成立。 &&表示逻辑与,当左边表达式和右边表达式同时成立时,整个表达式成立。此处用逻辑表达式来表示x的区间[0,10], 因此应改用逻辑与符号
y=2x-1; // C语言中乘号不能省略,且用*表示乘法运算
else
y=3x-1; // C语言中乘号不能省略,且用*表示乘法运算
printf(“y=%d”,&y); //printf与scanf不用,printf后面给出的是变量名列表或表达式列表,无需地址符号
}
第一处改为:scanf(“%d”,& x);
第二处改为:x>=0&&x<=10
第三处改为:y=2*x-1;
第四处改为:y=3*x-1;
第五处改为:printf(“y=%d”,y);
7. 求100~300间能被3整除的数的和。
main()
{ int n;
long sum; / /若定义变量的语句有错误,常见考点有两个:(1)变量的类型,(2)在定义用于存放运算结果的变量时,一定要赋初值, 一般赋值0或者循环初值。
for(n=100,n<=300,n++) // for语句的格式,三个表达式之间用分号,且分号不可省略
{
if(n%3=0) // = 是赋值符号,用于将右边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是关系符号,用来判断两个值是否相等 。改错中if后面表达式中的赋值符号是常见的考点。
sum=sum*n;
}
printf(“%ld ”,sum);
}
第一处改为:long sum=0;
第二处改为:for(n=100;n<=300;n++)
第三处改为:if(n%3==0)
第四处改为:sum=sum+n;
8. 求表达
的值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int fun(int x, int y);
main()
{ int a,b; float f;
scanf(“%d,%d”,a,b); //与改错第1题中的scanf错误相同
if(ab>0){ // C语言中乘号不能省略,且用*表示乘法运算
fun(a,b); // 调用带有返回值的函数,应将函数的返回值保存在变量里
printf(\”The result is:%d\\n\”, &f) //与第6题中printf错误相同
}
else printf(“error!”);}
fun(x, y) // 定义函数的一般形式p173-174
{ float result;
result = sqrt(a+b);
return; //return语句后面可以返回0、常量、变量和表达式的值。
}
第一处改为:if(a*b>0)
第二处改为:f= fun(a,b);
第三处改为:printf(\”The result is:%d\\n\”,f);
第四处改为:float fun(int x, int y)
第五处改为:f= fun(a,b);
第六处改为:result = sqrt(a*b);
第七处改为:return result;
1.输入2个整数,求两数的平方和并输出。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t a ,b,s;
printf(\”please input a,b:\\n\”);
scanf(\”%d%d”,&a,&b);
s=a*a+b*b;
printf(\”the result is %d\\n\”,s);
return 0;
}
2. 输入一个圆半径r,当r>=0时,计算并输出圆的面积和周长,否则,输出提示信息。
#include <stdio.h>
#define PI 3.14
int main(void)
{ double r ,area , girth;
printf(\”please input r:\\n\”);
scanf(\”%lf\”,&r);
if (r>=0)
{ area =PI*r*r;
girth =2*PI*r ;
printf(\”the area is %.2f\\n\”, area);
printf(\”the girth is %.2f\\n\”, girth);}
else
printf(\”Input error!\\n\”);
return 0;
}
3、已知函数y=f(x),编程实现输入一个x值,输出y值。
2x+1 (x<0)
y= 0 (x=0)
2x-1 (x>0)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x,y;
scanf(“%d”,&x);
if(x<0) y=2*x+1;
else if(x>0) y=2*x-1;
else y=0;
printf(“%d”,y);
}
4.从键盘上输入一个百分制成绩score,按下列原则输出其等级:score≥90,等级为A;80≤score<90,等级为B;70≤score<80,等级为C;60≤score<70,等级为D;score<60,等级为E。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int data;
char grade;
printf(\”Please enter the score:\”);
scanf(\”%d”, &data);
switch(data/10)
{ case 10:
case 9 : grade=’A’; break;
case 8: grade=’B’; break;
case 7: grade=’C’; break;
case 6: grade=’D’; break;
default: grade=’E’;
}
printf(\”the grade is %c”,grade);
}
5. 编一程序每个月根据每个月上网时间计算上网费用,计算方法如下:
要求当输入每月上网小时数,显示该月总的上网费用(6分)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hour;
float fee;
printf(“please input hour:\\n”);
scanf(“%d”,&hour);
if(hour<=10)
fee=30;
else if(hour>=10&&hour<=50)
fee=3*hour;
else fee=hour*2.5;
printf(“The total fee is %f”,fee);
}
6. 从键盘输入10个整数,统计其中正数、负数和零的个数,并在屏幕上输出。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
int a, i,p=0,n=0,z=0;
printf(\”please input number\”);
for(i=0;i<10;i++){
scanf(\”%d,\”,&a);
if (a>0) p++;
else if (a<0) n++;
else z++;
}
printf(\”正数:%5d, 负数:%5d,零:%5d\\n\”,p,n,z);
}
7、编程序实现求1-10之间的所有数的乘积并输出。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 int i;
long sum=1;
for(i=1; i<=10; i=i+1)
sum=sum*i;
printf(“the sum of odd is :%ld”,sum);
}
8. 从键盘上输入10个数,求其平均值。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int a,i,sum=0;
float ave;;
for(i=0;i<10;i++){
scanf(\”%d\”,&a);
sum+=a;
}
ave=(float)sum/10;
printf(\”ave = %f\\n\”, ave);
}
9、编程序实现求1-1000之间的所有奇数的和并输出。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 int i, sum=0;
for(i=1; i<1000; i=i+2)
sum=sum+i;
printf(“the sum of odd is :%d”,sum);
}
10.有一个分数序列:2/1,3/2,5/3,8/5,13/8,……编程求这个序列的前20项之和。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int i,t,n=20;
