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指南

上次写旅行箱指南,我就叨念了一句“想出去啊,在家就整理行李箱玩儿”。这下玩大发了,胖哥冷笑道:“丫头!等的就是你这句!”于是我彻底被吸入黑洞,满世界奔波。但有时出差也就一两天,去个杭州成都就一晚,还拖个行李箱?于是,就有了今天这篇——双肩背指南,又名“我滴背包,时尚时尚最时尚”。

在指南之前,咱先来扒一下双肩背包的来历。其实很简单,咱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西方。那嘎达最早的背包,源自中世纪的一种大布口袋,多是山间农夫牧羊人使用。样子就和现在的马桶包类似,用超长绳子收口后,再将多余的那段绕在双肩上。到了16、17世纪以后,开始用皮革制作,形状逐渐像豆腐干状演变——参见拿破仑时期的兵所用的小背包。

现在咱来说中国的背包史。最早的背包说白了就是竹编书奁,汉代就有了。你看好多古画上都有,比如玄奘图。还没印象就去看看哥哥演的《倩女幽魂》,宁采臣用的那款。

你滴明白?双肩背其实就是从平民里诞生的时尚,和高跟鞋、文胸胸衣、扇子等等的截然不同。所以,这次我介绍的几款包,除了模样既勾勾又丢丢,性价比也必须是杠杠滴!

Jansport:70、80后都懂的

必须是纯色系的老款,比如黑色、军绿、藏青、深红、亮黄、纯白等等,越看越有味儿。为什么?相比现在方方正正、摸起来薄如纸片的新款,老款塑型匀称漂亮,帆布厚实(灯芯绒材质也棒棒哒)手感好,外加包内有防雨图层,除了颜色可能没有新款多,饱和度上差一点。我记得十几年前是350元软妹币一枚,现在看来这性价比真是杠杠滴!

回想起来,这包可是当年我们高中时书包的四大金刚之首!哪四大?当然不是毕马威、普华永道、德勤和安永。而是Jansport、ELLE、阿迪和勾儿。一般女生都选前两者,男生除了ELLE,三项全能。你看!唯一有交集的就是Jansport(我会告诉你当年妹纸我背ELLE吗)。而很多人一用就是整七年——高中+大学。咱的青春有几个七年哪,全让这货天天前胸贴后背滴霸占了!只能说Jansport实在太经操。反正我的很多同学至今都把这包藏着镇宅,的确,里面可是满满“我要飞翔,哪怕没有坚硬的翅膀;我要歌唱,哪怕有没有人为我鼓掌”的美妙回忆。

现在老款的Jansport几乎见不到了,估计只有某宝还能觅到些个。我就在5年前吧,通过这渠道搞到了一只,可惜防水涂层时间久了有点掉屑。如果各位想重温年少无知的乐趣,可以去买Marc by Marc Jacobs的基础款双肩背,相似度高,就是耐用性差了一大截,特别是肩带。

说到我们那代人的Jansport,不得不提现在90和00后的最爱,即红得发紫的北极狐——我能说自己的看法吗?真的好丑,麻将身胚上贴了一巨大白色圆圈,里面蹲着一只红狐狸……为毛要这么搞?很时髦很美?反正我是没看出来。而且身边不少“被骗”的菇凉小伙都吐槽:“千万别买!它们的背带设计很有问题,都快把我咯吱窝磨破了!真遭罪!”

Filson:真·耐用王

Jansport很耐用,但还有比J家很耐操的牌儿,比如Filson。它家是我3年前看美剧《汉尼拔》时无意间发现的,当时直接无视那个神经兮兮的小僵鸡男主,进而观察斜挎包了。然后……女人的通病就来了,开始产生无尽的“邪念”,上某宝毫无头绪地搜了几天,无意间和一店主攀谈起来,人家说那包叫filson,是美帝的老牌工具包,

老牌工具包,

牌工具包,

工具包,

具包,

包……

后来上网查了资料才知道,不是工具包那么简单——人管filson叫美帝的户外用品之王,那些爱打猎和钓鱼的,几乎都爱它。1897年由一位叫CC Filson的先生创立,当时的产品特供加拿大Klondike市的淘金工人(那会儿淘金可不是只有美帝旧金山才有哦)。当时为了抵御加拿大北部的恶劣天气,Filson发明出一种叫做Macjinaw的超厚面料,是用羊毛一层层织出来的,从此出了名——当然,冬天在加拿大露天作业,衣服不厚点是会死人的!Filson就此走上了主打“耐用面料和结实辅料”的不归路。