float a=2,b=1,s=0;
for(i=1;i<=n;i++)
{s=s+a/b;
t=a;
a=a+b;
b=t;
}
printf(\”sum=%6.2f\”,s);
}
11.从键盘输入两个数,求出其最大值(要求使用函数完成求最大值,并在主函数中调用该函数)
#include <stdio.h>
float max(float x,float y);
void main()
{ float a,b,m;
scanf(\”%f,%f\”,&a,&b);
m=max(a,b);
printf(\”Max is %f\\n\”,m);
}
float max(float x,float y)
{
if (x>=y)
return x;
else
return y;
}
12. 编写程序,其中自定义一函数,用来判断一个整数是否为素数,主函数输入一个数,输出是否为素数。
#include <math.h>
#include <stdio.h>
int IsPrimeNumber(int number)
{ int i;
if (number <= 1)
return 0;
for (i=2; i<sqrt(number); i++)
{ if ((number % i) == 0)
return 0; }
return 1;}
void main()
{ int n;
printf(“Please input n:”);
scanf(“%d”,&n);
if(IsPrimeNumber(n))
printf(“\\n%d is a Prime Number”,n);
else printf(“\\n%d is not a Prime Number”,n);}
13、从键盘输入n个数存放在数组中,将最小值与第一个数交换,输出交换后的n个数。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int i,n,iIndex,temp;
int a[10];
printf(\”Enter n: \”);
scanf(\”%d\”, &n);
printf(\”Enter %d integers:\\n \”);
for(i=0;i<n;i++)
scanf(\”%d\”, &a[i]);
iIndex=0;
for(i=1;i<n;i++){
if(a[i]<a[iIndex]) iIndex=i;
}
temp=a[0];a[0]=a[iIndex];a[iIndex]=temp;
for(i=0;i<n;i++)
printf(\”%5d\”, a[i]);
printf(\”\\n\”);
return 0;
}
第二种解法 利用函数
#include<stdio.h>
int comp(int arry[], int n)
{
int i,index,temp;
printf(\”为数组赋值:\\n\”);
for(i=0;i<n;i++)
{ scanf(\”%d\”,&arry[i]);
}
for(i=1,index=0;i<=n-1;i++)
{ if(arry[i]<arry[index])
{ index=i;
}
}
temp=arry[0];arry[0]=arry[index];arry[index]=temp;
for(i=0;i<n;i++)
{ printf(\”%d \”,arry[i]);
}
return 0;
}
main()
{ int n;
int a[10];
printf(\”为n赋值:\\n\”);
scanf(\”%d\”,&n);
comp(a,n);}
大学C语言库(含答案)
单项选择
==================================================
题号:1482
执行以下程序段后,输出结果和a的值是()。 int a=10; printf(\”%d\”,a++);
A、11 和 10
B、11 和 11
C、10 和 11
D、10 和 10
答案:
C
题号:2100
已知字符\’A\’的ASCⅡ代码值是65,字符变量c1的值是\’A\’,c2的值是\’D\’.执行语句printf(\”%d,%d\”,c1,c2-2);后,输出结果是
A、65,66
B、A,B
C、65,68
D、A,68
答案:
A
题号:5055
相同结构体类型的变量之间,可以()。
A、比较大小
B、地址相同
C、赋值
D、相加
答案:
C
题号:3217
int a[10];合法的数组元素的最小下标值为()。
A、1
B、0
C、10
D、9
答案:
B
题号:45
能正确表示逻辑关系:\” a≥10或a≤0 \”的C语言表达式是
A、a>=0 | a<=10
B、a>=10 or a<=0
C、a>=10 && a<=0
D、a>=10 || a<=0
答案:
D
题号:157
main()
{int x=1,a=0,b=0;
switch (x)
{ case 0: b++;
case 1: a++;
case 2: a++;b++;} printf(\”a=%d,b=%d\”,a,b);
}该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A、2,2
B、2,1
C、1,1
D、1,0
答案:
B
题号:4784
设变量a是整型,f是实型,i是双精度型,则表达式10+\’a\’+i*f值的
数据类型为()。
A、不确定
B、double
C、int
D、float
答案:
B
题号:1647
以下程序中,while循环的循环次数是______
main()
{
int i=0;
while(i<10)
{
if(i<1) continue;
if(i==5) break;
i++;
}
}
A、死循环,不能确定次数
B、6
C、4
D、1
答案:
A
题号:191
若有说明语句:char c=\’\\72\’;则变量c()。
A、说明不合法,c的值不确定
B、包含3个字符
C、包含1个字符
D、包含2个字符
答案:
C
题号:1300
下列程序运行结果为:
#define P 3
#define S(a) P*a*a
main()
{int ar;
ar=S(3+5);
printf(\”\\n%d\”,ar);
}
A、192
B、25
C、29
D、27
答案:
C
判断
==================================================
题号:6755
若i =3,则printf(\”%d\”,-i++);输出的值为 -4。
答案:错误
题号:6167
表达式 (j=3, j++) 的值是4.
答案:错误
题号:1495
C语言中只能逐个引用数组元素而不能一次引用整个数组。
答案:正确
题号:2921
参加位运算的数据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数据。
答案:错误
题号:2691
若有 int i=10,j=2;则执行完i*=j+8;后ⅰ的值为28。
答案:错误
题号:464
若 a=3,b=2,c=1 则关系表达式\”(a>b)==c\” 的值为\”真\”。
答案:正确
题号:66
若有 # define S(a,b) a*b 则语句 area=S(3,2); area的值为6。
答案:正确
题号:758
若有宏定义:#define S(a,b) t=a;a=b;b=t由于变量t没定义,
所以此宏定义是错误的。
答案:错误
题号:2158
#define 和printf 都不是C语句。
答案:正确
题号:5102
关系运算符<= 与 == 的优先级相同。
答案:错误
填空
==================================================
题号:1076
表达式3.5 + 1 / 2的计算结果是_____。
答案:
空 1:
3.5
题号:551
请写出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_____。
main()
{ int a = 100;
if( a > 100) printf(“%d\\n”, a > 100);
else printf(“%d\\n”, a <= 100);
}
答案:
空 1:
1
题号:3255
表达式(int)((double)(5/2)+2.5)的值是_____.
答案:
空 1:
4
题号:2472
阅读下面程序,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为_____。
#include \”stdio.h\”
main()
{
char a,b;
for(a=′0′,b=′9′;a<b;a++,b–)
printf(\”%c%c\”,a,b);
printf(\”\n\”);
}
答案:
空 1:
0918273645
题号:937
以下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_____。
int i = 0, sum = 1;
do
{ sum += i++;
} while( i < 5);
printf(“%d\\n”, sum);
答案:
空 1:
11
题号:5213
以下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t x = 0177;
printf(“x = %3d, x = %6d, x = %6o, x = %6x, x = %6u\\n”, x, x, x, x, x);
答案:
空 1:
x = 127
空 2:
x = 127
空 3:
x = 177
空 4:
x = 7f
空 5:
x = 127
题号:3210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_____。
main()
{ int a = 3, b = 2, c = 1;
c -= ++b;
b *= a + c;
{ int b = 5, c = 12;
c /= b * 2;
a -= c;
printf(“%d, %d, %d, ”, a, b, c );
a += –c;
}
printf(“%d, %d, %d\\n”, a, b, c);
}
答案:
空 1:
2,5,1,2,3,-2
题号:4474
当计算机用两个字节存放一个整数时,其中能存放的最大十进制整数是_____、最小十进制整数是_____,它们的二进制形式是_____。
答案:
空 1:
65535
空 2:
-32768
空 3:
1111 1111 1111 1111,1000 0000 0000 0000
题号:2791
结构化程序由_____、_____、_____三种基本结构组成。
答案:
空 1:
顺序
空 2:
条件分支 【或】 选择
空 3:
循环
题号:561
阅读下面程序,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_____。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x,y,z;
x = 1; y = 2; z = 3;
if(x>y)
if(x>z)printf(\”%d\”,x);
else printf(\”%d\”,y);
printf(\”%d\n\”,z);
}
答案:
空 1:
3
程序设计
==================================================
题号:2660
/*————————————————
【程序设计】
————————————————–
功能:计算出k以内最大的10个能被13或17整除的自然数之
和。(k〈3000)。
————————————————*/
#include <stdio.h>
#include\”conio.h\”
void bky();
int fun(int k)
{
/**********Begin**********/
/********** End **********/
}
main()
{
int m;
printf(\”Enter m: \”);
scanf(\”%d\”, &m);
printf(\”\\nThe result is %d\\n\”, fun(m));
bky();
}
void bky()
{
FILE *IN,*OUT;
int s ;
int t;
int o;
IN=fopen(\”in.dat\”,\”r\”);
if(IN==NULL)
{
printf(\”Read FILE Error\”);
}
OUT=fopen(\”out.dat\”,\”w\”);
if(OUT==NULL)
{
printf(\”Write FILE Error\”);
}
for(s=1;s<=5;s++)
{
fscanf(IN,\”%d\”,&t);
o=fun(t);
fprintf(OUT,\”%d\\n\”,o);
}
fclose(IN);
fclose(OUT);
}
示例代码:
int a=0,b=0;
while((k>=2)&&(b<10))
{if((k%13==0)||(k%17==0))
{a=a+k;b++;}
k–;
}
return a;
题号:5854
C语言中不可以嵌套的是()。
A、选择语句
B、循环语句
C、函数调用
D、函数定义
答案:
D
题号:1957
C语言中,逻辑\”真\”等价于
A、非零的整数
B、大于零的整数
C、非零的数
D、大于零的数
答案:
C
题号:3786
用户定义的函数不可以调用的函数是()。
A、本文件外的
B、main函数
C、本函数下面定义的
D、非整型返回值的
答案:
B
题号:1764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程序中注释部分可以出现在程序中任意合适的地方
B、分号是C语句之间的分隔符,不是语句的一部分
C、花括号“{“和”}”只能作为函数体的定界符
D、构成C程序的基本单位是函数,所有函数名都可以由用户命名
答案:
A
题号:299
下面四个选项中,均是不合法的浮点数的选项是()。
A、-e3 .234 1e3
B、160. 0.12 e3
C、123 2e4.2 .e5
D、-.18 123e4 0.0
答案:
C
题号:6131
假定所有变量均已正确定义,下列程序段运行后x的值是()。
k1=1;
k2=2;
k3=3;
x=15;
if(!k1) x–;
else if(k2) x=4;
else x=3;
A、15
B、14
C、3
D、4
答案:
D
题号:3208
若变量已正确定义,以下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
x=5.16894;
printf(“%f\\n”, (int)(x*1000+0.5)/(float)1000);
A、5.17000
B、输出格式说明与输出项不匹配,输出无定值
C、5.168000
D、5.169000
答案:
D
题号:5043
以下选项中合法的实型常数是()。
A、5E2.0
B、1.3E
C、E-3
D、.2E0
答案:
D
题号:5608
有以下程序
main()
{ int i;
for(i=0; i<3; i++)
switch(i)
{ case 1: printf(\”%d\”, i);
case 2: printf(\”%d\”, i);
default : printf(\”%d\”, i);
}
}
执行后输出结果是
A、011122
B、120
C、012020
D、012
答案:
A
题号:572
对以下说明语句 int a[10]={6,7,8,9,10}; 的正确理解是()。
A、将5个初值依次赋给a[1]至a[5]
B、将5个初值依次赋给a[6]至a[10]
C、因为数组长度与初值的个数不相同,所以此语句不正确
D、将5个初值依次赋给a[0]至a[4]
答案:
D
判断
==================================================
题号:1325
若有说明int c;则while(c=getchar());是正确的C语句。
答案:正确
题号:3386
若有int ⅰ=10, j=0;则执行完语句
if (j=0)ⅰ+ +; else ⅰ- -; ⅰ的值为11。
答案:错误
题号:464
若 a=3,b=2,c=1 则关系表达式\”(a>b)==c\” 的值为\”真\”。
答案:正确
题号:2316
while和do…while循环不论什么条件下它们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答案:错误
题号:2989
char c[]=\”Very Good\”; 是一个合法的为字符串数组赋值的语句。
答案:正确
题号:5034
语句scanf(\”%7.2f\”,&a);是一个合法的scanf函数。
答案:错误
题号:2067
如果想使一个数组中全部元素的值为0,可以写成
int a[10]={0*10};
答案:错误
题号:5263
x*=y+8 等价于 x=x*(y+8)。
答案:正确
题号:3862
如果函数值的类型和return语句中表达式的值不一致,则以
函数类型为准。
答案:正确
题号:3558
整数 -32100可以赋值给int型和long int型变量。
答案:正确
填空
==================================================