好吧,当时看到的第一眼,就觉得原来户外包可以如此与众不同,太赞了!天朝那些户外包和它相比……不提了。就毫不犹豫地海淘了70262双肩包(它家都以数字为代码),软妹币也就1400元左右。到手后的第一反应……你TM玩儿我吧,也太实沉了,净重起码有3斤!这才叫帆布,又厚又重。做旧的五金辅料真是爱不释手。包上的牛皮带,解下来都可以直接当《50度灰》里的道具了——它的背带只对正面进行了抛光处理,反面是毛的。所以背它时,一定要注意衣服面料——我有两件真丝衬衫就这么被它给糟践了,但……无怨无悔!

对了,买时一定要顺一罐貂油,专门用来擦牛皮带——再皮实的包,一旦有真皮包边神马的都得护理,不然就糟蹋了。一般是用了半年后,皮带开始有痕迹,就可以开始上油。

如果觉得太重,又想要充满万种骚情的皮肩带,又想保持男人味儿十足,DG不错。

Porter:所谓“一针入魂”

说完硬汉filson,就必须说说以柔克刚的Porter,霓虹国宝级品牌,最大的制包公司。Porter在霓虹语里,正确读法为YOSHIDA & COMPANY PORTER,也就是吉田株式会社。对,Porter就是大名鼎鼎的“吉田包”。

估计大家已经将它和高调的Porter International傻傻分不清楚了。U See,事情其实挺不简单,据说是霓虹Porter在十几年前,为了把自己品牌变得更全球化,脑子一犯浑就同意了台湾Porter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的诞生。不过事实是两边各自发展品牌,互不隶属。也有吉田粉义愤填膺地说是因为Porter太不“自爱”,自家只注册了YOSHIDA & COMPANY,Porter没弄进去,所以被台湾人钻了空子给注册走,而其他的字样并没有被“山寨”。不过Porter International在营销上的确更胜人一筹——的确,在大陆、香港和台湾,是比原版出名。想想真是可气又可笑。

扯回来吧,Porter的东西,但凡审美正常都会觉得——嗯,日系品牌少有的大气和必须有的精致,在它上完美体现。它有一句口号叫“一针入魂”,很恰当。因为它家普通帆布包已经非常耐看了,有些限量款更是“惊艳”。比如某些用蓝染技术,剑道服面料制作的系列。那蓝,美到没朋友,比APEC蓝还吊炸天。面料即剑道服,据说是选用世界上最高级的棉花,再洗水做旧,质感超棒。

啥叫“蓝染”,其实天朝老李把早就有了。宋应星《天工开物》里说:“凡蓝五种、皆可为靛。”讲得就是中国当年特有的靛蓝染——用蓼蓝、菘蓝、木蓝、马蓝等含有吲哚酸成分的植物叶子,发酵制成的深蓝色有机染料,用来染布颜色经久不退。价格么,一般而言5K左右,个人觉得很值啊!比MCM耐看多了。

Kipling:我是色彩控

估计有些爱斑斓色彩的朋友会觉得Porter美则美已,就是素了点。那就来点colorful的牌子。

我发现很多姑娘都背龙骧的双肩。不得不承认,它家饺子包我也喜欢,家里大大小小各种材质,限量版什么的等等有10来个,但就没买双肩背。为毛……因为这外观太不优雅了,看起来就像被挤掉了一半的鞋油膏。

那啥牌的双肩包看起来颜色漂亮型又正呢?先说比利时的Kipling。这个牌子知道的人肯定不少,但大街上背的不多,难道是觉得太便宜背着掉价?谁让你穿正装或晚装背了,平时穿个休闲装买买菜逛逛超市,穿个运动装出街,好(装)好(模)运(做)动(样)一下,到处乱蹭蹭也不心疼,真的棒棒哒!

对了,Kipling的纯色系那是相当漂亮,除了饱和度高之外,凑近了仔细看,表面就像天朝扎染般深深浅浅明明暗暗着,真是越看越有味儿。特别是在阳光下,那些个正红、玫红、正黄、紫色等等,浓郁得要炸裂了!