题号:551
请写出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_____。
main()
{ int a = 100;
if( a > 100) printf(“%d\\n”, a > 100);
else printf(“%d\\n”, a <= 100);
}
答案:
空 1:
1
题号:1575
对以下数学式,写出三个等价的C语言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空 1:
a/c/b 【或】 a/(b*c) 【或】 a/b/c
空 2:
a/c/b 【或】 a/b/c 【或】 a/(b*c)
空 3:
a/b/c 【或】 a/c/b 【或】 a/(b*c)
题号:1076
表达式3.5 + 1 / 2的计算结果是_____。
答案:
空 1:
3.5
题号:2758
若x为double型变量,请写出运算x = 3.2, ++x后表达式的值_____和变量的值_____。
答案:
空 1:
4.2
空 2:
4.2
题号:582
以下程序的执行结果是_____。
main()
{
int k=8;
switch(k)
{
case 9: k+=1;
case 10: k+=1;
case 11: k+=1; break;
default: k+=1;
}
printf(\”%d\n\”,k);
}
答案:
空 1:
9
题号:2868
若要通过以下语句给a、b、c、d分别输入字符A、B、C、D,给w、x、y、z分别输入
10、20、30、40,正确的输入形式是_____。请用<CR>代表Enter键。
scanf(“%d%c%d%c%d%c%d%c”, &w, &a, &x,&b, &y, &c, &z, &d);
答案:
空 1:
10A20B30C40D<CR>
题号:4063
以下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double a = 513.789215;
printf(“a = %8.6f, a = %8.2f, a = %14.8f, a = %14.8lf\\n”, a, a, a, a);
答案:
空 1:
a = 513.789215
空 2:
a = 513.79
空 3:
a = 513.78921500
空 4:
a = 513.78921500
题号:5076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_____。
main()
{ int a=0;
a+=(a=8);
printf(\”%d\n\”,a); }
答案:
空 1:
16
题号:5410
以下程序的执行结果是_____。
main()
{
int a, b, *p = &a, *q = &b;
a = 10;
b = 20;
*p = b;
*q = a;
printf(“a = %d, b = %d\\n”, a, b);
}
答案:
空 1:
a = 20, b = 20
题号:6975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_____。
main()
{ int x = 2;
while ( x– );
printf(“%d\\n”, x);
}
答案:
空 1:
-1
程序设计
==================================================
题号:58
/*————————————————
【程序设计】
————————————————–
功能:将字符串中的小写字母转换为对应的大写字母,
其它字符不变。
————————————————*/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io.h>
void bky();
void change(char str[])
{
/**********Begin**********/
/********** End **********/
}
main()
{
void change();
char str[40];
gets(str);
change(str);
puts(str);
bky();
}
void bky()
{
FILE *IN,*OUT;
char i[200];
IN=fopen(\”in.dat\”,\”r\”);
if(IN==NULL)
{
printf(\”Read FILE Error\”);
}
OUT=fopen(\”out.dat\”,\”w\”);
if(OUT==NULL)
{
printf(\”Write FILE Error\”);
}
fscanf(IN,\”%s\”,i);
change(i);
fprintf(OUT,\”%s\\n\”,i);
fclose(IN);
fclose(OUT);
}
示例代码:
int i;
for(i=0;str[i]!=\’\\0\’;i++)
if(str[i]>=\’a\’ && str[i]<=\’z\’)
str[i]=str[i]-32;
题号:45
能正确表示逻辑关系:\” a≥10或a≤0 \”的C语言表达式是
A、a>=0 | a<=10
B、a>=10 or a<=0
C、a>=10 && a<=0
D、a>=10 || a<=0
答案:
D
题号:53
若已定义x为int类型变量,下列语句中说明指针变量p的正确语句是()。
A、int *p=&x;
B、int p=&x;
C、*p=*x;
D、int *p=x;
答案:
A
题号:2244
字符串指针变量中存入的是
A、第一个字符
B、字符串
C、字符串的首地址
D、字符串变量
答案:
C
题号:3722
下列字符数组长度为5的是
A、char c[10]= {\’h\’, \’a\’, \’b\’, \’c\’, \’d\’};
B、char b[]= {\’h\’, \’a\’, \’b\’, \’c\’, \’d\’, \’\\0\’};
C、char a[]={\’h\’, \’a\’, \’b\’, \’c\’, \’d\’};
D、char d[6]= {\’h\’, \’a\’, \’b\’, \’c\’, \’\\0\’ };
答案:
C
题号:2703
从键盘上输入某字符串时,不可使用的函数是()。
A、getchar()
B、scanf()
C、fread()
D、gets()
答案:
A
题号:3402
以下对整型数组a的正确说明是:
A、int n = 10, a[n];
B、
C、
D、int a(10);
答案:
C
题号:130
若char a[10];已正确定义,以下语句中不能从键盘上给a数组的
所有元素输入值的语句是()。
A、scanf(\”%s\”,a);
B、for(i=0;i<10;i++)a[i]=getchar();
C、a=getchar();
D、gets(a);
答案:
C
题号:191
若有说明语句:char c=\’\\72\’;则变量c()。
A、说明不合法,c的值不确定
B、包含3个字符
C、包含1个字符
D、包含2个字符
答案:
C
题号:4539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main()
{ int i = 1, j = 3;
printf(“%d,”, i++);
{ int i = 0;
i += j * 2;
printf(“%d,%d,”, i, j );
}
pritnf(“%d,%d\\n”, i, j );
}
A、1,6,3,2,3
B、2,7,3,2,3
C、1,7,3,2,3
D、2,6,3,2,3
答案:
A
题号:300
以下对一维整型数组a的正确说明是()。
A、#define SIZE 10 (换行) int a[SIZE];
B、int a(10);
C、int n; scanf(\”%d\”,&n); int a[n];
D、int n=10,a[n];
答案:
A
判断
==================================================
题号:2691
若有 int i=10,j=2;则执行完i*=j+8;后ⅰ的值为28。
答案:错误
题号:2067
如果想使一个数组中全部元素的值为0,可以写成
int a[10]={0*10};
答案:错误
题号:1118
函数调用语句:func(rec1,rec2+rec3,(rec4,rec5));中,含有的实参个数是5.
答案:错误
题号:1534
C语言所有函数都是外部函数.
答案:错误
题号:2158
#define 和printf 都不是C语句。
答案:正确
题号:6321
循环结构中的continue语句是使整个循环终止执行
答案:错误
题号:2583
在程序中定义了一个结构体类型后,可以多次用它来定义具有
该类型的变量。
答案:正确
题号:3386
若有int ⅰ=10, j=0;则执行完语句
if (j=0)ⅰ+ +; else ⅰ- -; ⅰ的值为11。
答案:错误
题号:2998
c程序总是从程序的第一条语句开始执行.
答案:错误
题号:5034
语句scanf(\”%7.2f\”,&a);是一个合法的scanf函数。
答案:错误
填空
==================================================
题号:582
以下程序的执行结果是_____。
main()
{
int k=8;
switch(k)
{
case 9: k+=1;
case 10: k+=1;
case 11: k+=1; break;
default: k+=1;
}
printf(\”%d\n\”,k);
}
答案:
空 1:
9
题号:5171
把a1、a2定义成单精度实型变量,并赋初值1的说明语句是_____。
答案:
空 1:
float a1 = 1.0, a2 = 1.0;
题号:63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_____。
#define PR(ar) printf(“ar = %d “, ar)
main()
{ int j, a[] = { 1, 3, 5, 7, 9, 11, 13, 15}, *p = a + 5;
for(j = 3; j ; j–)
switch( j )
{ case 1:
case 2: PR(*p++); break;
case 3: PR(*(–p) );
}
}
答案:
空 1:
ar=9 ar=9 ar=11
题号:3255
表达式(int)((double)(5/2)+2.5)的值是_____.
答案:
空 1:
4
题号:1076
表达式3.5 + 1 / 2的计算结果是_____。
答案:
空 1:
3.5
题号:6547
当a = 1、b = 2、c = 3时,以下if语句执行后,a、b、c中的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if(a > c)
b = a; a = c; c = b;
答案:
空 1:
3
空 2:
2
空 3:
2
题号:3925
阅读下面程序,则执行后程序的结果为_____。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a=0,b=0;
while(a<15)
a++;
while(b++<15);
printf(\”%d,%d\n\”,a,b);
}
答案:
空 1:
15, 16
题号:4473
有以下程序段:
s = 1.0;
for(k = 1; k <= n; k++)
s = s + 1.0 / (k * (k + 1));
printf(“%f\\n”, s);
请填空,使下面的程序段的功能完全与之等同。
s = 0.0;
_____;
k = 0;
do
{ s += d;
_____;
d = 1.0 / (k * (k + 1));
}while(_____ );
printf(“%f\\n”, s);
答案:
空 1:
d = 1.0
空 2:
k++
空 3:
k <= n
题号:6975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_____。
main()
{ int x = 2;
while ( x– );
printf(“%d\\n”, x);
}
答案:
空 1:
-1
题号:4423
下列程序的功能是输入一个整数,判断其是否是素数,若为素数输出1,否则输出0.请填空。
main()
{ int i, x, y=1;
scanf(\”%d\”, &x);
for(i=2; i<= _____; i++)
if_____{ y=0; break;}
printf(\”%d\n\”, y);
}
答案:
空 1:
x / 2
空 2:
!(x % i) 【或】 x % i == 0
程序设计
==================================================
题号:788
/*——————————————————-
【程序设计】
———————————————————
题目:用while语句求1~100的累计和。
——————————————————-*/
void bky();
int fun(int n)
{
/**********Begin**********/
/********** End **********/
}
void main()
{
int sum = 0;
sum=fun(100);
printf (\”sum = %d\\n\”, sum);
bky();
}
void bky()
{
FILE *IN,*OUT;
int i;
int iIN,iOUT;
IN=fopen(\”in.dat\”,\”r\”);
if(IN==NULL)
{
printf(\”Please Verify The Currernt Dir..it May Be Changed\”);
}
OUT=fopen(\”out.dat\”,\”w\”);
if(OUT==NULL)
{
printf(\”Please Verify The Current Dir.. it May Be Changed\”);
}
for(i=0;i<5;i++)
{
fscanf(IN,\”%d\”,&iIN);
iOUT=fun(iIN);
fprintf(OUT,\”%d\\n\”,iOUT);
}
fclose(IN);
fclose(OUT);
}
示例代码:
int i=1,sum=0;
while(i<=n)
{
sum=sum+i;
i++;
}
return sum;
题号:4662
变量p为指针变量,若p=&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a++
B、&*p==&a
C、(*p)++==a++
D、*&a==a
答案:
A
题号:6651
C语言允许函数类型缺省定义,此时函数值隐含的类型是()。
A、long
B、float
C、int
D、double
答案:
C
题号:6993
若已定义x和y为double类型,则表达式x=1,y=x+3/2 的值是()。
A、1
B、2.0
C、2.5
D、2
答案:
B
题号:6988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main()
{ int a = 2, b =5;
printf(“a=%%d,b=%%d\\n”,a, b);
}
A、a=%2,b=%5
B、a=%%d,b=%%d
C、a=%d,b=%d
D、a=2,b=5
答案:
C
题号:5659
若有定义int a[10],*p=a;,则p+5表示
A、元素a[5]的地址
B、元素a[6]的地址
C、元素a[6]的值
D、元素a[5]的值
答案:
A
题号:6490
若有说明:int *p,m=5,n;以下正确的程序段是()。
A、scanf(\”%d\”,&n);*p=n;
B、p=&n;*p=m;
C、p=&n;scanf(\”%d\”,*p)
D、p=&n;scanf(\”%d\”,&p);
答案:
B
题号:6073
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为()。
main()
{int m=7,n=4;
float a=38.4,b=6.4,x;
x=m/2+n*a/b+1/2;
printf(\”%f\\n\”,x);
}
A、28.000000
B、27.500000
C、28.500000
D、27.000000
答案:
D
题号:401
以下所列的C语言常量中,错误的是()。
A、\’\\72\’
B、0xFF
C、2L
D、1.2e0.5
答案:
D
题号:1684
int a=1,b=2,c=3; if(a>c)b=a;a=c;c=b;则c的值为()。
A、3
B、2
C、不一定
D、1
答案:
B
题号:961
C语言中 while 和 do-while 循环的主要区别是()。
A、while的循环控制条件比 do-while的循环控制条件更严格
B、do-while 的循环体至少无条件执行一次
C、do-while 的循环体不能是复合语句
D、do-while 允许从外部转到循环体内
答案:
B
判断
==================================================
题号:3927
两个字符串中的字符个数相同时才能进行字符串大小的比较
答案:错误
题号:5124
7&3+12的值是15。
答案:错误
题号:3721
语句 printf(\”%f%%\”,1.0/3);输出为 0.333333。
答案:错误
题号:3862
如果函数值的类型和return语句中表达式的值不一致,则以
函数类型为准。
答案:正确
题号:6755
若i =3,则printf(\”%d\”,-i++);输出的值为 -4。
答案:错误
题号:4579
通过return语句,函数可以带回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返回值。
答案:错误
题号:2440
int i,*p=&i;是正确的C说明。
答案:正确
题号:4678
a=(b=4)+(c=6) 是一个合法的赋值表达式。
答案:正确
题号:6288
十进制数15的二进制数是1111.