PS:只有用过才知道它家的毛绒猢狲有多萌!很多人都是买了一两个包后就彻底盯着猢狲上啊,一买一沓的那种!比收集龙珠还带劲!

sprayground:潮+创意+幽默

说完Kipling,咱来说说sprayground。我为啥喜欢他?因为它就是我最讨厌的那种潮范儿——即我曲高和寡我傲娇我最潮的对立面。事先声明我不是啥潮人,但客观说sprayground的确是一个极会来事儿的美国创意旅行包品牌。它的有些潮feel,不落窠臼又非常精彩,明显是动过一番脑子的,比满大街印着“I am your father”的星战T高明多了。

Cara Bag:凹造型看这里

直到去年看到了MULBERRY的Cara Bag——就是“树”家和超模Cara(不是歌手Cara)合作推出的一双肩包系列。遂发现自己的第二春来了,死党看了也连连点头,这才是你的丝带儿。据说这包荣膺“2014年最佳拗造型单品”。我也不是每个都觉得好看,必须承认Cara自己背的那款迷彩mini包真是“美就一个字”,可惜太小了,只能凹造型啊。像我这种每次出门钱包钥匙包卡包名片包手机包化妆包环保袋必须一大堆,外加每每参加个时尚派对就会浑身长跳蚤的主,买回来也就只能摆着看,浪费噜。

不过我有朋友趁着欧元疲软,去欧洲专卖店败到了最难搞的黑色夹棉羊皮,拿过来赐予我研究研究(我的心态还是灰常平和的)。不得不说人做工的确不错,连里子都搞得小清新,而不同款式的里子是不一样滴。

据说现在我看中的迷彩款代购已经破万,直逼1万5了。不由得长叹一声,关电脑去喝场下午茶冷静一下。

请搜索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autocarweekly 和萌萌哒姐妹号 autoknows←长按即可复制~

这几个Python神器一定要收藏好

作者:闲欢

来源:Python 技术

大家好,我是闲欢,我又来肝了!

大家在写技术分享型文章,写技术分享PPT,或者做技术视频的时候,经常需要贴代码。比较简单的做法是直接复制代码,然后粘贴成文档,稍微美观一点就是直接对开发编辑器界面截图。

这两种做法都不够美观,不能区别于其他人的千篇一律。作为技术人,我们还是可以追求一下美观,改变“外界”对我们的误解。

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代码神器,让你的代码分享给人眼前一亮,满满的感觉。

Carbon 是 GitHub 上的一个代码转图像的开源项目,目前已经有 30.6k 的小星星,非常火爆!

Carbon 支持三种方式导入你的代码:

  • 直接拖入代码文件
  • 将 GitHub 的 gist id 加到 URL
  • 直接粘贴代码到编辑器

将代码放入Carbon 后,你可以改变语法主题、切换编程语言、选择操作系统风格选择背景颜色/图像、窗口主题或填充来自定义代码图像,设置背景图像时还支持将图像文件拖放到Carbon来作为代码图像的背景。

设置完成之后,选择导出,可以选择三种尺寸(1倍、2倍、4倍)和两种格式(png、svg)导出。

网站地址是:https://carbon.now.sh/

CodeZen 是一个简约的代码网站,功能上比 Carbon 更为简单清爽。

将代码复制到编辑器后,你可以选择编程语言、字体大小、窗口主题、背景颜色、窗口宽度等参数来调整代码图像效果,保存图像支持 JPG 和 PNG 格式。

CodeZen 的网站地址是:https://codezen.rishimohan.me/

Codeimg 也是一款代码生成图片的网站,目前还处于 beta 版本阶段。它页面是左右分区结构,左边是参数设置区域,分为 Canvas、Window 和 Editor 三个大的分类。

在新建项目时,支持国外三大主流社交平台(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的页面样式,可惜没有国内社交平台的,不然我还可以轻松地发个代码图片装!

虽然没有,但是支持自定义主题,如果不觉得麻烦的话,可以去自定义样式。

Codeimg 的网站地址是:https://codeimg.io/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想必这三个已经满足大家想 show me the code 的想法了,再多也是累赘!

cda分享干货,欢迎转发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点赞 0
收藏 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