答案:正确
题号:464
若 a=3,b=2,c=1 则关系表达式\”(a>b)==c\” 的值为\”真\”。
答案:正确
填空
==================================================
题号:2713
以下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_____。
printf(“%d\\n”, strlen(“s\\n\\016\\0end”));
答案:
空 1:
3
题号:2758
若x为double型变量,请写出运算x = 3.2, ++x后表达式的值_____和变量的值_____。
答案:
空 1:
4.2
空 2:
4.2
题号:3121
若有定义:int a=8,b=5,c 执行语句c=a/b+0.4后,c的值为_____
答案:
空 1:
1
题号:4474
当计算机用两个字节存放一个整数时,其中能存放的最大十进制整数是_____、最小十进制整数是_____,它们的二进制形式是_____。
答案:
空 1:
65535
空 2:
-32768
空 3:
1111 1111 1111 1111,1000 0000 0000 0000
题号:4683
若从键盘输入58,则以下程序输出的结果是_____。
main()
{
int a;
scanf\”%d\”,&a);
if(a>50)printf(\”%d\”,a);
if(a>40)printf(\”%d\”,a);
if(a>30)printf(\”%d\”,a);
}
答案:
空 1:
585858
题号:1262
请写出与以下表达式等价的表达式是 A)_____B)_____。
A)!(x>0) B)!0
答案:
空 1:
x <= 0
空 2:
1
题号:5076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_____。
main()
{ int a=0;
a+=(a=8);
printf(\”%d\n\”,a); }
答案:
空 1:
16
题号:5410
以下程序的执行结果是_____。
main()
{
int a, b, *p = &a, *q = &b;
a = 10;
b = 20;
*p = b;
*q = a;
printf(“a = %d, b = %d\\n”, a, b);
}
答案:
空 1:
a = 20, b = 20
题号:5299
运用位运算,能将八进制数0125000除以4,然后赋给变量a的表达式是_____。
答案:
空 1:
a = 0125000>>2
题号:2211
在C语言程序中,用关键字_____定义基本整型变量,用关键字_____定义单精度实型变量,用关键字_____定义双精度实型变量。
答案:
空 1:
int
空 2:
float
空 3:
double
程序设计
==================================================
题号:4003
/*————————————————
【程序设计】
————————————————–
功能:求一个四位数的各位数字的立方和
————————————————*/
#include <stdio.h>
void VV();
int fun(int n)
{
/********** Begin **********/
/********** End ***********/
}
main()
{
int k;
k=fun(1234);
printf(\”k=%d\\n\”,k);
VV();
}
void VV()
{
FILE *IN,*OUT;
int iIN,iOUT,i;
IN=fopen(\”22.IN\”,\”r\”);
if(IN==NULL)
{
printf(\”Please Verify The Currernt Dir..it May Be Changed\”);
}
OUT=fopen(\”22.out\”,\”w\”);
if(OUT==NULL)
{
printf(\”Please Verify The Current Dir.. it May Be Changed\”);
}
for(i=0;i<10;i++)
{
fscanf(IN,\”%d\”,&iIN);
iOUT=fun(iIN);
fprintf(OUT,\”%d\\n\”,iOUT);
}
fclose(IN);
fclose(OUT);
}
示例代码:
int d,k,s=0;
while (n>0)
{
d=n%10;
s+=d*d*d;
n/=10;
}
return s;
题号:6991
以下程序的执行结果是________.
main()
{ int w = 1, x = 2, y = 3, z = 4;
w =( w < x ) ? x : w;
w =( w < y ) ? y : w;
w =( w < z ) ? z : w;
printf( \”%d \” , w );}
A、2
B、4
C、3
D、1
答案:
B
题号:5467
若有说明:int n=2,*p=&n,*q=p;,则以下非法的赋值语句是()。
A、n=*q;
B、p=q;
C、p=n;
D、*p=*q;
答案:
C
题号:5820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void prtv(int *x)
{ printf(“%d\\n”, ++*x); }
main()
{ int a = 25;
prtv(&a);
}
A、24
B、26
C、23
D、25
答案:
B
题号:6988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main()
{ int a = 2, b =5;
printf(“a=%%d,b=%%d\\n”,a, b);
}
A、a=%2,b=%5
B、a=%%d,b=%%d
C、a=%d,b=%d
D、a=2,b=5
答案:
C
题号:6976
语句printf(\”a\\bre\\\’hi\\\’y\\\\\\bou\\n\”);的输出结果是
(说明:\’\\b\’是退格符)()。
A、a\\bre\\\’hi\\\’y\\\\\\bou
B、re\’hi\’you
C、abre\’hi\’y\\bou
D、a\\bre\\\’hi\\\’y\\bou
答案:
B
题号:166
以下关于运算符优先顺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关系运算符<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B、赋值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关系运算符<算术运算符
C、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赋值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D、逻辑运算符<关系运算符<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
答案:
B
题号:333
下列语句的结果是()。
main()
{ int j;
j=3;
printf(\”%d,\”,++j);
printf(\”%d\”,j++);
}
A、3,4
B、4,4
C、4,3
D、3,3
答案:
B
题号:457
设a和b均为double型变量,且a=5.5、b=2.5,则表达式(int)a+b/b的值是
A、6.000000
B、5.500000
C、6
D、6.500000
答案:
A
题号:523
若有定义:int a=7;float x=2.5,y=4.7;
则表达式x+a%3*(int)(x+y)%2/4的值是()。
A、3.500000
B、0.000000
C、2.750000
D、2.500000
答案:
D
题号:855
若有以下程序段:int a=3,b=4; a=a^b;b=b^a;a=a^b;则执行以上
语句后,a和b的值分别是()。
A、a=4,b=4
B、a=3,b=3
C、a=3,b=4
D、a=4,b=3
答案:
D
判断
==================================================
题号:1325
若有说明int c;则while(c=getchar());是正确的C语句。
答案:正确
题号:478
C语言中\”%\”运算符的运算对象必须是整型.
答案:正确
题号:2998
c程序总是从程序的第一条语句开始执行.
答案:错误
题号:3246
假设有int a[10], *p;则p=&a[0]与p=a等价
答案:正确
题号:2158
#define 和printf 都不是C语句。
答案:正确
题号:1498
C语言本身不提供输入输出语句,输入和输出操作是由函数来
实现的。
答案:正确
题号:6288
十进制数15的二进制数是1111.
答案:正确
题号:5263
x*=y+8 等价于 x=x*(y+8)。
答案:正确
题号:2691
若有 int i=10,j=2;则执行完i*=j+8;后ⅰ的值为28。
答案:错误
题号:5102
关系运算符<= 与 == 的优先级相同。
答案:错误
填空
==================================================
题号:937
以下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_____。
int i = 0, sum = 1;
do
{ sum += i++;
} while( i < 5);
printf(“%d\\n”, sum);
答案:
空 1:
11
题号:1076
表达式3.5 + 1 / 2的计算结果是_____。
答案:
空 1:
3.5
题号:1797
以下程序段,要求通过scanf语句给变量赋值,然后输出变量的值。写出运行时给k输入100,给a输入25.81,
给x输入1.89234时的三种可能的输入形式_____、_____、_____。
int k; flaot a; double x;
scanf(“%d%f%lf”, &k, &a, &x);
printf(“k = %d, a = %f, x = %f\\n”, k, a, x);
答案:
空 1:
100 25.81 1.8923
空 2:
100 25.81 1.8923
空 3:
100 25.81 1.8923
题号:2472
阅读下面程序,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为_____。
#include \”stdio.h\”
main()
{
char a,b;
for(a=′0′,b=′9′;a<b;a++,b–)
printf(\”%c%c\”,a,b);
printf(\”\n\”);
}
答案:
空 1:
0918273645
题号:2797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_____。
unsigned fun6(unsigned num)
{ unsigned k = 1;
do
{ k *= num % 10;
num /= 10;
} while( num);
return k;
}
main()
{ unsigned n = 26;
printf(“%d\\n”, fun6(n));
}
答案:
空 1:
12
题号:4423
下列程序的功能是输入一个整数,判断其是否是素数,若为素数输出1,否则输出0.请填空。
main()
{ int i, x, y=1;
scanf(\”%d\”, &x);
for(i=2; i<= _____; i++)
if_____{ y=0; break;}
printf(\”%d\n\”, y);
}
答案:
空 1:
x / 2
空 2:
!(x % i) 【或】 x % i == 0
题号:6966
设变量a的二进制数是00101101,若想通过运算a^b使a的高4位取反,低4位不变,
则b的二进制数应该是_____。
答案:
空 1:
11110000
题号:3121
若有定义:int a=8,b=5,c 执行语句c=a/b+0.4后,c的值为_____
答案:
空 1:
1
题号:5171
把a1、a2定义成单精度实型变量,并赋初值1的说明语句是_____。
答案:
空 1:
float a1 = 1.0, a2 = 1.0;
题号:6655
若表达式(a+b)>c*2&&b!=5||!(1/2)中,a、b、c的定义和赋值为
Int a=3,b=4,c=2;
则表达式的值为_____。
答案:
空 1:
1
程序设计
==================================================
题号:1124
/* 请编写一个函数fun,它的功能是:找出一维整型数组元素中最大的值和它所在的下标,
最大的值和它所在的下标通过形参传回。数组元素中的值已在主函数中赋予。
主函数中x是数组名, n是x中的数据个数,max存放最大值,index存放最大值所在元素的下标。
注意:部分源程序存在文件prog.c中。
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和其它函数中的任何内容,仅在函数fun的花括号中填入你编写的若干语句。*/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time.h>
void fun(int a[], int n , int *max, int *d )
{
/********** Begin **********/
/********** End ***********/
}
void NONO ( )
{/* 本函数用于打开文件,输入数据,调用函数,输出数据,关闭文件。 */
FILE *fp, *wf ;
int i, x[20], max , index, n = 10, j ;
fp = fopen(\”bc06.in\”,\”r\”) ;
if(fp == NULL) {
printf(\”数据文件bc06.in不存在!\”) ;
return ;
}
wf = fopen(\”bc06.out\”,\”w\”) ;
for(i = 0 ; i < 10 ; i++) {
for(j = 0 ; j < n ; j++) fscanf(fp, \”%d,\”, &x[j]) ;
fun( x, n , &max, &index);
fprintf(wf, \”Max=%d,Index=%d\\n\”, max, index) ;
}
fclose(fp) ;
fclose(wf) ;
}
main()
{ int i, x[20], max , index, n = 10;
srand(time(0));
for (i=0;i < n;i++) {x[i] = rand()%50; printf(\”%4d\”, x[i]) ; }
printf(\”\\n\”);
fun( x, n , &max, &index);
printf(\”Max =%5d , Index =%4d\\n\”,max, index );
NONO();
}
示例代码:
int i,base,subscript;
base=a[0]; /*假定第一个元素的值最大*/
subscript=0; /*subscript用于存放数组下标*/
for(i=1;i<n;i++) {
if(a[i]>base) { /*将数组中的其他元素与变量base作比较,如果大于它则交换两者的值*/
subscript=i;
base=a[i];
}
}
*max=base; /*将最大值元素的值赋给*max*/
*d=subscript; /*将最大值元素的下标赋给*d*/
题号:5537
有定义:char*p1,*p2;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合理的是
A、p1/=5
B、p1+=5
C、p1=&p2
D、p1*=p2
答案:
C
题号:5257
若有定义:int *p[3];,则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定义了一个名为*p的整型数组,该数组含有三个int类型元素
B、定义了一个可指向一维数组的指针变量p,所指一维数组应具有三个int类型元素
C、定义了一个指针数组p,该数组含有三个元素,每个元素都是基类型为int的指针
D、定义了一个基类型为int的指针变量p,该变量具有三个指针
答案:
C
题号:6968
C语言中,定义结构体的保留字是()。
A、struct
B、union
C、enum
D、typedef
答案:
A
题号:1468
设 char *s=\”\\ta\\017bc\”;则指针变量s指向的字符串所占的字节数
是()。
A、7
B、6
C、9
D、5
答案:
B
题号:5300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main()
{ int a[] = {1, 2, 3, 4}, i, x = 0;
for(i = 0; i < 4; i++)
{ sub(a, &x); printf(“%d ”, x); }
pritnf(“\\n”);
}
sub(int *s, int *y)
{ static int t = 3;
*y = s[t]; t–;
}
A、4 4 4 4
B、0 0 0 0
C、1 2 3 4
D、4 3 2 1
答案:
D
题号:1700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用do-while构成循环时,只有在while后的表达式为非零时结束循环
B、do-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不能用其它语句构成的循环来代替。
C、用do-while构成循环时,只有在while后的表达式为零时结束循环
D、do-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只能用break语句退出。
答案:
C
题号:2823
对两个数组a和b进行如下初始化:
char a[] = “ABCDEF”;
char b[] = {‘A’,‘B’,‘C’,‘D’,‘E’,‘F’};
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与b中都存放字符串
B、a数组比b数组长度长
C、a与b长度相同
D、a与b完全相同
答案:
B
题号:4522
以下数值中,不正确的八进制数或十六进制数是()。
A、-16
B、0x16
C、16
D、0xaaaa
答案:
A
题号:1353
对于基本类型相同的两个指针变量之间,不能进行的运算是()。
A、+
B、<
C、=
D、-
答案:
A
题号:2247
执行下列语句后的结果为()。
int x=3,y;
int *px=&x;
y=*px++;
A、x=3,y=4
B、x=3,y不知
C、x=4,y=4
D、x=3,y=3
答案:
D
判断
==================================================
题号:2921
参加位运算的数据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数据。
答案:错误
题号:2316
while和do…while循环不论什么条件下它们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答案:错误
题号:3246
假设有int a[10], *p;则p=&a[0]与p=a等价
答案:正确
题号:2851
字符处理函数strcpy(str1,str2)的功能是把字符串1接到字符串2的后面.
答案:错误
题号:4703
函数strlen(\”ASDFG\\n\”)的值是7。
答案:错误
题号:5124
7&3+12的值是15。
答案:错误
题号:6167
表达式 (j=3, j++) 的值是4.
答案:错误
题号:4678
a=(b=4)+(c=6) 是一个合法的赋值表达式。
答案:正确
题号:3721
语句 printf(\”%f%%\”,1.0/3);输出为 0.333333。
答案:错误
题号:583
若有定义和语句:
int a;char c;float f;scanf(\”%d,%c,%f\”,&a,&c,&f);
若通过键盘输入:
10,A,12.5,则a=10,c=\’A\’,f=12.5.
答案:正确
填空
==================================================
题号:6886
以下程序的执行结果是_____。
#define PRINT(V) printf(“V = %d\\t”,V)
main()
{
int a, b;
a = 1; b = 2;
PRINT(a);
PRINT(b);
}
答案:
空 1:
V = 1 V = 2
题号:6547
当a = 1、b = 2、c = 3时,以下if语句执行后,a、b、c中的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if(a > c)
b = a; a = c; c = b;
答案:
空 1:
3
空 2:
2
空 3:
2
题号:5307
下列程序的执行结果是_____。
int d = 1;
fun(int p)
{ int d = 5;
d += p++;
pritnf(“%d “, d);
}
main()
{ int a = 3;
fun(a);
d += a++;
printf(“%d\\n”, d);
}
答案:
空 1:
8 4
题号:1540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_____。
double sub(double x, double y, double z)
{ y -= 1.0;
z = z + x;
return z;
}
main()
{ double a = 2.5, b = 9.0;
printf(“%f\\n”, sub(b – a, a, b));
}
答案:
空 1:
15.500000
题号:606
以下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_____。
int k, n, m;
n = 10; m = 1; k = 1;
while( k <= n )
m *= 2;
printf(“%d\\n”, m);
答案:
空 1:
无输出结果 【或】 死循环 【或】 死循环无输出结果
题号:561
阅读下面程序,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_____。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x,y,z;
x = 1; y = 2; z = 3;
if(x>y)
if(x>z)printf(\”%d\”,x);
else printf(\”%d\”,y);
printf(\”%d\n\”,z);
}
答案:
空 1:
3
题号:1240
函数体由符号_____开始,用符号_____结束。
答案:
空 1:
{
空 2:
}
题号:1829
若k为int型变量且赋值11,请写出运算k++后表达式的值_____和变量的值_____。
答案:
空 1:
11
空 2:
12
题号:2493
将下列数学式改写成C语言的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是 A)_____B)_____。
A)a=b或a<c B)|x|>4
答案:
空 1:
a==b || a<c
空 2:
abs(x)>4 【或】 x<-4 || x>4
题号:1575
对以下数学式,写出三个等价的C语言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空 1:
a/c/b 【或】 a/(b*c) 【或】 a/b/c
空 2:
a/c/b 【或】 a/b/c 【或】 a/(b*c)
空 3:
a/b/c 【或】 a/c/b 【或】 a/(b*c)
程序设计
==================================================
题号:5002
/*————————————————
【程序设计】
————————————————–
功能:对某一正数的值保留2位小数,并对第三位进行四舍
五入。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onio.h\”
float fun(float h)
{
/*********Begin**********/
/********** End **********/
}
main()
{
float m;
void TestFunc();
printf(\”Enter m: \”);
scanf(\”%f\”, &m);
printf(\”\\nThe result is %8.2f\\n\”, fun(m));
TestFunc();
}
void TestFunc()
{
FILE *IN,*OUT;
int s ;
float t;
float o;
IN=fopen(\”in.dat\”,\”r\”);
if(IN==NULL)
{
printf(\”Read File Error\”);
}
OUT=fopen(\”out.dat\”,\”w\”);
if(OUT==NULL)
{
printf(\”Write File Error\”);
}
for(s=1;s<=5;s++)
{
fscanf(IN,\”%f\”,&t);
o=fun(t);
fprintf(OUT,\”%8.2f\\n\”,o);
}
fclose(IN);
fclose(OUT);
}
示例代码:
int i;
i=(int)(h*1000)%10;
if(i>=5)
return(int)(h*100+1)/100.0;
else
return(int)(h*100)/100.0;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